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菲爾比(1)(2 / 3)

由於嚴格的新聞檢查和采訪限製,菲爾比發現弄到情報很難,於是離開了《泰晤士報》。在一位朋友的安排下,他與曾任教於劍橋大學的弗蘭克·伯奇先生進行了一次充滿希望的談話。弗蘭克當時負責皇家密碼研究所,專門破譯各國密碼。但這位固執的老先生認為密碼研究所缺乏高薪職位,而以低薪聘請菲爾比這樣的劍橋高材生是不適宜的。所以無論菲爾比怎樣請求,他還是拒絕了。

可是沒過幾天,在國防部一名上尉的安排下,菲爾比與瑪喬麗·麥克瑟小姐進行了一次“談話”。談話是在一家飯店進行的。雖然菲爾比一直未能弄清她的身份,但她的言談舉止有著一種明顯的權威性,這預示著她可以給菲爾比一個“有意思”的職位。菲爾比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令麥克瑟小姐大為讚賞。在他們分手時,麥克瑟小姐要求菲爾比幾天之後在同一地點同她再次會麵。

第二次會麵,麥克瑟是同菲爾比的老友蓋伊·伯吉斯一起來的。伯吉斯也是蘇聯間諜,已於1939年1月打入英國秘密情報局(M16)由於伯吉斯在場,菲爾比增強了信心,又極力表演了一番。後來伯吉斯告訴菲爾比,這一切都是浪費時間,因為英國情報局機關早已決定錄用他。

菲爾比偽裝得如此巧妙,以致他跨人秘密情報局大門的時候,竟沒有一個人擔心他的思想傾向。後來得知,對他的曆史進行的唯一的調查,隻是例行公事地詢問了一下負責反諜情報工作的軍事情報五處(M15),對方查了一下檔案後告稱:“沒有問題”。菲爾比巧妙偽裝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連菲爾比自己都對如此輕易被錄用而感到驚訝,以致於在剛開始的幾周裏,他有肘覺得自己根本未達到那個“真正的內層”。好像在某個陰暗的角落,還隱藏著一個真正秘密的有權力的機構。

嶄露鋒芒

秘密情報局是負責收集情報和進行海外活動的機構。菲爾比最初在D科(破壞行動科)工作。D科因英文中“破壞”一詞以字母D開頭而得名,不久,菲爾比因工作出色,調到第五科任伊比利亞組組長,主管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英國情報工作。

1942年初,菲爾比充分顯示了他的才華,在他的領導之下,英國情報機關成功地識破了德國軍事情報局密碼機的秘密,截獲的德國軍事情報局的電報數量與日俱增。這種全麵偵聽的做法使英國情報人員得以津津有味地窺視德國情報官員的私生活。

在全麵掌握德國軍事情報局在伊比利亞半島的活動情況後,菲爾比開始為如何利用這些情報而苦思冥想。僅僅抓幾個間諜是不夠的,菲爾比決定利用這些情報去搞一個富於想象力的行動。他認為完全有可能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情報,對敵人在西班牙的基地進行破壞和幹擾。

當菲爾比獲悉德國人要在直布羅陀海峽安裝一套偵察夜間通航情況的設備時,他決定采取行動。後來,他又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外交途徑,他要看一看德國軍事情報局駐西班牙工作站得知他們的秘密不再是秘密時的那種震驚的情形。

果然,在英國駐西班牙大使向佛朗哥提出抗議之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於佛朗哥當時偽裝中立,不便偏袒德國,因而在那兩三天之內,馬德裏和柏林之間一直在驚慌失措地互拍電報,采取各種各樣的應急措施,甚至還有一份報告說德國駐馬德裏使館的一些煙囪在反常地冒煙,他們可能在焚燒與此有關的文件,最後,柏林下達最高指示——行動必須完全停止。

菲爾比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博得各方的信任,青雲之路已經鋪在他的腳下,隻待時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