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1994年6月29日,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偕夫人一行6人,在省委副書記曹克明、無錫市委副書記陳璧顯的陪同下來宜興。參觀了紫砂工藝廠、陶瓷博物館。

2002年6月29日,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成立

2002年6月29日上午,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成立大會在市政府會議中心隆重舉行。該協會是由宜興地區陶瓷企業、陶藝工作者及相關單位組成的社會團體,擁有會員單位400多家,陶藝專業會員600多人,下設藝術陶瓷、工業陶瓷、建築陶瓷、日用陶瓷、陶瓷輔助材料專業委員會。協會的成立,標誌著作為宜興支柱產業之一的陶瓷行業管理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協會以“服務、代表、協調、自律”為宗旨,自成立以來,始終發揚陶瓷文化主旋律,從發揮陶瓷特色人手,至2005年底,共組織並參與了數十次各類型的陶藝文化活動,結集出版了數十本陶瓷專集。協會配合政府,成立了宜興陶藝版權保護中心,全麵啟動陶藝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同時,協會聯絡工業陶瓷企業,成立了宜興市工業陶瓷同業商會,聯合製壺界、茶葉界名人,成立了宜興市茶文化研究會,進一步擴大了協會的影響。

(30日)2002年6月30日,宜興市第一家民營企業黨校在遠東集團成立

2002年6月30日,宜興市第一家民營企業黨校在江蘇遠東集團公司成立。江蘇遠東集團公司創辦於1990年,1992年6月30日成立了公司黨支部,1996年7月1日成立公司黨委,目前有黨員300多名。公司黨委始終堅持經濟工作和黨建工作的同頻共振和同步發展,注重發揮黨組織在凝聚人心、團結和教育員工、培養和造就人才等方麵的主導作用,以企業黨校為主陣地,初步形成了具有遠東特色的黨校教育模式,培育和造就了一支優秀的黨員幹部隊伍,成為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在企業經濟建設中發揮了帶頭示範作用。有效地促進了企業快速、高效、健康協調發展。企業先後獲得“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創業”、“江蘇省先進基層黨校”、“無錫市紅旗基層黨校”等榮譽。

1920年6月,宜興縣立公共體育場建成

1920年6月,宜興縣立公共體育場建成。地址在城內學前巷(現“通貞觀西路”)底,麵積15畝。另建有事務所3間。民國十九年(1930年),場上添設籃球架2副,浪木1具和200米跑道的田徑場。

1927年6月,共青團宜興中學支部成立。宗鍾為書記,這是全縣最早的共青團學校支部。

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蘇南軍區太湖剿匪西線指揮所進駐宜興

1949年6月底,常州軍分區副司令朱傳寶率警六旅十八團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蘇南軍區太湖剿匪西線指揮所”進駐宜興,協作剿匪肅特工作。指揮所設在丁山鎮。指揮朱傳寶、副指揮沈淦。7月,宜興縣成立剿匪指揮部,由縣委書記、縣長、縣縱隊長、公安局長、常州軍分區警六旅駐宜興剿匪部隊負責人等組成。

1957年6月,道路工程專家沙慶林獲蘇聯莫斯科公路學院副博士學位

沙慶林,1930年5月7日出生於宜興周鐵鎮。1952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57年6月畢業於蘇聯莫斯科公路學院,獲副博士學位。同年7月歸國後,先後在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任工程師、副研究員、研究員,現為交通部技術顧問,長安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公路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沙慶林院士長期從事公路路麵學研究和工程設計與施工。主持的路麵設計理論、重型壓實標準、半剛性材料性能和組成設計、半剛性路麵等重要成果,有大量創新並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成果應用已形成我國高等級公路路麵的修建模式。1984年以來,先後參加了近20條總長約2000千米高速公路的路麵設計與施工,利用研究成果修改設計,僅減薄瀝青麵層就節約投資逾2億元。“高等級公路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麵抗滑表層成套技術”獲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年6月。郵資明信片《宜興風光——洞天奇觀》發行

1999年6月,為展示宜興市溶洞奇特景觀,經國家郵政局批準,《宜興風光——洞天奇觀》郵資明信片一套十枚正式發行。這套明信片以善卷洞、張公洞、靈穀洞和玉女潭的“洞中泛舟”、“國山碑”、“英台閣”、“海王廳”、“洞天福地”、“果老騎驢”、“靈穀天府”、“龍宮鳳府”、“畫溪柳浪”和“玉潭凝碧”為圖案,反映了宜興市溶洞自然天成、鬼斧神工的奇特景觀。該明信片印有牡丹郵資圖案,是“牡丹片”係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