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真沒想到會是這樣。”
她抱歉說,我複又低下頭去。我們彼此相對,靜默地坐著,各自擁著各自的回憶,也不去彼此打擾。
忽然,我想到了那幅龍秋為我和周啟拍的照片。那個場景,是在我夢中、記憶中,無數次回閃的片段——那個被捕捉瞬間前的發生的故事。
☆、周蒙:難過的時候要微笑,不要掉眼淚
作者有話要說:對一個人最大的愛,是即使自己很難過,也隻讓他看到自己過得很好。
從小到大,周蒙依賴了被愛被保護的感覺,第一次將眼淚留給自己,不讓周啟看見。
因為,她是那麼喜歡周啟啊,那麼想讓周啟放心啊……
女生的心事……
那年春天,在襄城已經參加工作兩年的周啟調到了渭樸公安局,而我,在實習了八個月之後也開始在明北二院工作。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們一直在兩地,靠打電話和發短信保持聯絡。
那個時候我們之間變得有些微妙。常常像站在獨木橋兩端,橋身搖搖欲墜,明明能夠看到彼此的臉,感受到超乎尋常的關心,卻誰都不想打破了一池水的平靜。
大概是,哥哥妹妹的,叫的久了的後遺症,誰也不敢輕易跨出那一步。
我和他也常常會在電話兩頭忽然沒了言語,隻是靜靜的想和對方空出一段獨處的時間。我仿佛覺得他有話想對我說,但始終沒有得到明朗的回應。
十八歲以前我不曾覺得自己和其他女孩有什麼不一樣,努力地成為一個會念書的好女孩。我的家庭背景讓我深深地牢記這一點,無論何時都要自律自立,心智要單純正直。可是在成長的某些時候,我偶爾也有過“叛逆”。比如,我喜歡上了周啟,而且一直喜歡。我無法不承認,也無法去停止,我隻是慢慢學會把感覺沉在心裏,然後我努力先完成我應該做的事,那就是考大學。
於是我依然走著我的路,在校園裏穿梭,在字裏行間裏日複一日摸索。我走的很安然,甚至應對自如,因為我知道,考大學是我唯一能靠近他的方式。大學的誌願幾乎是沒有懸念,爸媽一早就有打算讓我讀醫,對於專業沒有太多概念的我隻是覺得這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並且我堅定的相信我能做到,讓爸媽開心。
高三的那個冬天,我十八歲生日,值得紀念的日子。
那天爸、媽在家給我過生日。爸爸雖然很忙,但是我的生日他幾乎從不落下。
那天我在蠟燭前許了三個願:家人平安健康;順利考上大學;告訴周啟我喜歡他。
我的三個願望在心裏一個字一個字清楚地念出來,念到最後,雖然表麵上不動聲色,但臉有些微紅,我想紅彤彤的蠟燭光很好地替我掩去了。
我們吃了蛋糕,還給鄰居送了一些。我回到家的時候,接到周啟的電話。
上一次追著公交車見了他一麵之後,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聯係。
他記得我的生日,這也是他第一次和我說,他記得我的生日是在11月24日。
在他快要掛上電話的時候,我不由自主地叫他等一等。然後我聽到自己一陣重過一陣的心跳。
沒事,我忘了。我說。
他在那頭溫柔地笑,然後說了再見。
急速的心跳還沒有緩和下來,我知道,我剛才差一點就告訴他,周蒙喜歡周啟。
但是我不能,我要考上大學之後才告訴他,這是我許的願望。
所以周啟,無論如何,請你等一等我。即使我不夠好,不夠你喜歡,即使你有一天遇到了真正令你心動的女孩,我還是希望,有一天我能夠鼓起勇氣,告訴你,在那些不再回來的歲月裏,我曾經那麼喜歡你,很多年。
後來,上天和我開了三個玩笑,我的三個願望,陸續破滅。
我爸爸在我高考前夕犧牲,我沒有考上第一誌願的大學,我也沒有和周啟表白。
一切都沒有順理成章地進行,如何讓習慣了順理成章的我去相信這一切已經發生?
我和媽媽在局裏領導的陪同下去醫院見了爸爸最後一麵。媽媽靠在我肩上,臉一直捂著眼睛,嗚嗚地哭。那聲音淒絕,好像把心撕開了一個醜陋的口子,血液洶湧地流遍身上所有的傷口。
我站的筆直,幾乎不能動,唯一能轉動的眼睛裏像潰敗的河堤。然後我喊出了那一聲令我失控的聲音:爸爸——我不斷重複著這個聲音,拖著長音卻因為不夠氣到後麵就斷了。我不停地叫,不停地叫,我知道我叫不醒他,可那是我最後一次能當著他的麵叫他。
我從來都知道,我是一個極容易受傷的人,因為我不曾受過任何強烈的傷害,所以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爸爸去世,給我的精神造成很大的打擊,然後我就病了。
我一直很後悔,如果當時的我不是那麼脆弱,允許自己一病就病在床上不起,那麼媽媽就不用為了照顧我操心操力。我還是像一個富庶的孩子,揮霍著來自家庭的關懷,我又何嚐不是一個受寵的孩子,被嬌慣著長大?我害怕的,何嚐不是我將永遠失去來自優越家庭的榮寵?我害怕不過是因為我自私,和習慣了自私的天性。隻是我自己不承認而已。
我想到了周啟,我終於明白他的心情。我也想切斷和這個世界的所有聯係,然後找一個角落,想哭的時候就哭,想發呆就發呆,默然就默然,就是不想被人看見。
我瑟縮在被窩裏,時而冷的骨頭都要抖碎,時而熱的全身出滿冷汗,在空氣中慢慢被蒸發。然後我開始做夢,我夢到我還是一個又瘦又矮的女孩模樣,個子不過到爸爸的腰,爸爸舉著老式的傻瓜機不停地給我拍照,我不停地跑啊跳啊,很開心,最後精疲力竭地趴在他的背上,他寬大的背很溫暖,是我很久很久沒有觸碰到的,在夢裏卻如此真實。
我做了很多個夢,夢境交織穿插,淩亂不堪,像把我所有的記憶都抽了出來。
我還夢到爸爸難得在家吃晚飯,我跑到樓下去買燒鵝,爸爸吃的很快,呼啦呼啦地扒飯,我也扒的很快,可是我根本沒辦法吃的這麼快,一會嘴裏就塞滿了東西,動憚不得。我僵在那裏,才發現自己流了很多眼淚,流到飯碗裏,像一個湖。
還有一個夢,是不真實的。夢裏,我偷偷告訴了爸爸我喜歡周啟。爸爸沒有很驚訝的樣子,反倒笑笑說:“哦,小啟啊,他是個不錯的孩子。然後略帶嚴肅的神情對我說:不過,你要上了大學才能談戀愛——”
這正是爸爸一定會對我講的話。
然後我很開心地笑著,答應他我一定會考上大學。
我答應了他,可是他將再不能看見。
病的那幾天,我不是所有時間都神誌不清。隻是有時候明明清醒,我也假裝癡呆,任由媽媽多麼心痛地喊著我的名字,我就是目光呆滯陷在自己的空洞幻想裏。我期待時間會慢慢治好我,可是時間沒有等媽媽。
那時候的我當然沒有看到媽媽身上發生的變化:她變得越來越瘦,越來越沒有精神。我更沒有看出來,她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強撐著,透支最後一絲力氣。
高考沒有帶給我轉機,我在最後一場考試中倒下。內心忽然很平靜,覺得這一切像是要結束了。但我的意識告訴我,這還沒有結束,這唯一的一次機會,我讓它從我手中流走。我倒在桌子下麵,四周忽然變得鬧哄哄的,然後我感到有人把我抱起來,放到空氣開闊處。風在耳邊在臉頰上拂過,輕柔地安慰。腸胃經曆著大幅度的痙攣和疼痛,我隻有默默地忍受著。在人們的嘈雜和慌亂中,我看向頭頂藍的發白的天空,我想起了爸爸,和我做過的夢。
“爸爸,我真的支撐不下去了……你以前說過,蒙蒙要變得很堅強,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要堅持下去……可是我真的做不到了,因為你不在了,我就沒有了力量……
高考完之後,我變得百無聊賴,窩在家裏大門不出。媽媽去學校上班,我就在家裏整理東西,整到一半,我就會躺在床上昏沉地睡過去,一睡就是一下午,茫然不知。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接到一個電話,從媽媽的單位打來,通知我她上班時暈倒。我想都沒想就衝下床去,光著腳撞到四角桌子,劇烈的疼痛使我連發聲都忘記了,卻猛然意識到自己身處何地,原來我頭重腳輕根本看不清東西。我迅速整理了一下自己就向醫院趕去,到的時候,我媽已經住進了病房。
醫生診斷為重症肌無力,加上精神上的重創,體力不支暈倒。
我一直以為媽媽隻是身體不好,有些虛弱,但我不知道她有這個病。病房中的人都走了之後,我趴在床上哭倒。媽媽還在安睡,我隻能蒙住嘴,盡量不發出聲音。
我站在懸崖的邊緣,隻要一個鬆懈就會掉進萬丈深淵。身體的懸空感讓我第一次覺得孤立無援,無處聲援。雙手緊緊攀住岩壁,卻逐漸地失去力氣,快要掉下去。
我恨自己,竟然一絲絲都沒有關心過她。我的傷心,難道不是她的傷心嗎?我不聞不問,好像全天下都欠了我一個理由似的,任意支配自己的情緒,卻拖累了媽媽。
媽媽在病床上輾轉醒來,我馬上恢複成什麼都不知情的樣子喊她。沒喊兩聲,我還是忍不住哭了,隻是低著頭,滿懷愧疚不敢看她。
媽說:“傻孩子,別哭。媽媽很好。”
我點點頭,心裏卻沒有底,不知所措說:“媽,我打電話找周啟吧,他至少——”
媽媽艱難地搖頭,使我不得不住口。我在她眼中分明看到了異樣的疑難,像是為了隱瞞什麼而不自覺地掩飾。
我問:“為什麼?”
她隻是說:“別打擾小啟。我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我覺得沒道理,我說:“我為什麼不能告訴他?”
媽像使盡了全身力氣那樣,精疲力竭地伸出一隻手,摁住我的手,可我卻感受不到一絲力量,像一片沒有重量的雲蓋在手背上,隨便就可掙脫。我驚住,此刻才真正相信了她得病的事實。
她摁住我的手,說:“不可以。”
我望著她漆黑的眸子,那裏麵透出那麼堅決的態度,使我無法駁斥。我隻有點頭答應她。我說:“好,我不告訴他。但是,你必須聽醫生的話,留院觀察。”
我頓了頓果決地補上一句:“我能照顧你。”
她聽著愣了三秒,然後微微笑,輕輕點了點頭。
我抽了抽鼻子,覺得有些冷。我把她的手放進被子,再掖了掖,然後看著她又睡著過去。
快晚上八點的時候櫻子來了,給我送來幾件衣服和其他用品。我很感激,我真的□□無暇。我們在門口走廊說了幾句話之後,我忽然想起什麼,囑咐她我媽住院的事暫時別讓周啟知道。
她的表情和我當時一模一樣,也問我為什麼。
我回答不出來,我說:“總之你答應我就行。”
她半推半就地點了頭。
送走她之後,我在過道裏站了一會。
夏夜的風從一道開著的窗戶縫時不時吹進來,竟然令人感到無比溫暖。我拿出手機,不自覺地點開了聯係人一欄。我幾乎不用背記,就能熟練地推動上下鍵找到那個熟悉的名字。
我的手指停留在綠色熒光鍵上,使了好幾次勁還是落不下去,最後啪一聲關上手機。
我真想撥通了這個電話,我想讓他知道,我現在很難過,身處絕境,孤立無援,我需要他的出現。我沒辦法像媽媽那樣為他著想,我隻想這一刻他出現,即使隻是遠遠看見他,我就會覺得我不是一個人,我還有一個依靠。隻有他,可以讓我感到有一股堅強的力量,其他任何人都不行。仿佛就是這樣。
我在窗邊過道站了很久,什麼都沒有做。
我終於明白,他不會出現。現在我唯一要做的是收起脆弱,好好照顧媽媽。
媽媽的情況好轉了,隻是覺得累,一直想睡。我向醫生了解到的情況是,這樣的狀況會一直持續下去,不會危及到生命,隻是得慢慢修養,以後再不能幹累活。
我心裏總算安慰了一些。
高考榜下來了,我早有心理準備。心裏難受,但卻也變得平靜。雖然不能進入理想的大學,但起碼可以離媽媽近一些。
我輕鬆地告訴媽媽這個消息,媽媽忽然安靜,末了說了一句:我想睡一會。然後就背過身子去,一動也不動了。
我心裏有一絲酸酸的疼,我們已經失去太多東西,甚至最重要的人,我們現在擁有的就隻剩彼此。我幫她掖好被子,跟著走出房間。
我走到樓下的花園想透透風,卻發現整個園子一個人都沒有,靜的發慌。我在一處石椅坐了下來,忽然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疲憊。
我拿出手機,淡藍的熒光屏顯示著我們一家三口的照片。那還是一張我隻有五歲時候照的全家福,我用手機翻拍的,模糊的看不清臉上的表情。但我知道,那是很幸福很安然的微笑,怎麼我們一家,現在,會變成這個樣子?
不知不覺,我又翻到那個名字。我怔怔的看了很久,好像透過這個名字,我就能看到他。
我已經許久沒有和他聯係,這個感覺,就像兩年前他不再和我打任何一個電話一樣,陌生又遙遠。
我忽然很想給他寫信,可是手邊沒有紙筆。忽然想到手機有錄音的功能,我打開錄音機,開始想我想說的第一句話:
“哥,媽媽住院了,醫生說她有重症肌無力病。我一直照顧她,她不讓我告訴你。”
“你現在在哪?為什麼不給我打電話?”
“你一定是沒時間,不是忘記了。”
“可我還是想知道,你什麼時候回來……我,我真的堅持不下去了。”
我的聲音越來越輕,輕到最後聽到自己的抽泣。
我按下鍵。深吸一口氣,明白這不過是一廂情願的自怨自艾,是我現在最大的敵人。
所以周啟,他永遠都不會知道。我曾經在有過最脆弱的時候,卻不敢告訴他。於是他不曾出現,也不知道我在那一刻多想念他。
母親在一個星期後出院,精神狀態恢複的不錯。隻是學校的工作她不能再勝任。這樣也好,她可以在家做些輕體力的活,我也更加放心。
我和周啟又取得了聯係,原來整個暑假他去了山區實踐,環境惡劣,紀律嚴格,因此他沒來得及通知到我們。
他在電話裏問我們好不好,我笑著說我們很好。
事實上我是真的覺得很好。自從爸爸離開我們以後,這大概是我最輕鬆的時刻,媽媽身體好轉,我從未如此深刻體會到這種失而複得的感覺,因此我倍加珍惜。我開始上學,學業對我來說並不繁重,我甚至想著也許也是一種福氣,讓我能留在媽媽身邊陪伴她。
最艱難的時候都已經過去,我實在不應該再沉浸在傷痛和頹廢中,我已經冒險差一點連媽媽都失去,我不敢再放任自己無視其他人的悲傷。
於是我說:我們很好。
對這個世界,我曾經疑惑、怨恨和不解,但卻讓我不得不屈從,說服自己應該學著寬容、大度和滿足。
我告訴他我現在在離家近的醫大念書,沒事的時候,轉兩次公交車,就能回家陪陪媽媽。
我輕鬆的說著,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我,和他之前認識的已經不一樣,甚至遠遠超乎他的想象。
短暫的靜默過後,他叫了我一聲:“蒙蒙。”
他的嗓音似乎比以前更加低沉厚重,我猜在山區度過的一個夏天,他一定被磨礪得粗糙了也結實了,因此連聲音都像是被沉澱過的重金屬感。
可我聽他這樣叫我,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安心。我“嗯”了一聲。
我靜靜地聽著,他平穩的呼吸似乎離我很近很近。
“你到底好不好?”他的語氣很凝重,我被問住了,眼淚強留在眼眶裏打轉,很艱難呼出一口氣。
他到底還是聽出了不對勁。
我隻有十八歲,可我感覺我在很短的時間裏,像經曆了一生那麼漫長。我不知道我對未來還能有多少期許,我不敢再有奢望,我隻要現在這樣,平平安安的就好,我再也無法承受失去的痛苦。在我的小世界裏,我遇見他,喜歡他很久,然後確定自己是愛他,最後我接受自己隻能平靜地看著他,那也是一種擁有不是嗎?
隻是為什麼這種感覺,像碎了一地的海棠花,淒絕的餘味飄在空氣裏,不肯離去,可最終還是離去。花期短的不夠追憶,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
我久久不作答,周啟在那頭等,我努力在無比悲傷的時候擠出一個笑容,假裝沒事地告訴他:“我很好啊,我要去忙了,哥,我掛了。”不等他說任何話,我便重重地扣上了手機,淚水奔湧而出,像斷了線的珠子,掛了整臉。
☆、周蒙:母親離世
作者有話要說:冒死牆裂劇透就是,這篇周啟周蒙互相表白了……
表打我……我隻想做個安靜的文人……
室內溫度攝氏二十五,人工調和的溫度,有些幹燥不適。滿室的咖啡香氣,很配合這種格調。
龍秋坐在我對麵,咖啡沒有見底,她就叫服務生又換了一杯,隻是皺著眉頭在飲品單上選了很久。
“要不要換一杯咖啡?”她問我。
我說:“不用了。”
她向後靠去,理了理柔順的波浪長發,喟歎說:“真沒想到是這樣。”
我回應的笑容多少顯得有些蒼白。
她揉著腦袋,很認真地看著我,我沒有避閃她的目光。我知道那不是同情者的目光,隻是一個聽故事的人不相信故事的真實時該有的表情。
她沉靜了一會,說:“看來我是走的太久了。出國之後,我就慢慢和國內失去了聯係。剛開始一切都不順利,可那個時候年輕,自己發了誓一定要在國外混下去。誰知道一走就是五年,時間就這麼過去了,這會才覺得長。”
“還記得那一年,我畢業剛做記者沒兩年,報社要求我們新來的每人做一個專題。我就回了渭樸采風。也就是那一次,我找到了周啟。我們上了大學以後就再沒見過。”
她像要確定什麼似的看了我一眼,見我不為所動,接著像放下了心,說:“你別笑我,他當時還是單身。我就借著工作的名義去采訪他,警官學院畢業的新警,長的又好,總是很能吸引眼球的。”
她看了四周一眼,說:“也是在這家咖啡館,這裏倒沒怎麼變,就是以前沒覺得咖啡這麼難喝。”
“其實那次我是有私心的,大學四年我也有過男朋友,可畢業了還是單身。我想到了周啟,我想看看四年沒見,他變成了什麼樣子。”
“結果,他還是和以前一樣吸引我。”
龍秋的坦然我隻是有些微微訝異,我開始回想到,中學時期在校園裏看到的周啟和龍秋,並肩而行,相得益彰。那個時候的周啟,也是喜歡她的吧。
“人的感覺真是很奇怪,一旦有了被吸引的感覺,原來過多少年都不會變的。我記得他的頭發理得那麼短,很精神。他比以前開朗了,也更成熟。”
龍秋如是說,卻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樣,臉上泛起被醉人胭脂挑起的笑意:“我想,一定是有個女孩,讓他改變了。”
她的目光落在我身上,仿佛指著一個答案。
我端起杯子湊近,卻隻聞到一陣冷咖啡陳舊的酸味,於是又放回杯碟。我開始想起她說的那一年,那些時光。
那個時候周啟還在襄城工作,而彼時我媽媽病重。那段時光,苦澀交織,雖然大多數時間見不到他也無法尋求到他的幫助,卻也從沒離開過他的照顧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