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竇建德戰敗,他的部下並沒有像王世充的手下一樣,紛紛投降李淵。當初散夥,很多人拿著金銀財寶,回家過起了隱居生活。想到這些,範願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借口,用竇建德的旗號作為起事的口號,範願認為再好不過了。
這樣便可以竇建德號召從前的部下一同起來放抗李淵,具有凝聚人心和壯大自身力量的作用。這個意見得到了戰友們的認同,接下來關於一把手的問題,範願等人感到非常為難。
口號可以自己想,一把手的問題卻是思想不能換來的,要與李淵打仗,光動嘴皮子解決不了問題。另外,沒有一個統一的領導人,隊伍呈現的就是一種群龍無首的狀態。
範願等人這時想到了在自己人中找代理人,將周圍的人審視一遍,範願發現這樣做並不理想。在這之前,很多人是平級的同事,現在突然將某人推為一把手,規格不夠。
選擇領導人,更重要的是他的能力,做老大,範願等人發現自己人中誰也沒有這個能力。
圈子中間沒有合適的對象,範願便將眼光投向了另外的地方,現在隱居各地的曾經的長官們。範願知道,隻要找到他們,起兵對抗李淵的事就一定能夠成功。
選擇誰做老板,範願並沒有馬虎,他明白這樣做要冒很大的風險。
如果沒有做好手下的思想工作,新來的老板可能不會得到手下的認同,說不定還會引起內部的爭鬥。另外,老板是否有能力勝任這份工作,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事情的成敗。
範願知道,隻要新老板一來,自己一定要配合他的工作,這樣才能達到抵抗李淵的目的,自己的生命才有可能繼續延續下去。
範願想到了一個人,竇建德手下曾經的鏢騎將軍,當時的兼職總理大臣劉雅,他如果能夠出任一把手,最好不過。
在做這件事情之前,為了給劉雅的就職創造一個有利的輿論環境,範願聚集手下,暗中指使人故意占卜。占卜結果為陽,通過解釋,占卜人告訴範願等人,要想成功,一定要找一個姓劉的人作為起義的首領,否則不能成功。這樣做,範願是想告訴起事的人,要想活命,一定要有劉姓的人帶領我們,不然,我們隻有死路一條。
範願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自己對中國的曆史文化很了解。範願明白占卜隻是騙人的把戲,隻是自己玩弄權術的一種手段,但在文化不多的部下麵前,這便成了上天的指示,具有很好的思想麻痹效果。
為了能讓劉雅順利開始工作,範願為他清理了眾人思想上的障礙,下一步,範願便要請劉雅出山,主持後麵的工作。
麵對昔日的老部下,劉雅心中十分激動,但當聽完範願等人前來相見的目的時,劉雅很為難。
在竇建德手下幹活時,同僚們每日勾心鬥角,互相傾軋。為了活命,劉雅每日苦思夜想,小心處理同事之間的關係,不知死去了多少腦細胞,劉雅時常感覺很累。
現在,範願請自己出山,劉雅知道因為什麼。請自己出山,是因為他們起事缺少一把手,而且利益分配不公平,自己作為一隻杠杆,可以從中調和矛盾,一旦平定下來,一定避免不了內訌。
看看現在的形勢,劉雅認為自己並不是李淵的對手,想到自己年過半百,劉雅狠心地拒絕了範願等人的請求,更多的日子,劉雅願意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過平淡的生活。
公元621年年末,範願等人滿懷希望來到劉雅家。
範願等人將他們起兵對抗李淵的計劃告訴了劉雅。
劉雅聽後連忙擺手不同意。
竟然換來這樣的結果,但他們並不死心,範願道:“劉大人就忍心看著夏王死在李淵手中嗎。(竇建德曾經自封為夏王)”
劉雅搖搖頭,他說道:“現在,天下馬上就要平定了,這樣的事情不是我一個老人能把握的,夏王的仇隻能留給您們去完成,我老了,走不動了。”
劉雅的拒絕雖然很委婉,範願等人還是聽出了其中的味道,劉雅是在暗示自己已經厭倦了打仗,不想出山了。
帶著滿腔的失落,範願等人走出了劉雅的家門。回去的路上,一些一同前來的同事顯得有些憤怒,在他們看來,劉雅太沒有情義。不出山替竇建德報仇,在他們看來就是無義。
劉雅的回答,也令範願很失望,這時有人建議殺掉劉雅,範願起初反對,但後麵想想,範願點頭默許了。
劉雅的存在,範願害怕他勾結李淵,李世民圍困竇建德的時候,劉雅曾經就想投降李世民,現在自己已經被逼上絕路,為了減少對手,範願不得不這樣做。
吩咐手下幹這件事的時候,範願要求手下做到不留痕跡,李淵的很多成功經驗,範願學到了,幹壞事不能讓別人知道。
劉雅不肯出山,範願和戰友們想到了另外一個人,他也姓劉,各項條件符合要求,他如果能夠順利出山,後麵的事情便十分順利了。
因為劉雅的事情,範願等人對此事隻抱有一半的希望,另一半,範願等人留給了自己。實在不行,他們就在自己的圈子裏選出新老板。
第三節 劉黑闥蹦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