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攻陷南京。日本侵略軍侵入南京後,對無辜居民和中國士兵進行了長達6個星期的血腥大屠殺。日本侵略軍在南京集體屠殺中國軍民19萬餘人,零散殺害居民僅收埋的屍體就達15萬多具,總數達30萬人以上。其手段之殘忍,行為之野蠻,令人發指。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攻陷南京。南京當時是中國的首都,戰前人口約100萬。隨著日軍的逼近,有一部分人流亡後方,但至11月23日,南京市居民仍有50多萬人。同時,奉命在南京抗擊日軍進攻的中國國民黨守軍有十幾萬人,在日軍攻陷南京時,除幾千人慌忙渡江撤退外,大都困於城內。這樣,十餘萬中國守軍和幾十萬手無寸鐵的南京市民,都落到了日本侵略軍的屠刀之下。日本侵略軍進城後,對無辜的居民和中國士兵進行了長達六個星期的血腥大屠殺。據戰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調查核實,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20萬以上。中國軍事法庭經過一年多的反複調查,核對研究,最後判定日本侵略軍在南京集體屠殺中國軍民19萬餘人,零散殺害居民僅收埋的屍體就達15萬多具,總數達30萬人以上。日本侵略軍在南京的瘋狂大屠殺,是在日本當局策劃與華中方麵軍司今官鬆井石根等戰犯的指揮下,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的。其手段之殘忍,行為之野蠻,令人發指。
1937年12月15日,日軍在司法院難民區搜捕平民1000餘人,被解除武裝的軍警400餘人,總計2000餘人,全部押至漢中門外,用機槍掃射,複用木柴,汽油焚燒。1937年12月15日下午2時,在挹江門薑家園南首,將居民300餘人或用機槍射殺,或縱火燒死,無一幸免。1937年12月15日,日軍將所俘軍民9000餘人,押往海軍魚雷營用機槍密集掃射殺害。1937年12月16日,日軍將華僑招待所難民5000餘人,押至下關中山碼頭,用步槍、機槍射死,爾後又把屍體推入江中,毀屍滅跡。1937年12月16日上午10時,在中山北路前法官訓練所舊址,將平民呂發林等100餘人,拖至四條巷塘邊,用機槍射殺,無一幸免。1937年12月16日上午,在鼓樓五條巷四號難民區內,日軍將被俘軍民石岩、王克村等數百人,驅趕至大方巷廣場上,以機槍射殺。1937年12月16日,在傅佐路12號,日軍將平民謝來福、李小二等押至大方巷塘內槍殺,罹難者200餘名。1937年12月17日,日軍將逃至三叉河放生寺及慈幼院的男女400多名難民和被解除武裝的軍人,用機槍掃射,予以殺害。1937年12月17日,日軍將從各處搜捕來的軍民和首都電廠許江山等3000餘人,在煤炭港至上元門江邊,用槍殺、火燒,全部殺害。1937年12月18日,日軍在下關南通路以北,將被俘軍民300餘人,集中該處麥地內,用機槍射殺,無一幸免。1937年12月18日,在大方巷難民區內,日軍將青年單耀亭等4000餘人,押送下關,用機槍射殺,無一生還。1937年12月18日夜,日軍將圈禁於幕府山下的軍民57400餘人,用鐵絲兩人一紮,驅至下關草鞋峽,先用機槍掃射,繼用刺刀亂戳,最後澆上煤油,縱火焚燒,殘餘骸骨均投於江中。1937年12月19日上午,在龍江橋口,日軍將被俘軍民500餘名綁紮後,以機槍射殺,縱火燒斃,尚有氣息者,便以刺刀刺死。1937年12月,日軍在上新河,將從各處逃來的難民和散兵2873人,用機槍掃射,予以殺害。1937年12月,日軍在燕子磯江邊,集體屠殺待渡江逃難的難民和已解除武裝的士兵5萬餘人。1937年12月,日軍在城外寶塔橋及魚雷營一帶,屠殺被俘軍民3萬人以上。1937年12月,日軍將被俘軍民500餘人在九甲七子江邊等處槍殺。1937年12月,難民5000餘名,士兵2000餘名,在中華門外附近鳳台鄉、花神廟一帶,被日軍屠殺。此外,還有10案是日軍在鼓樓四條巷難民所、五條巷、北圩、太平鄉、中華門外西街、石觀音、掃帚蒼、小心橋消災庵、通濟門外四方城龍華寺、武定門外正覺寺、南門外方家山長生寺等處,集體屠殺了近萬名的居民、僧人、尼姑等。上述28案,經南京軍事法庭反複查證,證據確鑿,有案可查,時間大部分發生在1937年12月15日至18日,其中15日、16日屠殺尤其頻繁。地點多發生在下關和沿江一帶。手段一般先用槍殺,然後毀屍滅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