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親情的誘惑比不過權利的欲望(3)(1 / 2)

在這之前,李世民認為父親是最理解自己的人,但經過李淵這次李世民自言稱帝的事情的教訓,李世民認為長安城中如今危機四伏,已經沒有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這一刻,李世民想到了逃跑,在選擇落腳點的時候,李世民將目光投向了洛陽。

這樣的決定,是李世民無奈的選擇,他如今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長安發生內訌,自己立刻前往洛陽避難。洛陽地理優勢明顯,易守難攻,當年自己千辛萬苦才將它拿下,這座城市是最好的避難所。

為了防備長安城內隨時可能發生的政變,李世民不得不派出自己的親信,車騎將軍張亮帶領一千精銳人馬前去洛陽,做好迎接自己的準備工作。

李世民的一舉一動,自然逃不出李建成與三弟李元吉的眼睛,在張亮剛剛達到洛陽的時候,李元吉便派人將他軟禁。

這件事情,李元吉很快告訴了李淵,他想借李淵之手除掉李世民的心腹。

李淵對於自己兒子私下的爭鬥,十分清楚,但他時常感到無能為力,自己不可能將他們全都殺死,或者廢除,那樣,就偏離了自己當初太原起事的本意。本想通過造反維護家庭的完整,如今卻為了爭權而互相殘殺,李淵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對於張亮,李淵並沒有追究,李淵下令放了他,這樣做,李淵是不想挑動長安城的緊張氣氛。如果真如李元吉所說,李淵更不能這樣做,那樣一來,李世民很可能按耐不住自己內心的慌張,真的作亂。

現在,李淵的擔心並不在李建成和李元吉兩兄弟身上,對於自己還活著的三個兒子,他很清楚各自的能力,如果李世民真的造反,李建成兩兄弟根本不是他的對手。李淵現在的理想就是能夠盡一切的力量,磨合他們三兄弟的感情,讓他們放下防備的心,深情的擁抱,大家都在心裏思量:我們是情同手足的兄弟。

看見父親沒有追究張亮的責任,李建成暗自著急,對待張亮,李建成認為這是父親偏心,往深處思考,李建成認為這是二弟舉兵的信號。這時的李建成沒有了當初的神氣,他感到的是一種害怕,他在構想:某一天,李世民突然舉兵,自己手足無措站在他的麵前。

李建成內心的恐懼油然而生,這時一個大膽的念頭從他腦海冒出,殺掉李世民。

為了保證自己太子地位的穩定,李建成決定鋌而走險,在決定除掉李世民之前,李建成做了各種謀殺的演練,最後他仔細斟酌一番,決定酒中下毒,殺死李世民。

公元626年6月10日,所有矛盾爆發在了這天晚上。李建成在夜間叫來李世民喝酒,但在李世民的酒中下了劇毒。李世民喝酒後,突然心髒劇烈的疼痛起來,當李世民捂著胸口,站起身決心回家的時候,劇烈的疼痛已經告訴他,大哥真的想置自己於死地,這時他明白自己與大哥之間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方。

回家路上,李世民忍著腹中毒藥劇烈的疼痛,他這一刻明白了父親為什麼無緣無故責罵自己,一切都是大哥的主意,難道親兄弟真要互相殘殺嗎,李世民不懂。

聽說李世民被李建成下毒藥,李淵的手不自覺的吹了下來,自己害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李淵望著窗外,無奈的閉上眼睛,一切都發生了,現在,長安城的火藥桶真的被點燃了。

當李淵來到李世民住所,看見昏迷不醒的李世民時,他的鼻子一下酸了起來,但他強忍著淚水,他知道自己不能哭,如果被李建成知道,兩兄弟可能又會發生鬥爭。

自己究竟應該怎麼辦,這時的李淵真的很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點。

李建成是自己三個兒子中的老大,製度決定了皇位應該由他來繼承,但太原舉義的建議,平定全國消滅敵人的功勞,都是出自李世民一人之手,在李淵心中,他更願意將江山交給李世民打理。但曆史教訓又告訴他千萬不能做,如果這樣,自己的孫子輩,曾孫輩就可能效仿,李家從此便會陷入無窮無盡內訌殘殺中。

製度能夠保持穩定,但當一個無能的國君不能控製局勢的時候,李淵更明白,統治集團的內訌將會更加無情和殘忍。

這是一道艱難的題,李淵這時不知道應該怎樣解決,觸成此事都因張亮而起,想到此人,李淵突然腦中靈光一閃,他認為自己找到了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