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1997年6月27日第二屆全球華人智能控製與智能自動化大會在西安召開之際,海內外炎黃子孫及國際友人300人,聚首橋山,恭祭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祭文曰:
開天辟地 混沌初世 拓荒教民 人文始祖
赫赫功德 日月昭輝 惠澤後世 光耀華夏
漫漫長河 悠悠歲月 三皇五帝 春秋戰國
秦漢隋唐 宋元明清 源遠流長 華夏文明
盛唐鼎世 威播番夷 絲綢之路 遍通四域
長安街肆 花團錦簇 群英薈萃 萬國朝闕
晨鍾暮鼓 九門懸珠 桂花酒香 跳龍舞獅
世道式微 滄海桑田 朝興暮衰 改朝換代
晚清多舛 列強侵略 我為魚肉 人為刀俎
堅船利艦 長槍火炮 分我華夏 毀我民族
仁人誌士 尋求救國 西歐求學 東瀛習武
智者籌劃 勇者高呼 前赴後繼 赴湯蹈火
救我同胞 還我河山 驅狼逐虎 守衛家園
華人同胞 天下為公 捐資獻血 聲援救助
民族興亡 匹夫有責 海內海外 同仇敵愾
興我中華 強我民族 東方文明 天長日久
睡獅猛醒 精神抖擻 龍的傳人 移星換鬥
孔孟哲理 教育為先 大興科技 工農發展
一國兩製 統一江山 重振雄風 巍立世間
中華學人 遍布全球 獻計獻策 興國興邦
緬懷先祖 感其功德 祈求安息 福祚永享
敬祭始祖 略表寸心 謹告黃天 伏惟尚饗
1997年黃陵守陵兒女慶香港回歸祭文
維1997年7月1日淩晨,歲次丁醜,節序赤夏,香港回歸祖國懷抱,黃陵縣3000餘名守陵兒女集會橋山之巔,敬備餅羹時果,致祭於我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陵前,而告慰曰:
中華開國,黃帝奠基。龍的傳人,世界屹立。歎我中華,屢遭烽煙。讚我人民,鬥誌彌堅。香港回歸,曆史必然。一國兩製,五星招展。洗雪國恥,同胞團圓。九州高歌,萬眾揚眉。民族強盛,巨龍騰飛。中華兒女,黃帝子孫。崇祖愛國,壯誌淩雲。守陵兒女,心潮蕩漾。陵前叩拜,點燃心香。告慰先祖,永佑龍邦。尚饗!
1997年海峽兩岸大學生祭祖團祭文
維1997年8月10日,海峽兩岸一百二十位大學生聚首陝西橋山,以至誠肅敬之心,鮮花時果之供,緬懷始祖,致祭於軒轅黃帝之陵,曰:
赫威始祖,聖德神功,
創中華民族之根基,
啟五千年文明之曙光。
煌煌偉業,澤被遐荒。
亙千秋而愈盛,曆萬世而彌昌。
代複一代,風雲激蕩。
幸有軒轅子孫,自勵自強。
千秋功業,萬人共仰。
今日神州,國泰民安,
中華兒女,肇開新元。
展望未來,攜手並肩。
精誠團結,譜寫新篇。
值今日之祭,天涯共此時,念始祖功德,揚始祖神威,再造中華輝煌。
1997年台灣崇道會祭祀道家鼻祖軒轅黃帝陵文
1997年9月13日,台灣崇道會一行55人,在崇道會理事長莊清風、秘書長肖源泉、領團人陳仁輝、劉世慶帶領下,來到橋山黃帝陵前,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祭文由秘書長肖源泉恭讀,祭文曰:
太上茲憫,弘道開恩。天運下元,歲次丁醜。
上稟真諦,奉行聖令。三期收圓,昭猷十方。
老少群英,齊集一堂。仰慕聖賢,開關天地。
君侯相將,毓化黎庶。應世耕耘,士農工商。
道顯中華,五千淵史。承繼子孫,代代相傳。
德抱善功,中山聖主。興化萬邦,五族同盟。
天命是從,以進大同。中國崇道,猷牧才俊。
尊天崇祖,潮流易數。炎黃子孫,遍布宇宙。
逾今三載,昌興道德。兩岸同胞,血脈相連。
示歸祖國,萬元本一。依叩伏乞,維維盛祺。
1997年重陽節黃陵縣民祭黃帝陵文
維1997年10月10日,碧天如水,古柏凝香,國家經貿委、省市經貿委、全國計劃單列市報社祭祖團及政協黃陵縣委員會、黃陵縣祭陵辦、黃陵縣文物管理所、黃陵縣軒轅黃帝研究會、黃陵縣橋山鎮及工、農、兵、學、商、婦女等各界代表和當地民眾千餘人,齊聚於橋山之巔,敬備鮮花雅樂、餅羹時果,致祭於吾中華民族元祖之仙陵曰:
金菊開蕊,節屆重九;守陵兒女,緬懷始祖。偉矣軒轅,中華肇造;應天而起,橋國始號。教民種黍,挈婦養蠶;服牛乘馬,舟車指南。五十二戰,諸侯賓鹹;文字禮樂,醫藥俱全。昭如日月,光澤宇寰;四海歸黃,龍脈續延。
神州莽莽,華夏悠悠;錦繡江山,人才輩出。小平理論,指引航程;改革開放,民康繁榮。五星招展,紫荊怒放,香港歸宗,兩製興邦。政治民主,民康國泰;十五大會,大放異彩。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始祖懿德,光大昭彰。龍鄉兒女,豪情滿懷;鼎新革故,繼往開來。今晨奉祀,朝夕難忘。願我先祖,永佑龍邦。尚饗!
1997年全國城市電視台協作會
第十四次大會全體代表祭黃帝陵文
維1997年10月24日(舊曆丁醜年九月二十三日),金風送爽,丹桂飄香,全國城市電視台協作會第十四次大會全體代表,謹以絲竹雅樂,清醴鮮花之儀,致祭於軒轅黃帝之陵前而禱之以文曰:
土源天籟,沮水滔滔;山陵一體,古柏衝霄。“帝王世紀”曰:黃帝“葬於上郡陽周之橋山。”今觀橋山山環水繞勝景,雲蒸霞蔚氣象,城域中之一塊最聖潔之風水寶地,亦凝聚我華夏兒女愛國主義思想之最佳精神磁場也。我們全國城市電視台協作會年會的代表,此刻有幸親臨拜謁祭祀,怎不心潮激蕩,豪情頓生!
赫赫始祖,洪荒開拓;披荊斬棘,盡蕩坎坷;逐鹿興師,阪泉揮戈;五十二戰,一統山河;鳳華東園,圖出河洛;問政青丘,齋心三月;車具指南,爰登方嶽;服牛乘馬,植桑種禾;倉頡造字,岐伯製藥;垂衣而治,普天祥和;眾不暴寡,強不掩弱;風不鳴條,海不揚波;在下鹹服,九州同樂;丹灶珠流,龍湖鼎沒;功揆天地,德耀日月;恩沐四海,澤被五嶽;萬古千秋,綿延不絕。正如曹植“黃帝讚”中所言:我始祖實乃“神明聖哲”“功冠五列”。
茲當告慰我始祖者,刻下改革大潮,正洶湧澎湃;巨龍騰飛,為舉世矚目,蒙塵百年之香港,已順利回歸祖國,澳門的回歸亦是指日可待。相信乘“一國兩製”已成功地於東方明珠率先實踐的東風,台灣與祖國大陸的和平統一,亦可望為期不遠。尤為鼓舞人心者,黨的十五大甫開,又為全民族邁向21世紀繪製出一幅宏偉的藍圖。真是人心大快,猗與乎盛哉!凡此盛世諸多的煌煌業績,均已全方位地納入我們的廣角鏡中。蒙我始祖蔭佑,我們所有這些城市電視工作者,決心更加盡職盡責,再接再厲,要以精彩的語言、清晰的圖像、絢麗的色彩,多角度地向世界展示出神州大地之壯麗,振興中華偉業之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