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十一月(1)(3 / 3)

1987年11月8日,周培源先生為後村科普文化活動站剪彩

1987年11月8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技協會名譽主席周培源為芳橋鄉後村科普文化活動站舉行了剪彩儀式。這幢擁有26問600多平方米的活動站,是周老於。1986年9月將舊居無償贈送給家鄉而成立的。活動站辟有十個活動室、一個展覽廳,周老親自為活動站題寫了站名。在成立典禮上,周老希望活動站為家鄉的科學普及事業作出貢獻。

1993年11月8日,原中顧委常委劉瀾濤來宜興視察。

2003年11月8日,國內首條板帶軋輥生產線投產

2003年11月8日,江蘇共昌軋輥公司與杭州鋼鐵集團公司、美國聯合電鋼英國戴維軋輥公司成功合作,建成了我國首條板帶軋輥生產線。是日,中國首屆冶金軋輥技術信息交流年會在宜興舉行。來自海內外的50多個軋輥先進企業、近40個鋼鐵企業及部分科研單位的代表參加年會。板帶軋輥是高檔薄型鋼板生產設備板帶軋機的主件,目前我國對這一產品的需求基本依賴進口。

(9日)1949年11月9日,縣成立秋征委員會

1949年11月9日,縣秋征委員會成立,由縣委書記徐行、縣長胡求真等12人組成,徐行任主任。同時,為了搞好秋征雙減工作,縣委抽調68名機關幹部,組成4個工作組,分別到芳橋、張澤、鯨塘和徐舍進行突擊。截至12月31日,全縣秋征工作勝利結束,原定征收任務3140萬千克,實際入庫糧食3474.07萬千克,超額完成16%。

1992年11月9日,國務院批準建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

1992年11月9日,國務院第207次常務會議正式批準建立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國家科委於11月18日發出《關於在無錫建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通知》,正式確認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為“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這是全國惟一以環保產業為主的高新技術開發區,也是惟一開設在縣級市的國家級開發區,同年它的建設與管理被列入《中國21世紀議程第一批優先項目計劃》。

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規劃麵積11平方千米,位於寧杭公路以西、氿南路以南、新長鐵路以東、梅園路以北。重點發展環保、生物醫藥、電子、電線電纜、紡織化纖、陶瓷建材等產業。是國家科技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共同管理和支持”的單位。園區發展以環保產業為主體,高新技術和外向型經濟為主導。2000年6月,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和江蘇省宜興經濟開發區合並,組建新的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合並後的環科園實有區域麵積達75平方千米,已開發麵積15平方千米。建園十多年來,已累計引進企業580多家、外資企業120家、累計總投資75億元、技工貿總產值80多億元。

1994年11有27日,環科園與中國尖端科研基地——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簽署框架協議,在環科園建立我國環保技術研究、設計、開發、生產、谘詢和推廣的綜合基地,中物院優先為環科園提供技術谘詢和服務。2000年4月6日,市政府率先在環科園建立外商投資企業“無費區”。2005年12月8日,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二次創業”產業發展規劃在北京通過國家級評審。

1997年11月9日,宜興市創立國內首家縣(市)級環保產業協會

1997年11月9日,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正式宣告成立,宜興市成為國內第一個成立“環保產業協會”的縣(市)。宜興市素以環保之鄉著稱,1996年環保產業總規模達35億元,占全省環保工業產值的40%,占全國的1/5。宜興市的環保產業已形成了以水處理為主,包括聲、氣、儀、固等工業體係。

1998年11月9日,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吳階平偕夫人一行5人來宜興市視察,期間還參觀了慕蠡洞和丁蜀紫砂村,並題詞留念。

(10日)1994年11月10日,原中顧委委員江渭清。由宜興市委書記劉湘根陪同,參觀宜興革命陳列館。

(11日)1934年11月11日,善卷洞、張公洞舉行通車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