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5月26日美蘇限製戰略核武器協定簽署1964年初,美國向蘇聯提出就限製戰略武器問題舉行談判。1969年10月25日雙方達成協議,於1969年11月17日在赫爾辛基會談。

1972年5月26日,美蘇兩國首腦在莫斯科簽署了《關於限製反彈道導彈係統條約》和《關於限製進攻性戰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臨時協定》和一係列補充協定書。統稱為第一階段限製戰略武器條約。

條約規定以各自首都為中心,半徑150公裏內,雙方可以部署不超過100枚反彈道導彈及6部反彈道導彈雷達:在一個半徑為150公裏的洲防導彈基地附近,可部署不超過100枚反彈道導彈、2部大型反彈道導彈雷達和18部較小的雷達。條約為無限期有效。

5月27日

1905年5月27日私立複旦公學成立1905年3月7日,上海震旦公學140餘名學生全體退學,反對法人幹預教育,“廢英文,重法文,教育各權皆掌之西教習”。震旦公學校董、近代教育家馬相伯支持學生的正義行為,宣布出資創辦複旦公學,“複旦”兩字由學校創始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先生,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複旦兮”的名句。1905年5月27日,私立複旦公學成立。

複旦大學是全國重點大學。全校擁有人文學院、新聞學院、法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技術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等7個學院。根據國家教育部的專業調整,學校現設有34個係。48個本科專業,100個碩士學位點,50個博士學位點,並設有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哲學、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曆史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管理科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力學、工商管理等1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0個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有16個學科被國家教育部批準為全國重點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中文、曆史、哲學、經濟等8個本科專業被定為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比外,學校還設有36個研究所、46個跨係科多學科的研究中心及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複旦大學以“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為校訓,以“文明、健康、團結、奮發”為校風,以“刻苦、嚴謹、求實、創新”為學風,素有“江南第一學府”及“學在複旦”之聲譽。複旦大學學生繼承了優良的傳統,學習刻苦,思想活躍。

複旦大學已建立校董會。在曆史上,包括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內的許多知名人士都曾出任“複旦校董”。

1919年5月27日水上飛機首次橫渡大西洋成功1919年5月27日,美國海軍NC-4型水上飛機抵達裏斯本,完成第一次橫渡大西洋的空中飛行。NC-4型從紐約州羅卡威起飛,飛行了將近44小時,總航程達3150海裏。NC-4在旅程第一階段被迫降落在馬薩諸塞州查塔姆,作了一次意外的停留。經修理後,它繼續飛往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接著飛往紐芬蘭。

1975年5月27日女性首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登上珠峰的勇士潘多,1938年生。藏族。中國女子登山運動員。中華人民共和國第5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9年參加中國登山隊,同年登上慕士塔格山(7546米)。

1961年登上公格爾九別峰(7595米)。兩次創造了女子登山世界紀錄。

1975年5月27日同其他8名男隊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成為世界上第1個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女性。中國國家體委為她記特等功,並3次授予她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1983年5月27日我國首批博士誕生1983年5月27日,莊嚴的人民大會堂接待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培養的首批博士,18名登上學術之巔的學子榮膺“金冕王冠”,五千年華夏古國終於誕生了第一代自己的博士。

5月28日

1858年5月28日《璦琿條約》簽訂《璦琿條約》是沙皇俄國迫使清政府簽訂的中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璦琿係滿語“母貂”之意,明末清初,璦琿一帶曾以產貂聞名。建於明朝的璦琿舊城地處黑龍江東,史稱江東璦琿。由於江東璦琿隔黑龍江與內地往來多有不便,清政府遂於1日璦琿下遊12公裏的江西岸重築城池,將軍衙門也遷移到這裏,相對江東璦琿而稱此地為江西璦琿,也稱黑龍江城或璦琿新城。《璦琿條約》就是1858年5月28日在璦琿新城簽訂的。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沙皇俄國趁火打劫,對清政府實行訛詐,強割中國東北和西北大片領土。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中俄東段國界明確劃定後,沙俄侵略勢力雖然退出黑龍江以北地區,但是它時刻等待時機卷土重來。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沙俄認為侵吞中國領土的新時機已到,加緊對我國東北和西北領土的掠奪。1850年,沙俄的所謂“探險隊”強占廟街,1856年,沙俄政府悍然宣布設立以廟街為中心的“濱海省”,囊括黑龍江下遊大塊地帶。與此同時,沙俄侵略軍還入侵中國西部邊疆的哈拉塔爾河和伊犁河下遊北岸,並於1847年建立了拜帕爾要塞。以後又占領伊犁河下遊南岸至楚河之間的中國領土,進而把侵略勢力擴張到中國的熱河(伊塞克湖)。沙俄於1854年非法建立的維爾諾要塞,後來成為侵略中國的一個重要據點,沙俄軍隊自阿亞古斯河畔南達維爾諾要塞之間,強行築起一條長達700公裏的堡壘線,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大片中國領土全被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