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是中國曆史的開端,這一時期包括史前時期、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幾個曆史階段。
從距今170萬年到公元前21世紀,是史前時期,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原始社會時期,其中包括從猿逐步向人過渡的原始群階段、氏族公社階段。到目前為止,我們發現的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遺骨和遺物是距今170萬年以前元謀人,此後,北京人、山頂洞人、丁村人、馬壩人,構成了從猿向人進化這一曆史過程的幾個重要的環節。
從原始人群發展起來的氏族公社,又經曆了一個從母係氏族公社向父係氏族公社轉化的漫長的曆史過程。最初,由於采集是人們最主要的生產活動,所以,從事這些勞動的主體——婦女,在氏族內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係是按母係計算,而不是按父係計算的,人們隻知道自己的生身母親,而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親。隻是在定居農業充分發展以後,婦女的統治地位才逐漸地讓位於男子。距今大約五六千年的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是母係氏族公社時期的典型文化,到了公元前4500年前後,山東大汶口一帶的居民進入了父係氏族公社發展階段,此後,古老的華夏民族也逐步走向文明時代的門檻。
按照中國古代的傳說,華夏民族是傳說中的英雄人物黃帝和炎帝的後代,黃帝生活的年代,大約是4000年以前,黃帝以後,顓頊、帝嚳、堯、舜、禹都是對華夏民族的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物。
公元前21世紀,啟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專製王朝——夏朝。夏王朝建立的重要標誌,是傳子製度取代了華夏族部落聯盟內部古老的禪讓製度。從此以後,“父傳子,家天下“成為中國曆代專製王朝的共同特點。
夏王朝是從第十四代王孔甲開始走向沒落的,孔甲以後,又經四傳,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暴君之一桀即位為君。這時,夏王朝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麵對這樣的情形,夏桀不但不修明政治,施恩於民眾,相反,卻賦斂無度,頻繁地對周邊部落用兵。正當夏王朝的統治日益衰弱的時候,生活在東方的商人部落日益強大,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終於在公元前16世紀,取代了夏王朝對於華夏族中心地帶的統治,建立了商王朝。
商湯滅夏以後,建立了比夏王朝強盛得多的商王朝。商朝的統治區域,遠遠地超過了夏代,商王朝不僅控製了黃河中下遊地區,它的影響已經達到了皖北、江淮地區。為了加強對各地區的控製,商人在全國各地建立了許多據點,除亳都以外,在偃師建立西亳,在穀熟修築了南亳,現在,偃師商城已經發現,經科學測定,偃師商城的年代很早,很可能在商湯的時候就已經修建了。
盤庚遷殷是商代曆史上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事件。從商王仲丁以後,一直到盤庚即位之前,商王朝頻繁遷都,給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為了改變自仲丁以來動蕩不安的局麵,鞏固商王朝的政治統治,盤庚不顧一部分貴族的反對,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西北)。遷殷的成功,使商王室自仲丁以來的九世之亂得以平息下來,為鞏固商王朝的政治統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遷殷以後,一直到商王朝滅亡,二百七十三年之間,再也沒有遷都,穩定的社會生活,為商代後期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創造了條件。
商王朝在商王祖甲時開始逐漸走向沒落。祖甲以後的幾代商王,一味追求享樂,沉湎於酒色。隨著統治集團的日益腐朽,商王朝的外患也日益嚴重起來,在稟辛、康丁時期,商王朝不斷地對外用兵,與周邊各方國部落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戰爭。長期的戰爭,耗費了大量的民力財力。商王帝辛即位以後,自恃自己才力過人,喜好酒色,荒淫無度,比他的前幾代君王有過之而無不及,終日和貴族遊戲取樂,“以酒為池,懸肉為林”,讓男女裸身在酒池肉林裏相互追逐,通宵達旦地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