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特摩斯三世建立的埃及帝國,到阿蒙霍特普三世晚年,開始衰落。阿蒙霍特普於公元前1417年即位,在位期間保持對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領屬關係,與巴比倫和米尼丹締結盟約。他極其崇信阿蒙神,為此修建了宏偉的阿蒙神廟及號稱“門農巨像”的兩座雕像。然而,他的兒子阿蒙霍特普四世卻不信奉阿蒙神。
晚年的阿蒙霍特普三世決定引退,他在公元前1380年將王位交給了王後泰伊所生的幼子阿蒙霍特普四世。阿蒙霍特普四世自小博聞強記,勤學好問,性格果斷,認準的事,決不動搖。即位前,他就耳聞目睹僧侶們專橫跋扈,連法老都不看在眼裏。那時,他就有過整治他們的念頭了。
阿蒙霍特普即位後,對朝中弊政很看不慣。尤其對阿蒙神廟中一些僧侶的言行更是深惡痛絕。他組織了一套新班子為自己出謀劃策,從人事上進行調整,以保證自己的意旨能貫徹執行。他從下層書吏中提拔了一些資曆淺但有能力的新官吏,使他們成為自己政權的支柱。
麻伊出自於地方小奴隸主家庭,起初隻充當王室的下級官吏。平日裏,他小心謹慎,唯命是從。他發現新法老有拋棄阿蒙神,崇尚阿吞神的意向,就認真地寫了一首歌頌阿吞神的詩。為此,他深得法老和篤信阿吞神的王後的讚賞,麻伊很快提升到政權中樞的位置。為了打擊阿蒙神廟的僧侶勢力,加強王權,阿蒙霍特普四世采取了激烈的宗教措施,不隻將他偏愛的地方神阿吞神抬出來,取代阿蒙神為全國最高神,而且還廢除了一些形形色色的地方崇拜,命令全體臣民一律供奉全國最高神,而且還廢除了一切形形色色的地方崇拜,命令全體臣民一律供奉新神。為此,他將自己的名字改成埃赫那吞,意即阿吞的光輝。
阿蒙霍特普四世要借清除阿蒙神廟僧侶貴族之機,讓人們在思想上獨尊國王,因為國王是太陽神之子。人們哪裏知道其中的原因呢?好多人以為要大難臨頭了。於是富人忙著藏匿私人財產,遷到鄉間避禍。僧侶們慌張失措,企圖阻止埃赫那吞的改革。他們不斷散布謠言,信徒們無不憤慨萬分,表示要與那顛狂的叛教者勢不兩立。
宮廷內也不安寧了。僧侶們的活動甚至搞到退位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母後泰伊身上。老法老夫婦倆趁兒子請安之際,耐心地勸導埃赫那吞放棄宗教改革。埃赫那吞卻堅持自己的主意,並告訴父母已想好了對策:“可將首都遷往中部,一則避開阿蒙神廟僧侶的糾纏,二則便於管理上下埃及和亞洲行省。至於百姓一時不解,那隻是時間問題,他們遲早會習慣新神阿吞的。”老法老夫婦對兒子的主張隻好默默認了。
埃赫那吞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心。他很快發布敕令說:“關閉全國各地阿吞神的神廟,將僧侶趕出廟門,還俗為民。在全國各城市必須建起至少一座阿吞神廟。禁止僧侶參政。首都遷往底比斯以北三百公裏的希爾摩,取名埃赫塔吞。”埃赫那吞在位的第六年,動員數十萬勞力營建的新都埃赫塔吞落成了。新都包括宏偉的王宮,高官顯貴的住宅,可與底比斯阿蒙神廟媲美的阿吞神廟,部隊營房、手工業作坊和商人居住區。埃赫那吞率領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地遷往新都,他認為這樣僧侶就不會幹涉朝政,全埃及人會跟他一樣崇奉阿吞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