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敦煌資料目錄與敦煌學研究論著目錄(1)(3 / 3)

黃永武氏《北平所藏敦煌漢文卷子目錄》,主要是為配合《敦煌寶藏》一書所收北京圖書館藏卷的檢索使用而作,隻載卷號及篇名,著錄項目過簡。但也有兩點突破,一是卷子按照北京圖書館經過分類編篡之後攝製的縮微膠片的順序號為目錄號,不僅便利《敦煌寶藏》所收北京圖書館藏卷的檢索,而且便於同北京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縮微膠卷檢對;二是對許多非佛教卷子給予定名或擬名,揭示出不少新資料,給學者提供不少新訊息。

類似北京圖書館藏品目錄者,還有以下幾種:

1.劉銘恕編《斯坦因劫經錄》(收入《敦煌遺書總目索引》,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年5月出版),1957年編成。共著錄大英博物館東方部所藏斯坦因挈去之敦煌卷子6,980號,著錄卷號、卷名,對社會文書多作有簡明提要,或抄錄了重要題記,對有些卷子還作了必要的說明。關於卷名,原有卷名者照錄;原缺卷名者,佛經則查對原文為之補名,非佛經文書則據其內容擬名,揭示出不少新資料。有些寫卷全錄或節錄其文,為當時尚無緣得讀英藏敦煌遺書或其縮微膠卷的廣大讀者提供了難得的信息,在傳播敦煌文獻方麵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受到學術界良好的讚譽。其擬名及釋文,偶有失誤,自當糾正。然而個別評論者,鑒於此目偶有失誤,便加苛責貶抑,殆因不明劉先生當年是在什麼情況下編出此目之故。當時劉先生無緣得見原卷,隻能通過日本榎一雄先生1954年攝製的英國博物院藏敦煌遺書縮微膠片,而當時之攝影器材及拍攝技術還很落後,有的底片字跡模糊不清,有的字跡竟是一片墨黑;不僅如此,當時北京尚無縮微閱讀器,劉先生隻能利用放大鏡閱讀、記錄,放大鏡的效能又極有限。就在這種情況下,劉銘恕先生花了不到半年的時間,伏寄通讀、記錄編寫,把眼睛都瞅壞了,才編出此目,嘉惠學界。吾人知之,為其獻身精神讚歎之不及,複何揶揄之有?銘恕先生學問道德世所欽仰,條件所限,偶有失誤,人所難免,未足苛責也。

2.翟理斯(Lionel Gilse)編《英國博物院藏漢文卷子注記目錄》。翟理斯從1919年開始編篡,到1957年最終完成並出版,前後曆時38年,共著錄英國博物館所藏漢文文書8,102號。這本目錄對英國博物院藏漢文文書進行了大體的分類,分為佛教經文、道教著述、摩尼教經、古籍部、印刷文書等五大類。

佛教經文又分為○1佛經,○2未入藏及疑偽經品,○3注疏解釋部,○4佛教著作,○5讚,○6偈及其他韻文,○7祈禱文等七小類;

道教著述細分為○1總序,○2道德經,○3列子、莊子,○4其它經典,○5未入藏道經,○6不明經品,○7祈禱、咒語,○8占卜、術數,○9醫藥,○10曆法等十小類;

摩尼教經細分為○1讚美歌,○2教儀摘要兩小類;

古籍部細分為○1儒家經典,○2曆史,○3地理,○4詩賦、韻文、歌曲,○5故事及傳記,○6雜集,○7法令、敕牒,○8奏議、上書,○9書牘,○10合同、契約、公文書,○11轉社通告(社司轉帖),○12計算書、帳目,○13度量衡及算學,○14字彙、成語、韻表,○15人名譜係,○16戶口表,○17佛教書目及其它,○18經帙目錄及其它殘品,○19雜物清單,○20習字範本,○21畫法、圖表,○22兩國語文對照抄本等二十二小類;

印刷文書類,由於數量有限,未再細分小類。

3.榮新江《英國圖書館藏敦煌漢文非佛教文獻殘卷目錄(S.6981—S.13624)》,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7月出版。這是對翟理斯未著錄部分,及從原卷裱褙紙中剝離出來的殘片編製的目錄(敦煌卷子原屬英國博物館收藏,二次大戰後,撥歸英國圖書館收藏)可以說是翟目的的續編。此目未作分類,屬於流水號式目錄。但作者對各卷都做了扼要的介紹說明,揭示不少新材料,對研究者有不少提示及啟發。

4.方廣錩《英國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目錄(斯06981~斯08400)》,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5.伯希和《巴黎圖書館寫本書目》(Catalongue de la Calledion de Pellion,Manuscrits de Touen houang;No.2001-3511),有陸翔譯本,刊在《北平圖書館館刊》七卷六期和八卷一期(1933-1934年)。這份目錄在早期曾經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此目僅著錄了法藏敦煌漢文文書1532號,而且出現不少疏漏和錯誤。所以學術界呼喚著一個更全麵、高質量的目錄麵世。1932年,日本那波利貞教授又補編了P.4100-4521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