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29日,宜興市中學建築工地出土一批窖藏文物

1995年9月29日下午,宜興市中學的建築工地出土一批窖藏文物,其中有金佛1尊、銀佛4尊、銅佛13尊、鐵佛1尊、木佛11尊、佛經12卷、銀龍5條,還有銅鏡和水晶物等其它文物共46件,另有銅質錢幣數萬枚。經初步鑒定,這批文物是北宋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建造寺廟(庵)的鎮廟之物,距今已有890年曆史。大量出土佛像、佛經在宜興市尚屬首次,它們對於研究佛教和宜興的地方曆史有重要的價值。

2004年9月29日,太華龍珠水庫竣工

龍珠水庫於2002年10月26日開工建設,總投資5600萬元。2004年4月成功蓄水,庫容量為370萬立方米。同年9月29日,水庫竣工。

(30日)1990年9月30日,宜城鎮“首屆家庭文化節”開幕

1990年9月30日,宜城鎮“首屆家庭文化節”開幕。在為期三天的文化節上,全鎮16個居委800多個家庭參加了15個項目的活動。這些獨具特色的花鳥盆景、冷盆製作、編織工藝、書畫篆刻和《獨生子女》攝影作品生動地反映出宜城家庭文化健康向上的新風尚。文化節期間,還有各類家庭知識谘詢、家庭文藝演唱會、集體婚禮等。活動的地點分布在宜城解放西路、市文化會堂、鎮政府、兒童樂園、體育場。

1993年9月30日,沙健孫驚歎家鄉巨變

1993年9月30日,時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沙健孫在來無錫參加會議期間,專程回家鄉周鐵鎮探望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

沙健孫是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中共黨史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1934年2月27日生於宜興市周鐵鎮,回族,1945年畢業於竺西小學並升入初中、高中。1950年參加革命,曾在貿易部、商業部人事局、政治部組織部工作。1955年入北京大學曆史係,後人中國人民大學黨史研究班學習。1958年起曆任北京大學教員、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史教研室教授、主任,馬列主義教研室副主任、副校長兼學術委員會委員,馬克思主義學院學位委員會主席,中共北京市第五屆委員會委員。1986~1994年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1987年11月當選為中共第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1992年10月當選為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是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黨史黨建學科規劃組(學科評審組)組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常務副會長。主要著作有《近現代中國的革命》(中、下編)、《毛澤東和中國革命的新道路》、《論一·二九運動》等。主編《中國共產黨通史》(新民主主義時期5卷本)、《毛澤東思想概論》等。

1994年9月30日,全市規模最大的運動會開幕

宜興市第五屆運動會於1994年9月30日下午在市體育場開幕,這屆運動會是繼1988年市第四屆運動會以來全市規模最大的一次綜合性運動會。共有63個代表團參加入場儀式。競賽工作從6月份起,至10月份結束。設自行車、遊泳、象棋、圍棋、乒乓球、田徑、籃球7個比賽項目和信鴿、釣魚兩個表演項目。全市63個體育代表團的460個單項代表隊、3851名運動員參加比賽,抽調裁判人員近千名,並舉辦了籃球、乒乓球、象棋、圍棋裁判員培訓班。鯨塘、新芳、元上、新街、鈕家、都山、南漕、西渚、範道、屺亭分別獲農村部1~10名,丁蜀、張渚、和橋、徐舍、高塍、宜城和南新(並列)分別獲城鎮部1~6名,教育、陶瓷、商業、市機關、糧食、供銷分別秋係統部1~6名。有10人次打破6項宜興市田徑最高紀錄。

2003年9月30日,錫宜高速公路正式通車

2003年9月30日,錫宜高速公路正式通車。錫宜高速公路是江蘇省規劃的“四縱四橫四聯”高速公路網絡主骨架中的第四聯,是長江三角洲腹地連接錫澄高速公路、滬寧高速公路及寧杭高速公路的重要區域聯絡線。公路全長69.6千米,途經惠山、武進、宜興三個縣市(區),宜興境內長30.07千米。錫宜高速公路的開通實現了宜興高速公路“零的突破”,拉近了宜興與周邊城市的距離。這條“經濟長廊”將帶著奔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和信息流,把宜興納入“高速運轉”的經濟圈。錫宜高速公路於2000年9月20日開工,整個工期曆時3年。

2004年9月30日,宜園對外開放

2004年9月30口,城區大型山水人文景觀——宜園正式對外開放。宜園是團氿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園分東、中、西三大區,建有各式古典亭、台、樓、榭和古橋,三大區分別采用地產太湖石、黃石、卵石造景,共建成柳堤春曉、荊溪攬勝、碧葉紅英、玉崖飛瀑、雲溪樓、竹林茶吧、湧泉石磯、知漁榭、漁樂廣場、生肖廣場、濱湖景廊、鬆山勸學廊、五龍戲珠、翠湖泛舟等32個主要景點。園內綠化全部按照國家生態園林要求建設,充分采集了地方特色的花草苗木,並擇優引進珍稀名貴苗木300多種,使宜園成為一個四季常綠、四季有花、四季飄香的宜人樂園。全園配置了齊備的亮化設施,夜晚華燈競放,亭台樓榭倒映水中,流光溢彩,美不勝收。遍布全園的音響係統,使遊客隨處都能欣賞到優美動人的經典樂曲。宜園的建設還注入了諸多宜興地方曆史文化元素,園內分布的楹聯、匾額、刻石達100多處,其中,濱湖景廊各景都以宜興的曆史傳說為題材,勸學廊22個勤學故事中有4個取材於宜興,集中展示了宜興自古以來的優秀文化傳統和淳樸、踏實的學風,園內的橋亭多以“和”字開頭命名,寓指宜興人要具有寬宏、包容、熱愛和平、兼收並蓄的博大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