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氏啊,你這華夏的始祖,向蠻荒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你憑大智大勇,你憑亮節高風,你憑身先士卒,你憑刻苦辛勤,終於使黃河兩岸出現了:農田稼穡、飼養畜禽、舟楫車馬、陶器青銅、房舍衣物、中草醫藥、算數調曆、律呂黃鍾,更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倉頡造字,這一切共同奏響了中華文明的先聲。
時光流逝,歲月無情,你辭別塵世,飛向高空。在藍天化為白雲,在大海化為濤聲。
世人又一代一代把你開創的文明推向前進:《易經》的玄奧辯證,《詩經》的淋漓真情,屈原的赤誠無私,魯班的鬼斧神工,孔孟的士誌於道,老莊的飄逸出塵,《史記》的博大渾厚,禪宗的神在我心,李白、杜甫的文采,道子、張旭的墨痕,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文天祥的正氣淩雲,還有國人最愛講求的意境、神韻、以形傳神,還有造紙火藥、印刷術、指南針、萬裏長城。哪一件不根在黃帝、魂係黃陵!
中華民族當代的飛機、火箭、衛星、電腦也和你一脈相承。
我舉首向天,藍天纖塵不染,白雲輕淡,我看見了始祖慈祥靜穆的容顏,正俯視著子孫怎樣把家園營建;我抬頭向海,碧波萬頃,濤聲隱現,我聽到始祖正在談吐,說當代中國人應該作為一番。
我們看見了,我們記下了,始祖啊,安息吧,你開創的中華大業將更加光輝燦爛。
(河北 張林)
黃帝陵祭
天地久遠,始自洪荒,黃帝懿德,日月同輝,
造車蓋屋,文字樂律,創造發明,恩澤四方。
涿鹿大捷,鼎鼓同慶,一吼千年,再吟萬載,
昆侖攬懷,傲骨屹立,黃河渡過,額頭高昂。
皇天後土,華夏根深,滄海桑田,蒼涼悲壯,
子孫嗣續,六畜五穀,壯哉痛哉,熱血奉祭。
泱泱大同,業以蒼生,生生不息,民族昌盛,
黑發黃膚,龍的傳人,封壇拜祭,千古永垂。
(黑龍江 張立書)
祭黃陵詩
軒轅吾至尊,赫赫肇人文。
百族融華夏,一河惠子孫。
德昭三界外,魂係五千春。
永祭黎元意,長懷始祖恩。
浩歌彌宇宙,激浪起鵬鯤。
(黑龍江 趙寶海)
懷念黃帝
我們懷念黃帝,我們景仰黃帝,因為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陝西省黃陵縣的黃帝陵是中華兒女景仰的聖地。我們的祖先黃帝就長眠在這裏。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是從黃帝開始的,可以說沒有黃帝就沒有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的發展,就沒有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曆史。
有了黃帝,才有唐、宋詩詞文學藝術的繁榮和輝煌,有了黃帝,才有中國古典、現代、當代文化的蓬勃發展,有了黃帝,才有海內外華人心係祖國熱愛祖國的強大的凝聚力,才有全世界華人的精誠團結,有了黃帝,才有祖國疆域的完整與安全,因為我們海內外華人都是炎黃子孫,我們情同手足,我們共同擁有一個偉大的祖先——黃帝。
祭祀黃帝已有2000餘年的曆史。千百年來,華夏兒女一直崇敬始祖,愛我中華,湧現出一大批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他們為中華民族擺脫貧困走向繁榮富強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曆史文化,振奮民族精神,激勵愛國熱情,告慰列祖列宗,告慰始祖黃帝,我們海內外炎黃子孫要努力拚搏,奮發向上,建設祖國。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攜起手來建設好自己美麗的家園,讓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讓我們這個東方文明古國重振昔日雄風,以告慰始祖黃帝。
(黑龍江 張時)
祭軒轅帝
溯遊騁思,今又清明,環球億萬子孫遙祭上祖英魂;地廣人稠,山明水秀,華夏十億兒女告慰壯誌已酬。
想您鼎湖乘龍神化,臣民淚雨盆湧;今日子孫亦不禁內心隱痛,痛恨這天地時空的阻隔,痛心中亦有無窮的寬慰,依稀想見您欣慰的微笑。您不朽的靈魂,日月般永遠照耀神州;無形中鼓舞您蕃衍的後裔。
當年炎黃教民,鑿井耕田,伐木構屋,開華夏五千年文明之基業;問難岐伯,著《內經》垂法以福萬世。自公元前5世紀始,2000餘年的文化,始終居於世界前列。上古《易經》,究天人之際;《山海經》獵奇搜異,瑰麗多彩。天文曆法,肇自周秦;孫子兵法,千古奇謀,逾久彌新;思想教育,孔孟老莊,百家爭鳴;科學技術,四大發明,一枝獨秀;文學藝術,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競奇爭妍;自漢以來漸同化北方蠻族,使其過上文明生活,奠定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基礎。唐朝盛世,四方歎服,萬邦景仰。張騫使西域,東西交流;絲綢之路,貿易繁榮。鄭和下西洋,為世界航海史的先驅。
康乾之後,國力漸衰,列強競食,備受欺淩。魯連蹈海,炎黃子孫,鐵骨錚錚,三元裏英夷喪膽,林則徐虎門銷煙;辛亥革命,推翻帝製,五四運動,文化複興。共產黨,撥雲散霧,逐日寇,驅匪幫,四九年,翻新篇,興禮樂,罷幹戈,向榮昌。
時逝千年,滄海桑田,幾經榮辱而不衰;雄峙東亞,獨抗西風,開天辟地今勝昔。原子核子,導彈火箭,衛星滿天;開發太空,探索基因;電子通訊,高新科技,一日千裏。
今日環球宇內,炎黃子孫,對月酹祖高歌,告之千年榮辱,慰以今日昌隆:
漢祚悠長起軒轅,龍驤虎視五千年。
昆侖閬苑應猶在,鼎湖千載空雲煙。
乘風破浪創共和,擊壤放歌心自閑。
昔日臥龍待時飛,側身西望到日邊。
(黑龍江 宿東利)
祭文
維丙子年二月十日,平民陸德顯,謹以清酌之奠,敬祭於黃帝靈前。
當蒼天之重任,統神州而稱帝,至今雖已萬代,後人皆奉黃帝為人極至尊,列祖之首,乃五千年中華人文之始祖。曾率民眾開疆拓土,建製立業;勤耕織、善造車、精音律、創美食;造福於民,恩澤四海,光照千秋。可與天公比高,可與日月爭輝。
昔曆代君王仰黃帝之威德,統帥黎民,前仆後繼;或創業衛疆,裝點壯麗河山;或競數風流,弘揚民族文化。其勢如長江奔流,永無休止。
今炎黃子孫,繁衍海內外,擁眾十數億,承民族之偉業,乘改革之雄風,萬眾一心,重振中華;正異軍突起於世界民族之林,前途已不可限量。其再創之輝煌定可告慰於黃帝在天之靈。
茲借祭典,特擬此文,緬懷黃帝之功德,昭示後人以奮進。言有盡,而情不可終。請受民至誠再拜。
(黑龍江 陸德顯)
祭軒轅黃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