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毒自清初流入宜興,品種有鴉片、紅丸、白粉,不少百姓吸毒成癮,危害健康。解放前縣設有禁煙科,名為禁炯,實為官賣毒品。縣有土膏行經辦批發,鎮有土膏店經辦零售,吸毒者比比皆是。解放後公安機關積極查禁,打擊煙販,取締吸毒者。1949年和1950年,公安機關查破了一批吸販毒案件,繳獲大量毒品,查獲一批吸販毒者。1952年2月,縣人民政府頒布禁毒條令。7月7日,縣公安局召開公安會議,傳達蘇南政法會議精神,部署肅毒工作。會後,以周鐵、丁蜀兩鎮為重點,全麵開展肅毒工作。9月結束,逮捕販毒犯9名,集中教育4名,登記55名。繳獲白粉1錢,鴉片2錢,小秤3把,煙槍11支,抄子3把。經此次肅毒後,杜絕了吸販毒的再發生。

1988年7月7日,黃埔軍校同學會宜興聯絡組成立

1988年7月7日,黃埔軍校同學會宜興聯絡組成立,共有會員27名,公推徐誌鼇為聯絡組組長。宜興籍黃埔軍校教官及學員自第4期至23期共有100多人。其中,就有和周恩來等人一道赴法國留學的宜興籍政治教官吳琪。

吳琪,字驚白、經伯,宜興墊頭鄉人。1919年12月離滬赴法勤工儉學。在巴黎和周恩來等同誌聯絡一部分進步同學組織了讀書會,共同學習馬克思著作。1921年,他參加了留法界的“裏大”運動。1922年6月,周恩來、趙世炎等發起在巴黎成立“中國旅法少年共產黨”,推選周恩來、趙世炎、李維漢為主要領導人,並組織少共巴黎支部,吳琪任支部書記。不久,“中國少年共產黨”改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法總支部”。周恩來、趙世炎、陳延年、吳琪等人被批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繼續領導該組織的工作。1923年,到法國勤工儉學的學生成立了“中國留法勤工儉學學生總會”,吳琪作為江蘇學生會代表,被推為執行委員。1924年,吳琪由組織決定參加中國國民黨,任巴黎支部負責人。吳琪於1926年回國,7月參加北伐,任北伐軍第三軍第八師政治部宣傳科長。抵湖南後,調任總政治部《革命軍日報》總編輯,後調黃埔軍校任政治教官。解放後,吳琪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1951年參與上海革命博物館的籌建工作,後在上海博物館、上海文史館工作多年,撰寫了回憶錄多篇。著作有《周恩來同誌旅歐期間的革命活動》等。1980年3月病逝於上海。

(8日)1996年7月8日,市陶都商品房開發公司首獲國家一級資質

宜興市陶都商品房開發公司始建於1985年1月,是全市首家成立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隸屬於市建委。經過十多年開拓創新,奮力拚搏,取得了環境、社會和經濟三個效益的同步發展。1996年7月8日,晉升國家建設部房地產開發最高資質,是全市惟一的一級開發資質企業。至2005年底,公司先後開發了東山新村、木材小區、龍潭新村、謝橋花園、龍背山莊等居民住宅小區,累計開發商品房160多萬平方米,完成投資額13.8億元。成為宜興地區商品房開發中優質開發、誠信開發、效益開發的代表之一。公司連年被市府評為先進企業。1993年度、1994年度被省建委評為房地產開發企業五十強;1995年度被市府授予建築十強企業,獲省建行AAA特級資信企業。公司現有總資產2.8億元,其中淨資產5600萬元,下屬有陶都大飯店(三星級)等企業。

1999年7月8日,溫家寶副總理來宜興視察防汛抗洪工作

1999年7月8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汛抗旱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在宜興國際飯店聽取了江蘇省委書記陳煥友、副省長薑永榮關於宜興市抗洪救災的工作彙報,對宜興市抗洪救災工作表示肯定後提出抗洪防汛任務要求。7月9日下午17點30分,溫總理在水利部部長汪恕誠、省委書記陳煥友、省長季允石等領導的陪同下,來到新莊鎮洪巷港太湖大堤視察防汛抗災工作,並對堅守在太湖大堤進行抗洪搶險的廣大武警官兵、幹部群眾表示親切問候。

(9日)1979年7月9日,溧陽發生6級地震波及宜興

1979年7月9日,下午6時57分25秒,溧陽上興一帶發生6級地震,晚22時又發生餘震。宜興縣與之毗鄰的張渚、徐舍、官林3個區中有21個公社受地震波及造成震災。全縣死亡1人,重傷9人,輕傷15人;倒塌房屋1698問;因地震而造成嚴重裂縫、傾斜、不能住人的危房2762問。地震發生後,縣委和災區各級黨組織帶領廣大幹群頑強抗震救災。對6個重點公社,縣下撥抗震救災款3.9萬元(其中財政局1萬元、民政局2.9萬元),同時分配了一批建材物資。全縣的生活、生產、工作和社會秩序穩定,“秋熟超產”運動正常進行。

1997年7月9日,宜興市道教協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