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洛陽城就交給你了(1 / 2)

在這未央宮中住了幾天,劉聰深感這古老的王朝晚景的淒涼,在經曆了董卓之亂後,整個皇宮僅能見到數十名甲士與宮女,後宮的妃嬪也都相繼偷偷離開了,誰都知道這大漢王朝是要垮了。樹倒猢猻散,劉聰知道現在留下來的甲士以及宮女全都是對漢室忠心耿耿的。

劉聰這幾天在宮裏也沒閑著,他仔細思索了一下內外局勢,要想重整旗鼓,首先是要有一批部隊,槍杆子裏出政權;其次,還得找一個安身立命之所,這洛陽城是不能再待了;最後,自己不能被曹操擒獲,一旦進了曹營那就等著一輩子做傀儡吧。而在這洛陽城內,董卓雖然死了,但他遺留下來的主要部將卻還有李傕、郭汜以及樊稠、張濟,現在整個洛陽城的軍政主要是李傕和郭汜負責,而李郭二人早在董卓時期便有矛盾,攻入洛陽之後,一人占東城,一人據西城,大有水火之勢,隻是當時董卓還在,兩人不敢有什麼正麵衝突,而現在董卓已死,兩人的部隊開始時常發生摩擦了。

一個計劃,正在劉聰心裏悄然生根。

傍晚,一名太監駕著一匹馬從洛陽街道穿過。

“來者何人?”李府門前一守衛對郭公公說道。

“下官是宮裏的郭公公,有要事要見李將軍”,郭公公謹慎說道。這兵荒馬亂的年頭,沒有一個有部隊的主公,說起話來也要軟三分。

門衛看了下郭公公的模樣,“在這等著,我進去通報一聲”。

沒過多久,門衛便出來叫郭公公進了府門。進到府中才發現,這裏麵甲士林立,到處都有人巡邏,想來是有董卓的前車之鑒,李傕對自己的人身安全很是警惕,在見到李傕之前,郭公公還在門外被搜過身。

“下官見過將軍”,郭公公進門便對李傕作揖。

“郭公公免禮,公公有什麼事就說吧”,李傕不耐煩道。

“李將軍,皇上口諭,邀請將軍明日巳時前往宮中有要事相商”,郭公公不緊不慢的說道。

“哦?郭公公可知皇帝要我去商議何事?”皇帝已經很久沒有上過朝了,朝中內外都是有他和郭汜在打理,現在找他能商議何事呢,李傕心中不免起疑。

“好像是找將軍商量遷都的事”。

遷都?這可是件大事,雖然現在的天下都被其他諸侯分割,但在洛陽四周,還是他李傕和郭汜的地盤,皇帝要遷都,也就是說要離開他們的地盤了,這對於他們來說皇帝去哪兒都無所謂,反正你沒權沒勢的,但對於李傕來說,這可是個機會,因為皇帝一走,那這個洛陽城到底是誰說了算呢?總不能讓自己分一半地盤給郭汜啊。李傕在心裏打起了算盤。

郭公公照舊向郭汜、樊稠、張濟傳達了劉聰的旨意。

李傕郭汜等都是習武帶兵之人,對於皇帝要遷都,他們一點也不感冒,他們認為皇帝走了還好一點,在這皇宮之中礙手礙腳的,想像董卓一樣廢了皇帝卻沒那個膽子,挾天子以令諸侯又沒那個腦子,他們想要的隻是在這片地方上稱王稱霸罷了,皇帝一走,隻要除掉對方,就可以霸一方而稱諸侯了。

但這樊稠卻並不是五大三粗的人,他祖上便是跟隨漢高祖的樊噲,幾百年來受漢室皇恩,樊家到了他這裏雖然早已經沒落,但也世襲武職,對於漢室始終忠心耿耿,然而在這亂世,不得不投靠董卓,樊稠在戰亂中也是有所軍功,因而受到董卓賞識,列為董卓手下四將。樊稠一聽到劉聰要遷都,臉上的驚愕之色久久不能散去,“陛下這是要做什麼呢”?樊稠心中疑惑。

郭公公回到皇宮向劉聰複命,“怎麼樣?他們是什麼反應?”劉聰問道。

“李傕郭汜和張濟都是麵露喜色,隻有這樊稠一人有點吃驚,像是在懷疑陛下”。

“他能懷疑就對了,總算沒辜負朕對他的期望啊”,劉聰現在很滿意,畢竟快要邁出一小步了,而能否改變劉協命運就要看明天早上的會議了。

晚上,劉聰來到甘泉宮中,這是皇後伏壽的寢宮。

郭公公剛要高呼“陛下駕到”,就被劉聰攔住了,“算了,一切從簡吧,郭公公先回去休息吧”,劉聰輕聲道。郭公公在回去的路上回頭看了一眼,“唉,如此能屈能伸,也不知道這位陛下光複大漢”。

劉聰走進甘泉宮內,正見皇後一人在梳洗,“怎麼小媛沒有來為皇後梳洗”,劉聰輕輕說道。

伏皇後回過頭來:“陛下怎麼過來了,臣妾參見陛下”。

“皇後免禮吧,我們是夫妻,沒必要周全這些禮數,何況現在朕已經沒有權勢了”,劉聰有點無奈。

“陛下快別這麼說,我相信陛下一定能夠興複漢室的”,伏皇後一臉堅定的樣子讓劉聰心裏踏實了不少,在這亂世之中,還能與你相依為命的,可見其對劉協的愛。

“皇後,其實我今夜來是要讓皇後明日一早便可收拾行李了”,話還沒說完,伏皇後立即跪下哭著對劉聰說:“求陛下不要趕臣妾走,臣妾願一直伺候陛下,與陛下相依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