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 以誠相待(2 / 2)

“若你放他們走,我便認你。”我深知自己提的條件很是稚嫩,但時間緊迫,趙應的傷勢嚴峻,高瑞恐怕九死一生,至於言姣,她早已不省人事。以我自己的力量,把他們送出燕國,便是夠了。

“恩,聽我說說你阿姆,無茹安。”

無茹安是個嬌兒,她不是大秦的人,至於她到底生於哪裏,無人知曉。因為在她年齡尚小時,就被送到蒙驁的家中,以充妾室。但到了及笄之年,姿色便已勝過秦國的女子。

秦國風沙大,女子臉上保養的再得當,也不免會留下坑坑窪窪。無茹安則不同,風沙再大,她的皮膚也是極佳,舉手投足都不帶塞外的半點風沙味。

話說這無茹安在蒙將軍的家中,因為年紀尚小,家中的長輩也不興再立妾室,正巧家中的男子太多。蒙夫人又喜愛女孩,無茹安乖巧可愛長相甜美,這些武夫都沒有無茹安這個嬌兒討人喜愛,一高興,夫人便把她收為了義女,若是無茹安安分守己,也會嫁一個好人家,隻可惜美人都有更高的抱負,當然不能安分守己。

秦王異人還在位的時候,她的美色便在宮門內外流傳,見過她的人無不稱奇,連異人都垂涎她的姿色,若不是當時的趙姬不準,無茹安如今也是當朝的太後,威望不弱於趙姬。

家族勢力的支撐,美貌又被驚為天人,無茹安在選擇郎君的時候不由得互相比較,年到了十七歲,她還是沒能找到心儀之人,身邊較為優秀的男子也逐漸少了起來。

她自小便養在武夫之家,沒有受過禮教,也不懂什麼淑女之德,時間久了,也顯示出她的本色,在人前乖巧,在人後蠻橫無禮,甚至什麼都不會。

眼見著身邊優秀的男子少了起來,蒙夫人隻能出一個下策,去給無茹安尋一個能授她禮樂的士人,這樣便結識了齊國來的子期,後來,子期在齊國受封,號為鍾離公,被稱作父親。

鍾離公當年在秦國遊學,也不過是一個見人便愛說道教的一個小子,他的是長得眉清目秀,看得蒙夫人心生喜愛。每天張口閉口的“道可道,非常道。”這個道,對於一個婦人來講,尤其對秦國的婦人,也是稀奇,便用幾塊金餅的價錢讓鍾離公給無茹安授課。

後來再派人打探家世,竟然是齊國鍾離春的後裔,更是心中歡喜,便有把無茹安托付給他的打算。才子配美人,這理應是最好的打算。

事情的發展沒有蒙夫人想的那樣順利,鍾離公是個修道之人,根本不在意男女之情。無茹安則感覺自己容貌已衰,竟也吸引不到這個世家之子,不由得暗自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