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為了深化改革、促進經濟發展、轉換機關職能,宜興市綜合體製改革有了巨大的推進,農業局、林副業局、水利農機局組建成實業公司(集團公司),商業局、糧食局、物資局、經協委、供銷社轉為集團公司。6月25日,宜興市供銷企業(集團)公司正式成立。26日,宜興市商業(集團)公司成立。7月8日,宜興市經濟協作(集團)公司正式成立。7月16日,宜興市物資(集團)公司成立。8月18日,由110個單位組成的宜興市糧油(集團)公司成立;同日,由宜興水利農機局係統直屬各工業、流通、建築、勞務等類型企業組成的宜興市水利農機實業總公司成立。工業的機電、化學醫藥、冶金、建材、輕工、紡工等6個行政性公司轉為實業總公司;市計經委組建行業管理服務中心;市屬工業企業委托所在鄉鎮和有關部門管理;機關創辦經濟實體;鄉鎮組建經濟發展總公司。

(26日)1991年6月26日,宜興市為一批革命史跡勒石紀念

1991年6月,為慶祝建黨70周年,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市委、市政府部署在“七一”前夕,對全市一批革命史跡立碑紀念。26口,“中共太滆地委”紀念碑、“同樂堂”紀念碑、“八烈士”紀念碑、“北撤留守會議”紀念碑、“六四戰鬥”紀念碑等5處革命史跡紀念碑揭碑儀式分別在閘口、歸徑、南漕、張渚、和橋舉行。市有關領導和各所在鄉鎮各界代表共800多人參加了各地的揭幕儀式。

(27日)1963年6月27日,林業部在宜興召開竹子生產會議

1963年6月27日,國家林業部在宜興召開由南方十一省、區和十六個地、縣參加的竹子生產會議,會議除了現場參觀和總結交流工作經驗以外,著重研究了恢複、發展竹林資源和建立竹子生產基地兩大任務。1985年5月11日,中國竹業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宜興召開。

1993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丁關根在省委副書記孫家正、無錫市委書記劉濟民、副書記陳璧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宗菊如陪同下來宜興視察工作。

(28日)1995年6月28日,原機械工業部部長周建南逝世中共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原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顧問、機械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周建南,1995年6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周建南,1917年11月22日出生在宜興縣城鎮,1937年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係畢業,同年參加革命,年底輾轉到達延安。1939年赴重慶搞地下統戰工作,194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因共產黨員身份暴露,周恩來決定讓他撤回延安,先在中央黨校學習,先後在中宣部、陝甘寧邊區、冀察熱遼中央局工作。1946年11月,任東北軍工部直屬工廠總工程師、廠長等職。1952年起,曆任東北工業部及一機部電器工業管理局局長、電機製造工業部部長助理,為建設新中國電工行業和國防工業作出了貢獻。1961年起任一機部副部長,機械研究院院長,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及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等職。1982年5月任機械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同年9月當選為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曾組織製訂機械工業技術管理及企業管理方麵的各項條例,主持製訂機械工業科技發展規劃,提出機械工業超前發展戰略和改革開放形勢下發展的總體思路,提出機械工業“上質量、上品種、上水平及提高經濟效益”的發展方針,促進了使機械工業走向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主持擬訂機械工業體製改革方案,於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實施。他組織編寫了15卷的《機械工程手冊》和《電工技術手冊》,為機械工業和電工行業提供了寶貴的工具書。1985年8月,主動辭去機械工業部部長職務,從事調查研究和參謀顧問工作。曾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顧問。1987年11月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協助國務院領導同誌管理擴大機電產品出口工作及外國投資工作。兼任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及電機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名譽會長。他曾領導組織編寫了《中國機電產品出口5年》(1986~1990年)、《機電產品出口國際認證指南》。1992年、1994年出版和再版了《論機電工業發展和改革開放》一書,為中國機電工業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總結了寶貴經驗,江澤民總書記為該書題簽。1986年4月22日,周建南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視察了解工業發展情況。其子周小川,金融專家,中共十六屆中央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1997年6月28日,全國絹紡第一家、陶都宜興第一股——“鼎球實業”A股股票在滬正式掛牌上市

1997年6月28日,“鼎球實業”A股股票在滬正式掛牌上市。這是宜興市首家發行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國絹紡行業的第一家,發行數量為3500萬股,每股5.8元。江蘇鼎球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宜興市太華鎮,主要從事絲絹紡織業、繭絲副產品、絹紡半成品、紡織品、絲綢服裝製造等,被同行譽為“全國絹紡第一家”。1998年12月4日,公司持有的3850萬公司法人股受讓給江蘇澄星磷化工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