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7日,閔惠芬專場音樂會在市人民劇院舉行

1996年5月7日,閔惠芬專場音樂會在市人民劇院舉行,這是著名二胡演奏家閔惠芬離鄉45年後首次回宜興作的彙報演出,其父母、弟弟、兒子等紛紛登台,爭相為父老鄉親表演獻藝。

閔惠芬,1945年11月23日出生在宜興萬石鄉。8歲時隨其父親——南京師範大學音樂係教授、著名琵琶演奏家閔季騫學二胡,展現了較高的藝術天賦,12歲時,考取上海音樂學院附屬中學,1969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先後在中國藝術團、上海藝術團擔任獨奏演員,1978年起任上海民族樂團獨奏演員。閔惠芬的演奏基本功全麵、紮實。不僅深諳《陽關三疊》、《江河水》、《二泉映月》、《良宵》、《空山鳥語》等傳統名曲的演奏技巧,而且自己還創作了《拉駱駝》、《洪湖主題隨想曲》、《長城隨想》等二胡曲,她從藝30多年來,經常參加國內大型演出和比賽活動,並多次獲獎。1963年在第四屆“上海之春”全國二胡比賽中獲一等獎;1988年獲上海文學藝術獎;1989年獲中國唱片廠頒發的首屆金唱片獎和全國優秀文藝工作者稱號;1991年獲“上海之春”優秀演奏獎;1994年獲寶鋼高雅藝術獎。曾多次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出訪過幾十個國家。在國際樂壇上享有盛譽。1973年,美國費城交響樂團指揮大師奧曼迪稱讚她是“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1977年,她演奏的東北民間樂曲《江河水》,曾使日本指揮大師小澤征爾感動得伏案慟哭,說她“拉出了人間悲切,聽起來使人痛徹肺腑”。她為我國民樂的繼承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閔惠芬曆任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六、七、八、九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

(5日)1994年5月8日,宜興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竣工落成宜興市青少年活動中心1991年10月開始籌建,1994年5月8日竣工。該中心位於荊溪中橋西南側的河心小島上,四麵環水,碧草青青,綠樹成蔭,環境優美,風景宜人。中心占地麵積61.4畝,水麵麵積60餘畝,一期工程總投資2000萬元,建築麵積7600平方米。內部設有電腦室、練功房、展覽廳、書畫教室、舞廳、淘氣堡、溜冰場、乒乓館、保齡球館等學習、娛樂場地和設施。中心現下轄宜興市小熒花藝術團、宜興市藝術幼兒園。1995年3月,中心被定為宜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後被授予“全國優秀青少年宮”和“江蘇省優秀青少年宮”光榮稱號,先後被命名為“無錫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無錫市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無錫市特色文化團隊”。中心開設50多個培訓科目,通過中心培訓的學員已有3000多人次在全國、省、市各類比賽、演出中獲獎,有800多件作品發表。小熒花藝術團在中國藝術節、太湖藝術節等彙演中屢次獲創作演出金獎,而且已向高一級藝術院校輸送優秀學員20多名。藝術幼兒園以特色求發展,創立的兒童現代實驗繪畫,在江浙一帶小有名氣。

2004年5月8日,全市10所普通高中獲得星級

2004年5月8日,全省統一標準的高級中學星級評定揭曉:宜興10所普通高中分別摘得四星、三星和二星,其中江蘇省宜興中學和江蘇省宜興第一中學獲得最高級別——四星級。張渚、官林、和橋、丁蜀等四所高中為三星級,陽羨、東山、彙文和銅峰四所高中為二星級。

(9日)1998年5月9日,宜興市通過全國滅蠅先進城市考核

1998年5月9日,由省、無錫市愛衛會及部分專家、教授組成的考核鑒定組,對宜興創全國“滅蠅先進城市”情況進行考核鑒定。考核鑒定組一致認為宜興的滅蠅效果達到全國愛衛會新製訂的滅蠅先進城市標準。

(10日)1951年5月10日,宜興縣土地改革運動中頒發首批土地證

1950年5月,縣委組織40餘人的工作隊,分3組到平原地區的芳橋鄉、山區的茗嶺鄉等地,調查土地關係和政治狀況等,為全縣開展土地改革作準備。同年8月20日,縣委、縣政府在芳橋鄉進行土地改革典型試驗。9月,全縣的土地改革運動分批開展。11月,蘇南農村土改工作隊14個組來宜興,以加強土改工作力量。1951年5月中旬,縣成立了土地發證整籍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理發放土地證和確定產權業務。5月10日,第一批13個鄉頒發土地證。6月25日,第二批48個鄉頒發土地證。8月9日,最後一批71個鄉頒發土地證。全縣土地改革結束,消滅了封建剝削土地所有製,實行了農民土地所有製,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目的,全縣35.8752萬個無地或缺地的農民分得土地46.9250萬畝、房屋37847問、耕牛2009頭、農具20.4896萬件、家具17.2929萬件、糧食74.9537萬公斤。土地改革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