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廣場
位於鼓樓南側,四周多為仿古建築,其風貌同與之連接的漁陽古街相融合,與鼓樓、獨樂寺、白塔寺、文廟、魯班廟等古建相呼應,形成了薊縣城內以鼓樓為中心的古文化圈,該圈內的建築群是天津市最大的集古建與仿古建為一體的建築群。廣場占地2.97萬平方米,2005年6月竣工。廣場四周建有屋宇122間,建築總麵積2.5萬平方米,廣場以鼓樓及東、西、南三個仿古牌樓為四門,形成一座閉合的長方形城池。廣場北區為集會娛樂表演區,南側為休閑觀賞區,四周為購物區,南區建有“仿古亭”四座,四亭中央建圓形變頻音樂噴泉一座,與矩形廣場相呼應,體現鼓樓廣場“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在廣場中央,設置2004年設計鑄造的寶鼎,名“薊州寶鼎”,重3.76噸,高2.04米。廣場建築麵采用明清彩繪方式,繪畫內容以薊縣風景、曆史人物、故事傳說為主,並繪入了秦漢至明清二十五史的故事。廣場牌樓上的牌匾題詞,分別由國內著名書法家孫其峰、劉炳森、歐陽中石、沈鵬、楊德樹、姚俊卿、陳福春題寫,豐富了鼓樓文化廣場的文化內涵。
州河公園
位於薊縣縣城東側,北側為環城路,南側為州河大堤,東起沙河,西至中昌路。在設計上,結合場地現狀及周邊環境,定位為大型公共綜合景觀綠地,劃分為文化長廊、娛樂健身、林蔭休息、兒童遊戲4個主題景區,充分利用現有水係,突出水景元素,營造出長堤小月、碧水青荷的濱水空間。州河公園栽植各類綠化苗木100多萬株,其中名貴苗木、花草157種,形成了春夏秋冬花團錦簇、綠樹成蔭、果實累累、臘梅綻放,盡顯北國風光的自然美景。州河公園雙水園內文化長廊區域的雕塑包含11個凸顯薊縣文化特色的經典人物,包括皇帝問道、召公立燕、秦帝巡遊、魏武北伐、五子登科、太宗東征、太白題匾、趙普為相、無敬守關、仁宗賜額、清帝遊薊,遊人既可以欣賞美麗景色,又能了解薊縣的文化和曆史。州河公園的建成,為城區居民和外來遊人提供了一個休閑健身、文化娛樂的重要場所,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五節鄉鎮文化體育活動中心
為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加強鄉鎮文化體育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條件,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更好地服務農民群眾,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促進農村文化體育事業健康快速發展,根據天津市發改委、市文化局、市體育局下發的《關於天津市“十一五”鄉鎮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建設管理辦法》要求,薊縣從2008年開始至2011年,對全縣未達標的鄉鎮文化站進行了新建或改擴建,總投資873萬元,建成了23個鄉鎮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其中2009年建成了6個鄉鎮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即上倉鎮、邦均鎮、下倉鎮、羅莊子鎮、孫各莊鄉、別山鎮;2010年至2011年建成了17個鄉鎮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即西龍虎峪鎮、楊津莊鎮、出頭嶺鎮、白澗鎮、漁陽鎮、東二營鎮、穿芳峪鎮、下窩頭鎮、桑梓鎮、東趙各莊鎮、五百戶鎮、尤古莊鎮、東施古鎮、溵溜鎮、侯家營鎮、官莊鎮、下營鎮(馬伸橋鎮、許家台鎮、禮明莊鎮因“新農村建設”未申報鄉鎮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建設項目)。20個鄉鎮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室內建築麵積達到600平方米以上,3個中心鎮達到1000平方米以上。室內活動基本功能包括:多功能活動廳、健身室、棋牌室、乒乓球室、書報刊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培訓教室、辦公室等;室外活動場地麵積均達到1500平方米以上,並設有宣傳欄、黑板報等配套設施。鄉鎮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的建設,標誌著薊縣農村文化體育基礎設施有了一個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