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高樹勳起義(3)(3 / 3)

正因為如此,剛剛從重慶回到延安的毛澤東,於10月17日從延安致電劉伯承、鄧小平:“在你們的領導下,打了一個勝利的上黨戰役,使得我軍有可能爭取下一次相當的或更大的勝利。除以太嶽全力展開同蒲路的作戰,爭取應有勝利之外,必須集中太行與冀魯豫全力,爭取平漢戰役的勝利。即將到來的新的平漢戰役,是為著反對國民黨主要力量的進攻,為著爭取和平局麵的實現。這個戰役的勝負,關係全局,極為重大。”

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把“關係全局,極為重大”的擔子,交給了晉冀魯豫軍區。劉、鄧接到電報後,一邊督促各個部隊迅速從上黨地區奔赴邯鄲一帶戰場,一邊抓緊時間補充兵員和武器彈藥。同時,為了便於指揮,報經中央軍委同意,將冀魯豫、冀南、太行、太嶽4個軍區部隊主力,依次改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一、二、三、四縱隊。各個部隊一邊改編,一邊行軍,從太行山千山萬壑的小路上直奔戰場,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在邯鄲以北,經過10餘日血戰,雙方損失都很大。關鍵時刻,在劉、鄧首長的親自組織下,經地下黨員王定南牽線,軍區參謀長李達冒險穿過火線與第十一戰區副司令兼新八軍軍長高樹勳麵談,終於使高樹勳下定決心,率領新八軍和河北民軍1萬多人火線起義,使戰役立即發生逆轉。

此時,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楊勇所部的獨立第四旅和第十七師的兩個支隊也趕到了戰場。劉鄧感到時機已經成熟,當即向各部隊頒發命令,準備發起總攻。

大戰將臨的氣氛立即籠罩了每一個預伏的陣地。

突然,一個建議停止進攻的電話打到了峰峰的指揮部。

電話是在高樹勳部下工作的地下黨員王定南打來的。

王定南自抗日戰爭時期就進入高樹勳的部隊,經過多年交往,已經成了高樹勳的好友和座上客。

劉伯承不但有硬攻硬打、巧攻巧打、謀略製敵的功夫,而且還要施展攻心戰法,不費一槍一彈,從國民黨軍隊中挖出一個軍來,這個軍就是高樹勳將軍的新八軍。

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新八軍軍長高樹勳,多年來經常受到蔣介石統治集團的排擠、歧視,與蔣介石有矛盾。高部原是西北軍馮玉祥的部隊。此次沿平漢線向北進攻,蔣介石為削弱雜牌而驅使其作內戰先鋒,高樹勳極為不滿,從新鄉北進之前,即派人與我聯係,表示不願意內戰。

因為某種機緣,共產黨人王定南被派往高樹勳部。從國民黨軍中挖出一個軍讓其參加人民陣營,這樣大的行動在內戰重開以前,還沒有先例,尤其是在麵對麵的戰場上,真是不易呀!

為高部起義做出重大貢獻的王定南將軍回憶說:“我當時就在劉鄧首長的直接領導下,參加了這一具有曆史意義的統戰工作,公開的身份是高樹勳的好友‘座上客’,實際上是在高部做地下工作的。”

10月28日清晨,平漢戰役總攻發起的同一天,王定南從高部回來向劉鄧首長報告說:高很願意同我軍談判,但還有些顧慮,主要是高夫人現在還在徐州,高為夫人的安全擔憂。

這一情況,馬上引起了劉鄧首長的重視。

劉鄧首長向來重視爭取敵軍的工作。他們經常談到要打退反動派的進攻,一方麵要在軍事上挫敗敵人;另一方麵要在國民黨軍隊中開展反內戰的統戰工作,尤其是要利用國民黨軍隊中雜牌和嫡係的矛盾,和平民主分子和法西斯分子之間的矛盾,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國民黨高級將領站到和平民主的旗幟下來。為此,還設立了專門的機構,選拔了不少幹部做這方麵的工作。劉鄧首長還親自處理有關的重要問題,在上黨戰役緊張的作戰中,劉鄧首長就多次聽取了王定南同誌的彙報。平漢戰役開始後,鄧小平政委又多次布置此項工作。由於有了以往的工作基礎,在新形勢下又出現了好的動向,鄧政委就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巧妙地把軍事鬥爭和政治鬥爭結合起來,這對平漢戰役的勝利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10月29日,捷報頻頻傳來。我一縱突入崔曲,敵四十軍一0六師一個團被殲;二縱已突入閻家淺,敵三十九師亦被我殲滅一個團,各處殘敵向南北左良逃竄時又被我截殲一部,我軍乘勝向北左良及其以東地區之敵展開攻擊。軍事上的不斷勝利,對高的起義起了促進作用,當夜高樹勳終於決定:“我立即起義,走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