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洛陽城就交給你了(2 / 2)

劉聰趕緊把皇後扶了起來:“朕不是要趕你走,朕是說我們一起搬家,一起離開洛陽城好不好”,劉聰一邊說著一邊給皇後擦拭眼淚。

“隻要能跟陛下在一起,就是刀山火海臣妾也願意跟隨”,伏壽依偎在劉聰懷裏說。

第二日一早,劉聰便在朝堂上靜靜等候李傕郭汜等人,尚在洛陽的官吏聽聞皇帝召集李傕等人上朝,於是也自發的穿上官服來上朝了,這些官吏大多年邁,心存漢室,想輔佐皇帝卻又手無縛雞之力。等到百官到齊,李郭二人才慢吞吞的進到皇宮,而身後甲士林立,他們也是怕重蹈董卓的覆轍。

“臣等拜見陛下”,百官齊聲喊道。

“皇帝,你叫我們來是要商議什麼事?”李傕已經迫不及待了,仗著自己兵強馬壯,這朝堂之上除了郭汜,沒有人敢說李傕無禮,但此刻郭汜也沒有借機斥責李傕,因為他也想這樣問問皇帝。

“將軍稍安勿躁,朕是想搬到安邑去居住,想這天下已經大亂,在這大爭之世,朕無能力去拯救天下於水火,倒不如遷到安邑,避一避這亂世,而朕也自當退位,待天下哪位英雄有能力結束這亂世,就能開辟新朝,朕也自當俯首稱臣。”說完這話,朝上的諸位老臣有的直接氣暈過去,有的跪在地上祈求皇帝三思,而李傕郭汜也大吃一驚,本以為皇帝隻是要遷都,沒想到這劉協連皇帝都不當了。

這種局麵劉聰早已經想到了,他沉穩說道:“諸位莫要傷心,朝代更迭,大漢衰亡,乃是天意。待朕去到安邑之後,這洛陽城就交給李將軍了,將軍一定好自為之,善待百姓”。說完,劉聰特意看了郭汜一眼。

隨後劉聰就宣布退朝了,朝中的老臣掩麵而哭,這大漢算是完了。

回到後宮,劉聰就匆匆奔向伏壽的寢宮,收拾好東西,與伏壽一同帶著宮裏的數十名甲士與宮女離開了皇宮,並且通知了外戚伏完與董承,一行人拖家帶口連夜向安邑進發。

剛出城門不遠,一個聲音從身後傳來。

“陛下請留步,陛下請留步”。

劉聰回頭看到一位四十歲的中年男子帶著一行人正在朝他們過來。

“陛下,下官願追隨陛下,故而沒經過陛下同意便自作主張帶著府中老小跟在了陛下後麵”。

“哦?你是何人?”劉聰卻不認識此人。

“陛下,這位是朝中尚書令荀彧”,伏壽對劉聰說道。

“荀令君,皇上自從上次風寒後,像是失憶了一樣,有時候忘記了諸位是何人”,伏壽解釋道。

一說起荀彧,劉聰早在書上聽過此人,乃曹操一號謀士,後因不滿曹操授魏公,而被曹操賜死。劉聰一聽到是此人,頓時大喜,對荀彧說:“為何令君會來跟隨孤?孤現在已經不是皇帝了”。

而荀彧卻說:“在臣心裏,陛下永遠是陛下,我大漢四百年什麼風雨沒有經曆過,何況還有一位如此年輕且聰慧過人的皇帝,臣相信大漢這次也能順利度過危機”。

“好!能夠得到令君的相助,孤接下來的路一定小心謹慎”。劉聰十分高興,沒想到在這裏還能有一位這樣的人才等著他,有了荀彧相助,以後的路要好走很多,畢竟潁川荀氏可是士家大族,這裏人才濟濟,家族底蘊深厚,說不定還能拉他的一些親戚來效力。

沒走多遠,前方山坡上下來一群士卒,為首的樊稠早在這裏恭候了。

“末將拜見陛下”。

劉聰從馬車裏下來,“這位將軍是?”

“末將樊稠,若是陛下不嫌棄,末將願追隨陛下,護陛下周全”,樊稠道。

“孤怎會嫌棄樊將軍呢,將軍快快請起,有將軍相助,猶如高祖之樊噲”,劉聰趕緊扶樊稠起來。

“樊噲正是末將祖先,因而不敢忘記家中祖訓,定來護衛陛下周全”。樊稠不負祖訓來護衛劉聰,心裏很是高興。

這一路上,劉聰得荀彧與樊稠,一文一武,再加上樊稠率領的五百親信,可以說很是幸運了,這樣去到安邑,做一個安邑王,搖杆也是能夠挺直了。

而在洛陽城中,李郭二人已經開始磨刀霍霍了。劉聰在走的時候,還吩咐郭公公秘密傳了一道聖旨給郭汜,上麵寫道:李傕意圖弑君,請將軍護甲,待李傕死後,洛陽城交由將軍管轄。“我就知道這李傕威脅著皇帝,才使得皇帝在百官麵前把洛陽的治理權交給了他,哼,真不是個東西!”郭汜現在已經非常憤恨李傕了。

半夜,李傕軍帳四方傳來喊殺聲。李傕趕緊披甲帶劍組織部隊,“郭汜,你敢不聽皇帝之意來反我”,李傕大聲喊道。

“哼,到底是誰反誰!本將軍奉皇帝密旨前來誅你,還不來快快受死”,說著,郭汜的部隊便衝了進去。

李傕中箭已死,郭汜命令部隊打掃完城中的殘餘,自封為洛候。

早晨,除了霧裏帶著血腥味,這座古城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