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李淵麵臨的麻煩
劉黑闥在洺州()的叛亂終於平息,李淵建立的大唐王朝從此沒有了後顧之憂,阻礙前進的基石被一塊一塊的清除,高興之餘,李淵感歎自己終於可以休息了。但他還是警覺的嗅到了長安城中的絲絲不安,這正是他害怕的。
隨著劉黑闥叛亂的平息,家裏開始出現內訌的苗頭。
危機感最為強烈的莫過於太子李建成。
二弟李世民的功勞太大,手中握有重兵,李建成不得不提防他,因為他明白,自己的太子職務隻是封建體製造成的結果,如果二弟發難,對付自己,他隻能舉手投降。因為自己手上沒有能與李世民相抗衡的軍隊。
李建成有一個鐵杆兄弟,三弟李元吉。相比李世民,李元吉更樂意跟隨大哥發展,因為他們之間有共同的語言。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李世民南征北戰的愛好不是李建成兩兄弟的追求,如果要他們選擇,他們更樂意女人和美酒。在他們眼中,明晃的大刀,魅力永遠不能與美女相比,因為男人的雄性激素在此時正挑動著他們的生理反應。
麵對手握重兵的李世民,李建成與李元吉不得不有所顧及,萬一哪天他真反了,兩人不敢往下思考。李元吉這時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先下手為強,除掉李世民,即使是自己的二哥,在權力麵前,情親也算不得什麼。”
李建成當即否定了三弟的建議,現在做這樣的打算為時過早,在李建成心中,對自己的這位兄弟,他多少還是有點感情,殺戮兄弟的事情,李建成感覺自己下不了手。
這樣的擔心並不是多餘,前朝的經驗教訓時刻告訴自己,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為此,李建成私底下調換了警衛,他認為這樣的事情,即使父親李淵知道,也不會過多的幹涉。
但李淵的反應卻很強烈,這是李建成沒有想到的。在父親嚴厲的訓斥聲中,李建成感受到了父親話裏透出的信息,對於二弟李世民,
他是疼愛的,對於自己,卻有點瞧不起,因為大唐的江山一大半都是李世民征戰而來。
自認為很小的一件小事,李建成沒有想到會引起父親雷霆般的震怒,回到寢宮躺在床上,李建成的腦子不得不思考三弟的建議。
李淵原本不想對李建成大發雷霆,但他害怕照此下去李建成會變得越來越放肆。更重要的一點,他害怕李建成私換警衛的事情會引起李世民的警覺,從而引起家中的猜忌與不安。
麵對自己的三個兒子,李淵時常感覺自己處理不好他們之間的關係。李建成屬於中等之才,坐上皇帝的位置也能平安無事。李世民卻不同,經過這些年的鍛煉,他已經訓練成了一個老謀深算,精通厚黑的“官僚”,李建成如果與他過招,必死無疑。
李淵希望李建成能夠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
對李世民的擔心,不隻是李建成的事情,也是自己的擔心。幾兄弟能否保持團結,這是李淵認為最重要的事情。
李建成並沒有領悟到父親的良苦用心,他相信了三弟李元吉的推測。因為私換警衛,他從父親的震怒中讀出了一絲寒意,父親在從旁敲擊自己:你並沒有李世民優秀。
對於自己的未來,李建成感到前途一片迷茫。但他明白,隻有自己加倍努力,才能改變父親心中對自己的偏見,要解決這個問題,李建成想到了三弟的建議,直接殺掉李世民。
這樣做可能會帶給自己不好的影響,但這時的李建成已經全然顧不了世俗流言的詆毀。保持自己地位的不變,李建成覺得自己才能把握未來。所以,他認為李世民必須死。
第二節 李建成造反
李世民身經百戰,勇力過人,李建成清楚自己不是他的對手。如果要想奪去對方的生命,李建成認為隻有一個辦法,采用暗算,用計除掉李世民。
公元624年,平息劉黑闥在河朔(山東)叛亂後,唐王朝的天下逐漸穩定下來。這時的李淵有了一個想法,他決定出遊仁智宮,放鬆自己。知道父親這個決定後,李建成認為這是除掉李世民的絕佳機會。
李淵安排太子李建成在長安座朝理政,李世民與三弟李元吉隨駕同行,父親這樣的決定,李建成認為這是上天故意讓給自己的機會。
李世民隨駕同行,軍隊的控製權便掌握在自己手中,隻要自己一聲令下,三弟李元吉便可以隨時結束李世民的性命。為了使自己的計劃順利施行,李建成在長安秘密的做好了準備。
他讓親信慶州都督楊文幹帶領一支軍隊秘密進入長安。待到三弟李元吉動手,以保衛父親為名,領兵進入長安。之後李建成帶領軍隊以平叛的名義逮捕李世民,之後幹掉他。
李建成認為自己的這個計劃天衣無縫,隻要楊文幹不泄露行蹤,自己的計劃一定能夠順利實施。
如果沒有郎將(征兵副司令)朱煥的告密,李建成很有可能改變唐朝後來的曆史。
但可能不是現實。
麵對刺殺李世民大膽而血腥的計劃,朱煥感到一陣害怕。
李世民朱煥早有耳聞,李建成的計劃在他看來勝算把握並不大。而且,李建成還小看了自己父親的力量,現在的唐王朝,他才能真正決定太子。朱煥閉上眼想了一下結局,直覺告訴他,李建成的計劃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