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猶太人的大劫難——1939~1945年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1 / 2)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39~1945年)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是人類曆史上最慘烈的種族滅絕災難。納粹用“死亡坑”、“死亡營”等大批量、集中的手段屠殺了582萬猶太人,使歐洲猶太人驟然減少了二分之一,世界猶太人減少了三分之一。最殘酷的奧斯威辛死亡營用毒氣室殺害了100萬人。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下令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入侵波蘭之後的21個月中三萬多名猶太人被殺害、凍死或餓死。

1939年9月之前的蘇聯本土上居住著220萬猶太人,加上後來控製的波蘭地區的180多萬猶太人,共計400多萬人。戰爭爆發後有110萬人撤到後方,290萬猶太人落入魔手。

從1941年7月到1942年1月的幾個月內,特別行動隊共殺害了近50萬蘇聯——波蘭地區猶太人,其中A支隊消滅了249000人,B支隊消滅了45000人,C、D支隊各消滅92000人。從1941年入侵蘇聯到1944年被蘇軍趕出,特別行動隊在蘇聯共實施249次屠猶行動,消滅618000猶太人。如果加上死於轉運途中和運往死亡營後遇害的猶太人,死難者的總數約90萬人。

“死亡坑”,就是指1941年底至1942年初包括上述屠殺在內的一係列行動,在波蘭建立采用技術方式專事屠殺的死亡營之前,黨衛隊特別行動隊在德國國防軍的配合下,將約100萬人殺死在反坦克溝、防禦壕和其他坑中。

黨衛隊把隨後的滅猶行動稱為“萊因哈特行動”。

首先要做的是將分散於歐洲各處的猶太人集中到大屠場去,重新安置區、勞役營、集中營以及滅絕營。這項任務由保安總局猶太事務處處長阿道夫·艾希曼負責,第三帝國的軍事、外交、經濟和運輸部門必須全力配合他的工作。運送的交通工具為火車,每趟二至三千人,是名符其實的“死亡列車”。

比利時戰前有9萬猶太人,死亡列車將其中的4萬人送進滅絕營。荷蘭有14萬猶太人,其中包括從德國和奧地利逃來的3萬猶太人,死亡列車共發出67趟,將105000人送到死神麵前。

法國當時有35萬猶太人,其中195000人在維希政權統治區,其餘的在德占區。艾希曼想盡辦法從7月到9月期間向奧斯威辛死亡營和索比堡死亡營發送了22趟死亡列車,使75000人墜入地獄。

1942年7月,希姆萊下令“重新安置”華沙猶太人隔部的40萬人。從7月22日到9月12日,二級突擊隊大隊長赫爾曼·霍夫裏把265000華沙猶太人送進了滅絕營。

歐洲其他國家的屠猶情況如下:

希臘是猶太人遇難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77000希臘猶太人隻剩下一萬餘人,死難比例高達百分之八十,其中大部分是被送到奧斯威辛和貝爾根——貝爾森滅絕營後處死的。

南斯拉夫原有75000猶太人,主要遇害於戰爭前期。德國、意大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亞瓜分了南斯拉夫領土。隻保留了一塊“克羅地亞自由國”,德國推行了親克抑塞的政策,將塞族人和猶太人送往奧斯威辛,僅剩下24名幸存者。

羅馬尼亞將猶太人一批批地送往波蘭的滅絕營,戰前羅馬尼亞猶太人有75萬,戰後隻剩下不到4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