第29章 文學藝術(12)(2 / 3)

“好你個黑魚精,我看你往哪裏逃!看拐。”話到拐到,隻聽“噗”地一聲,掉下幾片鱗片後又一陣黑風刮到了西山上。鐵拐李緊追不放,那黑風又刮到了東山,就這樣你來我往,一個東躲西藏,一個緊追不放,一仙一怪戰了十幾個回合沒分出勝負。見那黑魚精這麼猖狂,鐵拐李被激得大怒,隨手甩出寶葫蘆砸向黑魚精,隻聽又是“嗷”地一聲,黑影在山頭上一閃不見了。

“好哇!你還想跟我玩土遁?”鐵拐李輪起鐵拐照那山包就是一下子,就聽轟隆一聲巨響,整個山包一分為二,群山複歸寧靜。除掉黑魚精,鐵拐李踏上雲頭趕去八仙山聚會,在大峪卻留下了一座永遠複合不了的半拉山,神秘的東逃山、西逃山和一道撲朔迷離的黑魚溝。

撿壽

從前,有一老漢清早起來到村子外頭溜早兒,剛走到村頭,忽然從村裏跑出來一輛毛驢車,車上兩個麵目猙獰的壯漢用鐵鏈子牽著一個渾身一絲不掛的老太太。老漢細看那老太太還有點兒眼熟,但記不得是在哪兒見過了,他想不管怎麼著也不能讓一個婦道人家光著身子吧。這麼想著,他立刻追上去一把拉住那驢車,啥話也沒說,脫下自己身上的棉袍子就給那老太太穿上了,那倆壯漢看了他一眼也沒說啥,趕著驢車眨眼間就沒了蹤影。

時值冬天,老漢把棉衣給了別人,感覺很冷就返身回家了。可他剛進屋,屁股還沒沾炕沿呢,就見剛才趕驢車的那倆壯漢不知啥時候也跟進屋來了,啥也不說掄起鐵鏈子就套在他的身上,拽著他就出了屋子,到外麵惡狠狠地就把他推上了毛驢車。上車後,那倆人趕著車一路狂奔,也不知到了啥地方,隻覺得黑咕隆咚耳邊風響,不一會兒就來到一座宮殿。殿兩側站的都是麵目猙獰之人,殿中央寶座上端坐一君王,老漢戰兢兢定睛觀看,不禁大吃一驚:大殿之上那端坐的君王竟然就是閻王!

老漢見了閻王趕緊跪地叩拜,沒想那閻王卻下了寶座,微笑著扶起他說:“按理說今天你的陽壽已盡該歸位了,孤王念你心地善良,再賞你二十年的壽命,你,回去吧。”言罷,用襖袖子在他臉前一拂,他就輕飄飄離開了閻王殿。

老漢飄飄悠悠回到家中,此時家裏人已經亂做一團,門口掛著白幡,院裏搭著靈棚,屋中設了香案,一口大紅棺材擺在靈棚裏,自己則身著壽衣蓋著青單,躺在床排子上,兒女和老伴兒一邊拍打著一邊號啕。老漢見了撲哧一笑,趕緊起來吧,於是伸著懶腰晃晃悠悠就從床排子上坐了起來。他這一起來可不打緊,屋裏院兒裏所有哭的嚎的親戚們都嚇壞了,一邊喊著“見鬼啦”一邊往外跑,隻有他閨女兒子沒跑,跪在地下磕頭如搗蒜:“爸爸有啥撂不下的事兒就說吧,別嚇唬我們,我們聽著呢。”

“孩子們哪,爸沒嚇唬你們,是閻王爺不收我,我又回來了。”兒女們聽他一說,這才敢抬起頭來仔細地端詳他。老漢於是把自己離奇的遭遇跟家人講了一遍,並囑咐家人記住這個日子,二十年以後再為他辦喪事。

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裏,老漢繼續大行善事,妻賢子孝,鄰裏和睦,四鄰八村交口稱讚。果然,二十年以後的那一天老漢無疾而終安然離開了人世,享年一百歲。

康熙嶺傳說

丈煙台村後有座山叫康熙嶺,據傳康熙在位時曾多次登此山,所以村裏至今仍流傳著關於康熙嶺的故事。

有一年春天,康熙微服私訪路過丈煙台,閑暇無事登上山頭看風水,極目望去但見群山疊翠,景色如畫,心情特別暢快。看著看著忽然想起不久前宮裏有個風水先生曾跟他說過這裏的風水特別好,就想驗證一下那先生算得靈不靈,於是從懷裏掏出一個大銅錢,隨意點了個地方命侍從挖了個坑埋了,然後就下了山。

過了好長時間,康熙又想起此事,就找來那個風水先生一道又來到山上,讓先生看看哪裏風水最好。風水先生聽了啥話都沒說,在山下轉了一圈兒就徑直奔向山頂,閉目沉思一會兒,又來回走了幾步,遂從頭上拔出一根簪子,順手往地下一插說:“此山就這裏風水最好呢。”

康熙遂命侍從順著簪子往下挖,竟然挖出一枚銅錢,而那簪子不偏不斜正好串在錢眼兒裏,康熙見了哈哈大笑:“看來朕這座山不但風水好還能生錢呢。”

從此,這座山就叫康熙嶺,埋銅錢的地方就叫金井坑了。

婆媳山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