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中國人民之心理,對公家事,若不相幹,可以不負責任。如寅初此次反對鴉片,時有人以“在此種社會何必做惡人”之語,來相勸勉。若寅初家中婦女,如作此語,寅初本可不加深責。然此種淺薄之語,竟發諸現在之官吏與夫東西留學生之口。嗚呼!一人公正之勇氣能有幾何,今不以努力助鼓勵,而反以冷水澆頭,人心至此,可深浩歎!中國人以“不”字為道德,如不嫖,不賭,不飲酒,不吸煙,果屬靜止之道德,然缺乏相當之努力,與夫犧牲之精神,以盡人生應有之義務。雖方趾圓顱,實類似腐屍。西人謂life is actiVny,否則,反不如截發入山,做和尚之為愈,何必在世上憂憂哉。
是故以北大之精神,犧牲於社會,對於全國,或以範圍過大,尚須相當時日。若僅浙江一省,則改造之目的,誠可立而待也。欲使人民養成國家觀念,犧牲個人而盡力於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舉凡戰勝環境,改造人心,驅除此等奄奄待斃不負責任之習俗,諸君當與寅初共勉之!
“演說辭欣賞”
1927年12月19日,在杭州北大同學會舉行的紀念校慶二十九周年集會上,剛剛辭去北大的經濟係教授的馬寅初,發表了這篇演說,題為《北大之精神》。這篇演說全麵闡述了北大精神就是可為了國家與社會“雖斧鉞加身毫無顧忌”的犧牲精神,同時,演說者以犀利的語言無情地揭露了造成“國家社會之所以每況愈下”的“根本原因,即在於吏治之不良,道德之墮落”,那些為一己之私升官發財的現象就像“廁所之蒼蠅,群相密集”,馬寅初對這樣的官吏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和深惡痛絕。
伸張正義,鞭撻邪惡是這篇演說的最大特點,這些邪惡的東西都是與北大精神背道而馳的,也是北大人應該拒絕和堅決予以揭露和批判的。
馬寅初的演說一貫富於激情,正義凜然,充滿強烈的感情,具有極強的感染力。馬寅初的演說非常講究辭采,表達手法多樣,論述嚴謹有力,雖然文白夾雜,卻仍然簡潔明了,流利曉暢,顯示出過人的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