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老師和老師,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2 / 3)

第二天一早便將這一篇東西給交了上去。下午語文老師在上課之前來到教室說:“我要批評一個人!”

我聽完嚇了一跳,以為她說的那個人就是我,我回想了半天也沒覺得我的“目標”裏有什麼大逆不道或者不堪入目之物。

她接著說:“國雄,你以為當廚師,修車工很容易嗎?”

我聽著都差點笑出聲來,國雄真是個勇士,居然在他的“目標”裏寫這些東西。

“那都是要技術的,就你這瘦疙瘩,連菜刀都拿不穩!我不許你們這樣!我現在先把話說出來,以後你們誰沒考上大學就不要來見我。”言畢便走出教室。

不過話說回來,以後我們離開了這所學校有誰會想來看她?如果給班上的每一位同學都提出這個問題我一定能得到四十八個no。就算要看也是看漂亮的英語老師,也不知道語文老師哪裏來的自信我們會回來看她。

她本來打算將國雄的“目標”貼在後麵的黑板上,最後卻不知為何作罷了。

晚自習是數學。

數學老師是所有老師當中最不該罵的。據塗塗所說,拖堂十分鍾算是重大教學事故。照這麼算下下去,其餘五位老師都是罪不容誅、株連九族的大罪,唯獨數學老師能加官進爵。

當時班上盛傳一首打油詩“數學作業不用交,英語作業全靠抄,物理化學全沒有,語文生物使人愁。”這首詩大概說明了我們寫作業的現狀,數學老師每次布置了作業之後都不收上去,直接在第二天的課堂上講題;英語作業大多數都是選擇和填空,抄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語文和生物則是文字量最大的兩科,抄起來都有困難,所以通常不如自己親自做;而物理和化學的“全沒有”則是赤裸裸的諷刺。物理化學兩位老師通常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都會說“這次我就不布置作業了,你們把那五張卷子寫完就行了。”不得不說他兩位老師真是懂得如何說話,也難怪一人是副校長一人是教導主任。

經過了之前英語老師的拖堂事件之後,諸位老師紛紛習得高招,各種拖堂招式用起來得心應手。與這些老師相比,數學老師真可以算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了,他的遲到早退與化學老師的早到遲退形成鮮明的對比。每次數學老師遲到的時候語文老師都會前來坐鎮讓我們自習。

每當這個時候英語老師就會來趁火打劫,試探性的問一聲:“喲,這節課你在上啊。”

語文老師則總是謙讓:“不要緊,你來上吧。”

她們好像都搞忘了這節課是數學課一樣。如此對話一番之後英語老師便將這數學課當英語課來上,直到數學老師來了英語老師才說一句:“啊,你來了。”然後才離開。所以我們班上才會出現一節課三個老師上的情景,這也見怪不怪了。

數學老師對自己的課不怎麼上心,我們自然能也不怎麼上心了,補抄作業,看書聊天,數學課都是我們的首選課堂。數學課嘛,老師帶著學生一起混,混出特點,混出名堂。

塗塗看著黑板上的課表才恍然大悟:“晚自習是數學。”

阿翔鄙視了他一眼:“你才知道。”

塗塗連忙問我:“偉哥,有沒有什麼雜誌看?”

阿翔歎了口氣:“墮落啊。”

我在抽屜裏摸了半天,摸出了一本三個月前的《萌芽》:“隻有這本了。”

他拿過去翻了幾頁,說:“這本我已經看過六遍了,我還是去買一本新的吧!”

十分鍾之後他手上帶著一本《青年文摘》回來了。

我問道:“你怎麼買了這本?”《青年文摘》和《讀者》是我們看的最多也是現在最不喜歡看的東西。

他歎了口氣說:“其他的都賣完了。”

“賣完了?”

“什麼都賣完了,《萌芽》《讀者》《意林》《特別關注》,就連《體育周刊》都賣完了。”

“不會吧!”

“大概都是被高一的新生買完了。”阿翔說出了真相。

我想了一會也想明白了,現在已經不是暑假,已經開學了一個星期,那些新生們都已經開始新的高中生活了。

“沒辦法,就這樣將就著看吧!”

放學之後幾個膽大的同學坐電梯下樓,我飛奔下樓梯的速度比他們坐電梯更快。

我並不喜歡坐電梯。我總是會害怕電梯在行駛途中突然墜落。但有的時候沒有辦法我必須要坐電梯。

星期四輪到我倒垃圾的時候也就是我坐電梯的時候。最初這個提議是水哥提出來的,我覺得可行便欣然接受了。主要還是垃圾桶實在是太重了,抬著下樓梯十分困難,所以還是坐電梯好了。

我和水哥搭檔倒垃圾已經有一年多了。水哥出過一次車禍,後腦勺上留下了一道十厘米長的疤痕長不出頭發,雙腿也隻能以一種奇異的步伐走路,所以班上和水哥有交情的人不多,我則因為和他一起倒垃圾算是與他說話最多的人。而這一年裏老師的垃圾桶也都是我和他倒的。老師們的素質倒真是讓我不敢恭維,什麼東西都往垃圾桶裏扔。喝剩的茶水,沒吃完的早點統統都抄垃圾桶裏倒,結果就導致這個垃圾桶其重無比,我和塗水哥兩人抬著都十分吃力。除了重量之外各種食物殘渣發酵後的異味也充斥的著走廊,真不知道老師們是如何能人受得了。

而老師們低下的素質還體現在上完廁所不衝這一點上。那些屎形狀各異,軟硬不同,花枝招展的矗立在蹲便器中,好像待人來欣賞的藝術品一般,但這種藝術不是一般的人能欣賞的來的——我們班上沒人能欣賞的來,所以對此我們都很無語。肖哥每談起這事便稱這些個“藝術品”為“印象派藝術”,此語很快在班中傳開,所以我們去上大號的時候都會對人說,我要去創造印象派藝術了,你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