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高樹勳已經氣憤萬分了,張越萬急忙給他倒了一杯開水,“先生,別急,事已至此,還得從長計議,眼下新八軍調動未成事實,我們還當想法挽回局麵才是。”
高樹勳冷笑一聲,“哼哼,我能看著自己一手建起來的新八軍就這樣輕意被人拉走嗎?”
“對,一定要保住。這年頭有兵馬才是資本。”
“好了,不談這個了,現在你馬上通知廖高參,總軍兩部一起明天進駐縣城,二十九師駐縣城東、南兩方,六師駐縣城西、北兩方,特務營負責縣城警戒。”
冀察戰區總部及三十九集團軍總部開進了南召縣城。
兩總部駐紮在縣城的文廟裏。同時,高樹勳讓新八軍的軍部也駐在兩部的隔壁院子裏。
日軍撤出南召縣城,王定南走後,他心中非常不安。他想日軍撤退,完全證明了日軍麵臨失敗的局麵,日軍要投降,國民黨特務一定遍地猖獗,王定南萬一出事,被中統或軍統截獲,後果不堪設想。
自王定南帶走他的信以後,他的內心突然湧起了許多思緒……
“當時我的行動是不是太草率了……”高樹勳這樣想。確實,當時他一聽說王定南要到太行山,馬上就突發奇想,認為自己過些日想返回冀察,能通過此書與八路軍相攜手,乃是一件好事,可是王定南一離開馬市坪(李青坪),他的心一下子就懸了起來,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湧了上來,繼而便頭腦中空蕩蕩的,變成一片空白。
他與彭德懷僅有一麵之交,而且那還是在國共剛剛開始第二次合作,中日戰爭剛剛開始,民族矛盾急劇,兩黨之間尚處於融洽之中,八年來,老蔣先後發動了三次反共高潮,並且他也是不自覺中參與了這些事件,中共方麵會怎樣看他?彭德懷能否相信他是誠意,還是故施伎倆?是合作,還是別有用心?
王定南能否將他的態度給予解釋呢?這就給他的心中留下了一連串問號。再說,從南召到太行山不遠千裏,王定南單人獨馬,萬一路上有個閃失,那封信若是落在軍統手中,那可是……
想到這裏他的心中突然一股涼意湧了上來,不由的打了一個冷顫。那還得了呀……
對於他通共的事情,那可是早已在老蔣那裏掛上了號。那還是在1937年,他的部隊剛剛改編為暫編第九師時,彭德懷派邊章五、唐哲明等人到他的軍中辦了一個培訓班,為他訓練幹部,不久,他們要調回八路軍中,高樹勳見共產黨的治軍確實有效,不僅政治工作做得好,他們講的遊擊戰術、發動群眾等也在部隊的中下級軍官中產生了很好的影響,為此,他請唐哲明返回晉北八路軍總部請求再給他派幾個人來,他要按照八路軍的治軍方法,來整建自己的隊伍。於是八路軍總部又派剛剛從抗大畢業到前線來的鍾輝帶領十餘人來到高部。
他倆一見麵,高樹勳就自報家門,“鄙人高樹勳,暫編第九師師長。”
“鄙人鍾輝,在八路軍中當職,經唐哲明介紹,上級批準,到貴部聽用。”
“好呀,好呀,我可算把你盼來了。”他將鍾輝請進屋子裏,遞上一支煙,然後迫不急待地問道:“鄙人想請教一下,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怎樣帶好隊伍?”
鍾輝將煙點上,不緊不慢地說:“依鄙人之見,在國難當頭之際,培養一支好的隊伍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好隊伍呢?我認為需四個字:嚴、勇、靈、聯。這嚴,當指治軍要嚴,也就是紀律嚴明,令行禁止;勇,則是培養官兵在戰鬥中的勇敢精神,敢衝、敢殺、敢拚;這裏我要給你說一個笑話,當八路軍剛往晉東北開拔時,一路上碰到前線潰退下來的中央軍、晉綏軍,他們說‘你們真是傻瓜,日本人那麼利害,你們還到前方幹什麼?難道不怕死嗎?’我們八路軍戰士問,‘你們見到過日本人嗎?’他們回答,‘沒見著。聽說十分利害。’連日本人的影子也沒見著,就嚇的潰不成軍,如何能打仗?……”
高樹勳見這位年輕人談吐不凡,確實有帶兵的水平,內心十分高興,接著追問道,“那後兩個字呢?”
二、關係全局
在血與火的戰場上,高樹勳率部起義
1945年8月,抗日戰爭經過8年血戰,終於以日本宣布投降而結束。昔日民族戰爭中的盟友國民黨和共產黨,關係立即發生了重大變化
經過8年抗戰,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隊伍已經發展到130餘萬人,另有民兵260多萬人。創建了陝
甘寧、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以及皖中、皖東、鄂豫邊、蘇北等抗日根據地。在抗日根據地內,一般都建立了村、鄉、縣人民政府,很多根據地都建立了司法、稅收、供銷社(銀行)等機構。麵對這種情況,作為大獨裁者的蔣介石是不甘心的。他在美國的支持下,一方麵下令搶奪抗戰勝利果實,一方麵準備內戰。為了爭取和平,避免戰爭或推遲戰爭,毛澤東和周恩來、王若飛於8月28日赴重慶談判。在此期間,國民黨閻錫山部第十九軍進攻我上黨地區遭到慘敗。蔣介石看到我晉冀魯豫軍區主力已經被吸引到太行山的崇山峻嶺中,即以14個軍分3路沿平漢、同蒲、津浦3條鐵路向華北解放區進攻。其中第三十軍、四十軍、新八軍6萬餘人為第一梯隊,在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高樹勳、馬法五的率領下,沿平漢線從新鄉北進,企圖打通鐵路線與石門敵軍彙合。這一路是主要的,對我解放區危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