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1989年4月6日,以大惠信用金庫理事長上原正一先生為團長的日本東京友好訪華團39人,到市實驗小學參觀。
(7日)1988年4月7日,美國新任駐滬總領事館政治領事金大友來宜興訪問,並參觀宜興紫砂工藝廠。
1997年4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計生委副主任、著名人口學專家蔣正華教授來宜興市視察計劃生育工作。蔣正華聽取了宜興計劃生育的情況彙報,參觀了宜興經濟開發區計生指導站。
(8日)2004年4月8日,省內首個官方的納稅人維權中心創立
2004年4月8日,由宜興國稅局與宜興市司法局聯合創辦的市“涉稅維權中心”成立,這是省內首個官方的納稅人維權機構。該中心的主要業務是受理納稅人的投訴、舉報、谘詢,為納稅人提供涉稅法律服務,真正把貫徹執行法律規定、維護納稅人權益等落到實處。中心的創立,同時給宜興國稅局套上了依法行政“緊箍咒”,稅務部門的承諾措施、服務水平、執法規範以及對納稅人權益的維護程度等全部置於社會的監督之下,這對進一步改善和轉變國稅機關作風,建立“廉潔、高效、務實”的現代政府機關起到促進作用。
(9日)1990年4月9日,日籍華人吳劍琴捐款資助家鄉教育事業
原籍宜興宜城鎮的日籍華人、正和航業株式會社董事長吳劍琴身在異國不忘回報自己的母校和家鄉人民,捐贈人民幣1萬元給母校——夏芳中學,創建“劍琴圖書室”。1990年4月9日,吳先生夫婦在回校期間親自為圖書室剪彩。1991年2月8日,吳劍琴出資設立的“宜興慈淑獎學金”舉行首次發獎兌現儀式。向上海海運學院、大連海運學院的7名宜興籍學生發放獎學金2750元。1992年9月8日,由吳劍琴設立的“慈淑園丁獎”在夏芳中學舉行首頒儀式,有14名教師獲獎。1995年9月9日,吳劍琴在十裏牌中學設立泉暉獎勵基金,並委托其弟吳劍民將1萬美元獎勵基金捐贈單和4000元利息在教師節慶祝大會上交給當地政府和十裏牌中學。
吳劍琴先生於1923年7月18日出生於宜興宜城白果巷。出身名門,祖父吳勤泉,曾任宜興、浙江金華和蘭溪等地法官。6歲啟蒙於宜興縣立文廟小學,1936年畢業,考入江蘇省立宜興中學初中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避居官莊,後在夏芳、南京等地完成中等教育。他從小就樹立了誌在四方、遨遊世界的理想,故結業後毅然投考上海海校,專攻輪機,勤奮苦讀,以名列前茅的成績畢業。抗戰勝利後,被分配至長治艦任輪機長,長治號是中國接管的戰利品,是當時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船艦之一。不久,聰穎肯幹的吳劍琴受到中國船王董浩雲先生(香港原特首董建華之父)的賞識,被聘為複興公司常務副董事長。董浩雲還欲以高薪聘請他到舊金山公司任職,但他卻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到日本明治大學深造,並完成了碩士、博士的學業。1971年,他創辦了自己的實業——日本正和航業株式會社,任執行董事,主持日常工作,經過10年奮鬥,於1981年就任正和航業株式會社董事長、總經理。30多年來,公司規模日益擴大,擁有萬噸級以上海輪18艘,業務範圍逐步擴大,是目前日本一支舉足輕重的遠航運輸力量。2005年6月23日,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日本逝世,享年83歲。
吳劍琴作為一位航運專家,不僅事業發達,而且善於學習理論,總結航海業務經驗,曾發表多篇論文和7部專著,比較著名的有《輪機中央控製和自動控製》、《超自動化船和電腦》、《船用油機操作寶典》和《萬用英文手冊》等,已成為航運專業學生所必讀典籍。伴隨著在航運理論和實踐上的追求,吳劍琴不僅事業如日中天,而且獲得了多種榮譽。他獲得國際驗船學會委員、日本造船學會委員、美國造船學會專家、英國輪機學會專家、美國造船學會會員、美國海軍學會終身會員等榮譽稱號。吳劍琴先生一生生活儉樸、樂善好施,對家鄉宜興有著濃濃的赤子之情。2004年,宜興市海外聯誼會召開第二屆大會,聘請他為名譽會長,他欣然接受,並坦誠相告,要把自己的“老骨頭”貢獻給宜興。
(10日)1972年4月10日,著名哲學家潘梓年病逝
潘梓年,1893年生,筆名宰木、定思、弱水、任庵,宜興陸平村人。1911年就讀於上海大同書院和龍門師範,1914年在無錫東林小學任教。1920年到北京大學哲學係當了三年旁聽生。1923年先後到河北保定育德中學和河南開封二中任教。1927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在上海從事黨的左翼文化工作。1948年12月,他被派往河南鄭州籌辦中原大學,任校長兼黨委書記。1949年5月被調到武漢,先後任武漢軍事管製委員會文教部長和中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長、文委副主任兼高教局局長等職。1954年,調到中國科學院,負責籌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和哲學研究所,並籌備出版《哲學研究》刊物。1955年11月哲學研究所成立,任所長。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副主任和分黨組書記。他是哲學社會科學部的學部委員、副主任、一級研究員,全國人大第一、二、三屆代表。1972年4月10日,在“文革”中遭受殘酷迫害,病逝於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