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新中國成立後對黃帝的祭祀(10)(1 / 3)

維1993年10月23日,歲次癸酉,節在重陽,黃陵縣中華民族祭祖謁陵接待委員會暨各界代表,台港澳同胞,敬祀於吾祖軒轅黃帝陵前曰:

皇皇元祖,肇造中華,地大物博,矗立東亞,悠悠春秋,綿綿冬夏,期期以艾,勃勃勁發。清正為公,廉潔去奢,改革開放,興旺發達。中國特色,舉世鹹誇,市場經濟,引發百家。元祖龍登,圖強興華,法治民本,言路廣發,改革開放,政績尤嘉,再接再厲,至遠至大,尚饗尚饗!

1994年台灣中華全球建築學人交流協會祭祖團祭文

1994年4月5日台灣中華全球建築學人交流協會理事長林長勳率理監事暨會員敬奉香花素果祭於黃帝之靈,並祝以文曰:

巍巍帝德 萬禮垂則 創製敷澤 仁民昌國

初弭暴亂 康濟域中 揆天調曆 以利百工

興築宮室 肇造文字 究明內經 始作方劑

行有舟車 市有貨幣 教民蠶絲 溫加舉世

傳承教化 光大中華 四千餘年 濡染荒遐

東被滄海 西越流沙 弘我國族 天下一家

比及近代 各族融合 生命一體 共禦外侮

一掃強鄰 日月同光 東風野柳 清明節臨

台灣子民 慎終追遠 建築學人 瞻仰黃陵

緬懷光聖 誌氣恢弘 努力不懈 同榮中華

尚饗

1994年清明黃陵縣民祭黃帝陵文

維一千九百九十四年四月五日,東風駘蕩,節屆清明,黃陵縣守陵兒女及各地民間團體萬餘人,謹以素果芳花之禮儀,致祭於吾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之聖陵而告慰曰:

天生華祖,文武聖明。平妖製逆,玉宇澄清。開山治水,女織男耕。創文醒人,膏民澤邦。奠基華夏,曉光文明。江山俊秀,社稷興隆。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一脈繼昌,葉茂根深。維我元祖,天壤功盈。乘龍仙隱,萬代尊崇。五千曆史輝廣宇,億萬苗胄騰巨龍。

天吐瑞氣,地呈祥風。橋山凝翠,沮水歡騰。凡我龍國龍人,何分南北西東;陸台港澳,同胞同根。繁榮經濟,鼎盛人文,光前裕後,誌吐風雲。追古勵今,再造輝煌。攜手並肩,共期大同。宏圖在望,天降大任。凡我華胄,任當力行。始祖精神永在,中華民族長興。誠以心香萬炷,敬祀我祖仙陵。

尚饗!

1994年台灣中原大學祭祖團祭文

我們代表中原大學一萬三千師生,在這春暖花開的四月,我們跨海而來,來到這陝西橋山,來思憶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遠祖公孫軒轅,並致上我們無限的敬意和不盡緬懷。

我們向公孫軒轅氏的精神致敬,並不僅因為他的戰功,也不因為他當時的版圖遼闊;東達渤海,西至崆峒,南到長江,北逐葷粥。我們來思憶黃帝,是因為他種植百穀,建立宮室,以利民生,是因為他創文字、重蠶桑、發明指南車,啟迪了知識和文明。更因為他協調諸邦,以德服人,用和平的方法歸化了不同的民族,並且建立了勤政愛民的典範。

和致敬同樣重要的是,我們把自己帶到這地方來了。在仰慕古聖先賢的同時,我們也企圖讓橋山來看看這批遠赴海外的橋山子孫是如何俊秀,如何成功,如何不負我們高貴的血統,無論是三百年前或四十五年前離開這片土地的子孫,如今都頭角崢嶸的回家來,回家來證明我們沒有辜負祖先的期望,回家來印證祖先優秀的傳承。

古代的翠柏不凋,今朝的白雲悠悠。中國即我,我即中國。謹獻上我們的鮮花和我們的歌聲,願民族的命脈永存勿絕,願炎黃子孫繁衍昌榮,興各民各族共謀世界之大同。

1994年中華倫理教育學會甲戌清明黃陵祭祖團祭文

維公元1994年4月5日清明節,中華倫理教育學會清明黃陵祭祖文化訪問團團長席瑜暨全體代表謹以香花素饈之儀,告祭於陝西省黃陵縣橋山之巔中華民族始祖黃帝之靈曰:

惟我黃帝,人文始祖。統一宇內,開疆拓土。

應天載靈,生民以聚。首開甲子,首製文字。

乃製衣裳,乃整軍旅。百官以正,百姓安撫。

華夏道統,建樹在先。緬懷先聖,鼎湖升天。

橋陵瞻仰,禋祀萬年。

尚饗!

1994年台灣探親祭祖團祭文

維公元1994年8月9日,世界李氏宗親總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標準草書學會理事會李普同等敬奉香花茶果之儀恭祭於黃帝之靈並祝以文曰:

□維帝德,肇造文明。炳耀萬祀,啟發錫禎。創製字源,統合誓盟。

九功百度,政教孔昭。宮室衣裳,內經醫藥。用昌苗裔,堂皇鴻烈。

爰我族親,陝隴是宗,奕代蕃衍,寰宇猶龍。洄洲台海,支脈繁昌。

世紀升平,兩岸暢通。民族複興,國力康強。風雲際會,丕振宗風。

飾裝整備,參登雲程。探源西北,恭謁橋陵。沮水漫漫,古柏青青。

肅瞻華表,益仰威靈。香花禮奠,惟敬惟誠。神其庇佑,華胤滋榮。

尚饗!

1994年重陽節民祭黃帝陵祭文

維甲戌年九月九日,秋高氣爽,節屆重陽。黃陵縣中華民族子孫祭祖謁陵接待委員會,誠邀海內外學者、專家和各界人士及當地民眾萬餘人,同聚於橋山之巔,敬供雅樂芳花時果,恭祭於吾中華民族開山元祖軒轅黃帝陵前而告慰曰:

偉矣軒轅祖,聖名耀人寰;創文醒愚民,止戈定指南。始祖奠初基,弘恩惠大千。治水播五穀,墾田養桑蠶。律呂岐黃妙,男耕女織甜。祖德千秋仰,功盈龍馭天。重九逸仙界,龍脈永續延。

偉矣中華國,春秋五千年。民族立東土,支柱賴軒轅。廣袤幅員三萬裏,青出於藍勝於藍。堯天舜日朗,老子孔子賢。秦皇樹大業,漢武威振天。唐宗宋祖耀,孫文轉坤乾。更喜毛公揮巨手,開創共和新紀元。曆代偉人尊始祖,黃帝精神千古傳。

我輩皆龍子,赤心向橋山。身流炎黃血,同根心相連。月是故鄉明,飲水當思源。開來又繼往,啟後還承先。值此改革開放日,施才報國慰祖顏。祖國期一統,人民盼團圓。高舉炎黃赤幟,同揚愛國主旋。愛國休分在朝在野,興邦莫論誰後誰先。國家興亡事,匹夫有責肩。九州齊奮起,“小康”做標杆。圖強圖盛興偉業,心香炷炷祭軒轅。

尚饗!

1994年西北大學中文係研究生祭文

1994年10月13日,重陽佳節,西北大學中文係研究生,以鍾鼓琴瑟、鮮花時果,致祭黃陵。其辭曰:

我們腳下踩著厚厚的黃土,你曾在這裏西討東征。我們頭頂著遼闊的藍天,你曾在下麵春耘秋耕。我們血脈裏流動著你生生不息的熱血,我們心坎裏盛載著你剛正不屈的中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