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的家是一個窮漢子家,雖然家什不多,啥東西擺放卻很整齊,老人一看心裏就有幾分高興。王華說:“您老是沒人養老了還是有別的難事啊?您說給我聽,我能幫您的,一定幫您,幫不了的話我再想辦法。如果您在我這兒待著不舒心,我也不好強留您。”老人跟他聊了一會兒,感到這個青年人是個可造之人,可是還得考驗他。就點點頭說,“好吧!其實我也不用你來養,我隻是平時閑得慌,想來這兒找找樂子。這樣吧,以後我插花兒就來你這裏,你有時間能跟我聊聊天就行,到時候真有難事了再向你說。”
王華感到老人心中一定有事兒沒好意思說,就答應老人了。以後,老人隔三差五地就來王華家裏跟他聊聊天。這一天,老人家看他真的不是一般人物,就對他說:“你今兒個跟我出去走一趟,有要事跟你說。”老人把他領到了皇宮裏,向他交代了為啥要賣老的事。下麵細節就不用說,皇上去世後,他就很自然地接了班。而且是個很有作為的皇上。
你說王華一分錢沒花就買個皇上當當,是不是買了天下最大的便宜?
其實王華天生就是一個異人,他生在一個貧寒家庭,出生時是個大肉球,接生婆一見生了個大肉球,當時嚇壞了,接生婆用碗片兒割嬰兒臍帶,忙亂之中她用碗片兒把肉球劃了個口子,王華就出生了。以後就管他小名叫“碗劃兒”。隻因家裏姓王,後來大名幹脆就叫王華了。
學打鐵
早先有個小夥子家裏窮,想出去謀生,就認一個打鐵的做師傅學打鐵。那打鐵的師傅也不客氣,就收留了他,讓他每天給打下手,幹些掃地、擔水、拉風箱的雜活,就是從來不提打鐵的事,也不讓他輪鐵錘。
這樣一連過了三年,老師傅老了,小徒弟還是沒有學到啥打鐵的手藝。這一天,老師傅病倒了,看樣子是起不來了,小徒弟每天照樣侍候得好好的。老師傅心裏感動,在一天早晨,他把小徒弟叫到跟前,說是有句重要的話要跟小徒弟說,小徒弟以為老師傅要告訴他打鐵的寶貴經驗,就靠近他說,師傅您有啥話想說就說吧,徒弟我乖乖地聽著呢。老師傅想了想,歎了口氣說,你來了好幾年了,整天勤勤懇懇的,真的挑不出啥毛病,可是我也沒有得到機會向你教啥打鐵的手藝。今天告訴你一手,千萬不要忘了。徒弟說,老師您說吧。我聽著呢。老師說,打鐵時要注意,鐵燒紅了可千萬別去摸。
窮秀才寫詩討賬
過去有一個老財主,識文斷字,有點兒文化,對唐詩宋詞也挺有興趣,不算太外行。他雇著幾十個農民給他扛活,又雇了一個窮秀才給他記賬。窮秀才給他記了一年的賬,財主也不給他工錢,當地農民的工錢更沒指望了。到了年底,窮秀才找財主算賬。財主說,聽說你會寫詩,真的有那本領?我不信。秀才說,寫幾句詩有啥了不起,這在我這根本就不算個啥。財主一聽這秀才口氣挺衝,就說,那好,你用十幾個字給我作一首七言詩。作好了,我就給你工錢,連農民工的錢也給大夥,一分不少。如果你做不出來,對不起,誰一分也別想要。大家都知道,七言詩最少是四句,每句七個字,一共得用二十八個字才能寫出來,用十幾個字怎麼能寫出七言詩呢?其實這財主就是有意為難他,隻是沒有直接說出來。秀才聽了,動腦子想了想,也沒有著急,過了一會兒,就不慌不忙地寫了十幾個字如下:
才
秀
張
來 人 有 聲 同 問 我
叫
門
開
財主左看右看,到了也沒看明白,就問秀才說,你把這十幾個字寫成了十字狀,啥意思?秀才說,這就是你讓我寫的七言詩呀。財主一聽更不解了,就追問他說,這怎麼叫七言詩呢?你給我說明白這咋叫七言詩。秀才說你不信就聽我給你念一遍。秀才就看著這十幾個字念著說:才秀張聲叫門開,開門叫聲有人來,來人有聲同問我,我問同聲張秀才。你聽這不是七言詩嗎?財主一聽,想了半天也挑不出啥毛病來,隻好乖乖地把一年的工錢給了秀才也給了農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