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9世紀,希臘人留下的重要文化遺產是荷馬史詩,曆史上把這一時期稱為“荷馬時代”。世界上任何寶貴的文化遺產都要經過時間的永久考驗,其偉大在於對後世的影響深遠。從這個意義上說,荷馬史詩的貢獻是功德無量的。
由於年代太久遠,後人對荷馬的生平已經所知不多。我們隻能從公元前6世紀克塞諾芬尼的諷刺詩裏找到一些描寫,從公元前7世紀初的詩人卡利諾斯的詩篇裏找到一些記載。
荷馬大約生活在公元前9世紀。對於他的出生地,大多數人認為是希臘愛琴海東岸的一個地區。西方一些學者考證過,說“荷馬”是人質之意,從這點出發有人認為荷馬是一個奴隸,但沒有充分的證據。據史料記載,古希臘出了不少行吟歌手,他們不僅有豐厚的文學功底,而且有豐富的閱曆。他們經常出沒於宮廷,在王公貴族麵前表演。荷馬可能是靠行吟演唱維持生活的,在荷馬史詩最精彩的描寫中就有一段是寫盲詩人的,感情非常真摯,所以推測荷馬是個盲詩人。我們今天可以想象:荷馬拄著一根拐杖,走在人世間,為自己的命運而行吟,為曆史的變遷而歌唱。
荷馬的作品並沒有全部流傳下來,而最為人傳頌的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人們把這兩部巨著稱為荷馬史詩。其實遠在荷馬之前,荷馬史詩中記載的故事就有了,它們廣泛流傳於邁錫尼時代的小亞細亞一帶,並在民間廣為傳唱。此後數百年,這些詩體故事經過許多行吟歌手的加工,不斷得到提高。荷馬又重新對詩歌進行了整理、改造,使之成了完整的藝術作品。公元前6世紀,雅典的統治者庇西特拉圖下令用文字對荷馬史詩進行整理、定稿,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能讀到的荷馬作品。
荷馬史詩全部取材於特洛伊戰爭,並加了大量的神話描寫。荷馬史詩兩部分中最早形成的是《伊利亞特》,它主要描寫了特洛伊戰爭最後一年51天發生的故事:聯軍統帥,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奪走了英勇善戰的將領阿喀琉斯所寵愛的女奴,阿喀琉斯憤然退出戰場,導致希臘人連遭失敗。後來,阿喀琉斯的摯友帕特洛克羅斯借用他的盔甲和武器出戰,被特洛伊主帥赫克托身殺死。阿喀琉斯非常懊悔,便拋棄私怨,重返戰爭,用長槍刺死了赫克托耳。特洛伊王普裏安贖回兒子赫克托耳的屍體,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而《奧德塞》則寫的是特洛伊戰爭結束後,希臘英雄奧德修斯在回家途中十年的漂泊,以及他怎樣經曆各種艱難險阻,最終和妻子團聚。
荷馬史詩廣泛地反映了希臘社會從原始公社製向奴隸製過渡時期的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麵的情況。它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希臘早期社會的重要文獻。
《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價值並不局限於文學和史學兩方麵,它們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也產生了極其有力的影響。在古代希臘,荷馬史詩幾乎家喻戶曉,許多人都能背誦,他們把荷馬史詩作為道德觀念的一種標準。荷馬史詩不但在長時期內對人們的宗教觀和道德觀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作用,而且對軍事有很大的影響。眾所周知的亞曆山大在出征前總要帶上一本《伊利亞特》,沒事的時候他總要翻一翻這本書,並把它作為自己在軍事上的一種指導。
荷馬史詩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廣泛重視。希臘籍獲釋奴隸安德羅尼庫斯把荷馬史詩中的《奧德賽》譯成拉丁文,介紹到了羅馬,使荷馬史詩的光輝在羅馬得到了發揚。縱觀人類曆史,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荷馬史詩對羅馬文化的形成的確功不可沒。
又是許多年過去了,荷馬史詩不僅沒有湮滅,而且得到了更大的發揚。它曾在文藝複興中成為人們反對壓製的武器,最初的人文主義者彼得拉克雖不懂古希臘語,可他到哪兒都要把荷馬史詩隨身帶著,並四處向人宣傳荷馬史詩的重要性。荷馬史詩在16至17世紀的歐洲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但爭議並沒有影響它的傳播,反而使它傳出了歐洲。
荷馬史詩的影響可謂久遠,不少人都從其中吸取到了養料,諸如維吉爾寫史詩《埃涅阿斯紀》、但丁寫《神曲》就受了荷馬史詩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