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文化場所(2)(1 / 3)

網吧

薊縣的網吧行業興起於1998年底,第一家網吧由薊縣電信局在人民西路外貿局一樓底商建立。有七、八台電腦,主要經營互聯網查詢業務。隨後薊縣湧現出了許多大小不一的網吧,主要以經營電腦聯機遊戲為主。2000年8月,網吧行業正式納入文化局管理,按照當時標準(經營麵積60平方米,電腦20台以上),薊縣共審批了20家網吧,2002年6月,對網吧行業進行整頓,注銷了4家網吧,剩餘16家。2006年10月,按照新的標準重新審批網吧(經營麵積210平方米,電腦70台以上),截至2012年底,全縣共有網吧48家:新新人網吧、精英網吧、宏博網吧、夢幻網吧、月光網吧、啟慧網吧、天使網吧、東江網吧、凱麗網吧、創佳網吧、征程網吧、同順網吧、國泰網吧、泰苑網吧、新視界網吧、寶平網吧、東旭網吧、偉立網吧、避風港網吧、晨曦網吧、速騰網吧、旭海陽光網吧、龍城網吧、炎昊網吧、逍遙天地網吧、漁陽明珠網吧、三人行網吧、雨林網吧、先鋒網吧、夢想天空網吧、皎潔網吧、合旺網吧、星月網吧、影劇院網吧、網絡無限網吧、月亮之上網吧、飛越網吧、千百度網吧、七彩陽光網吧、網絡之城網吧、日興網吧、九天網吧、凱龍網吧、牽手網吧、博方網吧、藍新網吧、夢穎網吧、三星網吧。

電子遊戲廳

薊縣的電子遊戲行業起始於1990年,最早在城關文化站內,當時的設備是小型手柄遊戲機安裝各種遊戲類型的卡帶連接電視機。1991年,出現了搖杆類大型電子遊戲機,隨後全縣陸續開辦了30多家,規模比較大的有薊縣南環路遊戲廳、薊縣大永遊戲廳等。2000年6月,根據國家和天津市有關部門的文件精神,對所轄區域內的遊戲娛樂場所進行專項整頓,經過嚴格審核、檢查,薊縣境內遊戲廳均不符合開辦標準,於2000年8月底全部關閉。

第三節文化遊覽場所

獨樂寺

1980年5月10日對外開放。

獨樂寺位於薊縣縣城武定街41號,東至石門坎胡同,南至武定街,西至津圍公路(長城大道),北至侯家胡同。占地麵積16500平方米,建築麵積1630平方米。始建於隋,主體建築山門和觀音閣為遼統和二年(984)重建,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各朝曆代多有修繕。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獨樂寺的總體布局由三部分組成:東路有碑苑和清朝乾隆皇帝辟建的座落;中路有山門、東西配殿、觀音閣、韋陀亭、報恩院等;西路原是僧房,現改擴建為清代民居、遊客(貴賓)接待室、辦公區和文物展廳。布局錯落有致,規整肅穆,清淨幽雅,達到景致與繪畫完美協調,建築與綠化最佳融合。

1989年,獨樂寺以“獨樂晨光”之名被選入津門十景之一。2004年,獨樂寺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4A”級景區。

白塔寺

1985年對外開放。

白塔始建於隋,遼清寧四年(1058)重建,高30.6米,采用中印建築相結合的風格,為塔中罕見。原稱獨樂寺塔,又稱漁陽郡塔、觀音寺塔,位於薊縣城內西南隅,東有塔東胡同,南有白塔寺街,西有塔西胡同,北有塔後胡同,距獨樂寺380米,與之遙遙相望。白塔寺坐北朝南,由門樓、東西配殿、正殿和薊州白塔及僧房組成,布局規整肅穆,清淨幽雅。整個遊覽區南北長72米、東西寬39米,占地麵積2808平方米,建築麵積554平方米。

魯班廟

1987年8月對外開放。

魯班廟又名公輸子廟,位於薊縣漁陽鎮東北隅。東、北緊臨薊縣一中,南為府後街,西為漁陽北路。占地麵積786平方米,建築麵積310.34平方米。

魯班廟始建於明代,清光緒三年(1877)重修。1933年春,中共遷(西)遵(化)薊(縣)中心縣委書記李子光在魯班廟西配房創建“一分利”文具店,他偕同王坤載、冀扶朽、賈潤芝等,以此為掩護,開展秘密的革命活動。“一分利”文具店成為當時薊縣黨組織活動的中心。1973年,薊縣革命委員會將魯班廟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9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將魯班廟公布為天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