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美麗的微笑與愛——在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上的演說(1 / 1)

〔印度〕特雷莎修女

演說者特雷莎修女是印度著名的慈善家,印度天主教仁愛傳教會創始人,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慈善機構網,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尊敬。1979年,當諾貝爾獎評委會宣布把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特雷莎修女時,她似乎感到了某種困惑,因為她從未想到過獲獎,而且做夢都沒有想到過自己有一天會突然成為富翁。於是,她為了窮人、弱者和需要幫助的人,不但接受了,還懇請頒獎委員會取消當天的宴會,把節省下來的錢都捐給了窮人。

這是印度著名的慈善家特雷莎修女在197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大會上發表的演說。

“精彩演說辭”

窮人是非常好的人。一天晚上,我們外出,在街上帶回了四個人,其中一個奄奄一息——我告訴修女們說:你們照料其他三個,我照顧這個瀕危的人。這樣,我為她做了我的愛所能做的一切事情。我將她放在床上,她的臉上露出了如此美麗的微笑。她握住我的手,隻是說“謝謝您”,隨後就死了。

我情不自禁地在她的麵前審視我的良心,我自問:如果我處在她的位置上,會說些什麼呢?我的回答很簡單。我會試圖引起別人對我的一點關注,我會說:我饑寒交迫,奄奄一息,痛苦不堪等。但是,她給我的要多得多,她將其感激之愛給了我。然後她死了,臉上還帶著微笑。我們從陰溝裏帶回來的那個男人也是這樣。他快要被蟲子吃掉了,我們把他帶回了家。“在街上我活得像動物,但我將像天使一樣死去,因為我得到了愛和照料。”真是太好了,我看到了那個男人的偉大,他能說出那樣的話,能夠那樣地死去:不責備任何人,不辱罵任何人,與世無爭。像一位天使——這便是我們的人民的偉大之處。因為我們相信耶穌所說的話——我饑腸轆轆——我無衣蔽體——我無家可歸——我不為人要,不為人愛,不為人管——而你卻對我做了。

我認為,我們並不是真正的社會工演說者。在人們的眼中,我們或許是在從事社會工作,但是,我們實際上是在世界的中心沉思冥想的人。因為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觸摸基督的聖體。我想,在我們的家庭裏,我們不需要槍炮彈藥來進行破壞或者帶來和平——我們隻需要團結起來,彼此相愛,將和平、喜悅和活力帶回家庭。這樣,我們將能夠戰勝世界上現存的一切邪惡。

我準備以獲得的諾貝爾和平獎金,努力為很多無家可歸的人建立家庭。因為我相信,愛開始於家庭。如果我們可以為窮人建立家庭,我想越來越多的愛將會傳播開來,而且我們將能夠通過這種體諒他人的愛而帶來和平,給窮人帶來福音,這些窮人首先是我們自己家裏的窮人,其次是我們國家和世界上的窮人。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的修女、我們的生命就必須同禱告緊密相連。他們必須同基督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夠相互諒解和共同分享。因為同基督結合在一起就意味著諒解與分享。因為在今天的世界上有如此之多的痛苦……當我從大街帶回一個饑腸轆轆的人時,給他一盤米飯、一片麵包,我就心滿意足了,因為我已經驅除了那個人的饑餓。但是,如果一個人露宿街頭,他感到不為人要,不為人愛,恐懼不安,被我們的社會所拋棄——這樣的貧困如此充滿傷害,如此令人無法忍受,我發現這是極其艱難的……因此,讓我們經常以微笑相見,因為微笑是愛的開端。一旦我們開始彼此自然地相愛,我們就想做點事情了。

“演說辭欣賞”

這篇演說語言非常樸素真摯,有一種打動人的內在力量,沒有長篇大論,沒有空洞的呼號,而是從平常的生活和人的最細微的感情出發,闡述她自己堅持的信念:“窮人是非常好的人。”“我們不需要槍炮彈藥來進行破壞或者帶來和平——我們隻需要團結起來,彼此相愛,將和平、喜悅和活力帶回家庭。這樣,我們將能戰勝世界上現存的一切邪惡。”特雷莎的語言是樸素平淡的,她所描述的和所做的都是平常的事情,但是正是這種平常中蘊含著不同尋常的情感力量,使我們的心靈受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