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子師脫險識王越,貂蟬進京入樂府(2 / 3)

哈哈哈,在座眾人一聽開懷大笑起來,鼓掌的鼓掌,拍桌子的拍桌子,吹口哨的吹口哨,家宴達到了一個小高潮。

笑罷,王越突然走上前去,一把拉過貂蟬的手:“貂蟬妹妹,你我有緣相識,我想認你做義妹,可以嗎?”貂蟬有幾分害羞,轉頭看向義父,王允笑著點了點頭,貂蟬會意,爽快地答道:“那好,哥哥,從今以後,你我義結金蘭,以兄妹相稱,有福同享有難同擔。”王越重複應道:“爽快,妹妹,咱們義結金蘭,有福同享有難同擔。”

王允狡黠地笑道:“俠士,貂蟬是我的義女,你認她做義妹,那我是不是多了一個義子呢?”

哪知王越擺手道:“使君,你可不要占我便宜,我隻認義妹,可沒說要認義父,你我之間,還是兄弟相稱。”

“哈哈,俠士,那這輩份是不是有點亂啊?”王允挪揄道。王越又幹了一大杯酒,他舔了舔嘴唇:“不亂不亂,我們行走江湖,本來就喜歡率意人生以義相交,不在乎那些個俗禮”。

王允雖說是個書生,但其實骨子深處也暗藏著一股江湖俠氣,所以也不計較,他樂嗬嗬地說:“好一個率意人生以義相交。好,你這個兄弟,我交定了。隻是我有一事相邀,不知狹士意下如何?”

“使君請講。”

“我想邀王大俠同上東都,為國家建功立業,不知可以嗎?”

“哦,使君有所不知,我本是一隻閑雲野鶴,誌向本來是遊曆天下遍訪名師,專心修練提高劍技。”

王允一聽,不覺有幾分失望。誰知王越話鋒一轉:“不過既然使君誠意相邀,我又新認了這麼個漂亮可愛的妹妹,少不得就隨使君走一趟。”王允一聽大喜,貂蟬也拍起手來:“好啊好啊,那真是太好了。我還可以向哥哥討教幾招劍術呢。”

(二)

不幾日,他們就來到了東都洛陽。洛陽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西控函穀,沃野千裏,人傑地靈。

貂蟬是第一次到洛陽,不愧是京城,才進入大夏門,她就感受到了洛陽的帝都氣息。隻見這裏城牆高大巍峨,宮殿雄偉壯觀,市井繁華昌盛,人流熙來攘往。她不由得東看看,西瞧瞧,還不停地向義父等人問這問那,感覺到眼睛都不夠用了。

到了官榭安頓好,貂蟬就纏著龐敘哥哥帶她去逛街,開啟了買買買模式。

出了銅駝街,他們來到了洛陽最熱鬧的十字街,這裏彙聚了南北各各式小吃,有洛陽水席、洛陽湯席、漿麵條、小街鍋貼、燙麵角、洛陽油旋、潘和燒雞、醬烤豬蹄羊尾。

貂蟬本來就是個吃貨,加上王允十分寵愛,一出手就給了她五兩銀子的零花錢。他們花了二十個銅錢吃了一回水席,還各吃了一盤燙麵角,又花二十個銅錢買了一隻燒雞,兩人吃了一半,吃得滿嘴流油,小肚子被撐得溜圓溜圓的,像揣了一個小西瓜。不過貂蟬是個懂事的孩子,吃好吃的也沒忘記義父,她讓夥計把另一半燒雞用紙包紮捆好,又買了二兩醬烤羊蹄,準備帶回去給義父王允下酒。

西大街是賣綢緞及日用百貨的大街,貂蟬和龐敘走進一家叫怡蚨祥的製衣行。老板一看有客人走進來,熱情地迎了上來:“歡迎公子千金光臨本店,我們這裏有各色上好的蘇杭絲綢和西蜀錦繡,看中什麼盡管挑。”

貂蟬看中了一塊織有玫瑰圖案的蜀繡,她想做一件曳地裙袍,她想,如果穿上它跳舞該多麼婀娜多姿啊!

她問:“老板,你們這有好的裁縫嗎?”店老板一聽,聲音頓時高了八度:“我們家的裁縫是洛陽城最好的,就連去年新晉封的何皇後何娘娘,她的衣服也是來小店定做的。”

“皇後娘娘?她哥哥是不是何進何大人?”龐敘問道。“正是何大人,何貴人去年剛晉封皇後娘娘,何大人緊跟著就被封了侍中、將作大臣兼領河南尹,眼下聖恩正隆,日後怕是要作三公呢!”店老板連連點頭,搖頭晃腦的炫耀著,那樣子仿佛在說他大舅家的事一般。

龐敘和貂蟬暗暗哂笑,不過,他們還是花了二兩銀子,龐敘做了一套袍褂,貂蟬做了一件曳地裙子。然後,他們高高興興地回到侍禦史府,把街上的見聞一一和義父王允說了。

晚上,王允帶了兩壇上好的汾酒,讓錢彪和王甫輪流挑著,來到北宮,扣開了何進家的大門。

這天吃過晚飯,何進正在後花園賞牡丹。聽門房來報,說剛上任的侍禦史王允來拜訪,他十分高興,說了聲有請,轉身就來到客廳等候。

管家把王允引入客廳,何進故意坐著不動,他要試試王允是否真心,歸附自己。他家出身屠戶,雖說現在貴為國丈,但在東漢,總有一些士族子弟心存門閥觀念,內心倨傲看不起他的出身。王允身為晉陽世族,又是太學生出身,能主動來拜訪他,他內心還是很高興的。

他眯縫著眼,假裝沒看見王允進來,隻顧自己喝著茶。王允一見,心裏暗罵了一句:我靠,你小子抖個啥?我大漢崇尚黃老之術,主張無為而治,以仁義治天下。你想進位三公,怎麼連禮賢下士也不懂呢?

雖然心中不以為然,但王允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臉上的表情卻極為謙恭虔誠,他趨前幾步,“撲通”一聲跪拜在何進座前:“侍禦史王允拜見國丈大人,感謝何國丈的提攜之恩。”

何進故意不去扶他,反而似笑非笑地說:“哦,這次舉薦你的,主要是司徒袁隗、太尉盧植等大人,我隻不過簽了附議,所以這提攜之說,老夫怕是有些承受不起呀。”王允知道何進在試探他,所以態度更加誠懇地說:“國丈禮賢下士,心懷天下,四海歸心,王允早有所聞。這次子師得授侍禦史之職,雖說是皇恩浩蕩,但主要還是國丈的舉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