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新中國成立後對黃帝的祭祀(9)(2 / 3)

大哉元祖,德惠修長!草創文明,澤被遐荒。以師兵為營衛,順天地之紀綱。淳化鳥獸蟲蛾,時播百穀蠶桑。天下鹹服,景從贏糧。奠中華民族之初基,啟華夏文明之曉光。亙千秋而愈烈,曆萬世而益昌。蕩蕩乎德似江河行地以普施,泱泱乎功如日月經天而輝煌!壯哉帝陵,器宇軒昂!橋山拱衛,山色蒼蒼;沮水環繞,水流湯湯。翠柏凝春,萬古流芳。年年清明,瑞靄輕□;歲歲重陽,祥雲輝映。炎黃苗裔,翹首而望;華夏子孫,慨當以慷。抒愛國情誌依依,鼓民族正氣堂堂!偉哉中華,雄踞東方!黃帝之風,山高水長。上下五千年,炎黃苗裔巍巍乎奮發向上;縱橫三萬裏,東方巨龍翼翼兮九霄翱翔!長江黃河,奔騰不息;萬裏長城,固若金湯。五洲風雨疾,華夏有炎黃。人心渴望統一,民族日益富強。凡我華裔,黃帝子孫,存枝萼之小異,建一體之大邦。謹以告慰,尚饗!

1990年台灣“中國統一聯盟”大陸訪問團祭文

維公元1990年2月22日,台灣“中國統一聯盟”大陸訪問團,由團長陳映真主席暨副團長張曉春教授率領全體團員,謹以鮮花素果之儀,恭祭於我遠祖黃帝之陵前曰:

嗚呼,維我遠祖,拓土開疆;混一宇內,我武維揚;創業垂統,雄峙東方;河山壯麗,鬱鬱蒼蒼;東起大海,西迄西藏;南至南沙,北達龍江;江山萬裏,固若金湯。華胄億萬,四海歸黃;文物昌盛,源遠流長;人傑地靈,代出賢良;春秋聖哲,孔孟老莊;神武赫赫,漢武秦皇;唐宗宋祖,承其餘緒;元明兩代,盛世相繼;惜乎晚清不幸,國勢陵替;長期衰亂,百廢待舉;及至今日,兩岸分離;波濤未靖,海內同悲;兄弟陌路,骨肉乖離;倦鳥欲還,何枝可依?嗚呼!雲山蒼蒼,江海茫茫;隔岸相望,黯然神傷;萁豆相煎,本屬同根;同室操戈,念之斷腸!我等不才,爰組“統聯”,念茲在茲,惟望一統,自忖力薄,難當重任;惟念海峽兩岸,同出一源;何竟未能謀國族之一統?遂乃不辭艱苦,欲竟其功;飛渡海峽,恭謁我遠祖之陵寢;陵前俯伏,曾不知涕淚之何從!設此淚有助於海峽兩岸同胞之團結,即使淚盡,亦所甘心。嗚呼!遠祖有靈,何忍再見子孫之分離!惟願漫漫長夜從此逝,靄靄旭日升於東;國泰民安風雨順,中華從此慶大同!尚饗!

1990年西安各界暨台、港、澳和海外同胞祭文

1990年4月6日,清明之際,日暖風和。西安各界會同台、港、澳和海外同胞共百餘人,敬備鮮花雅樂,恭祭始祖軒轅黃帝之陵:

維我始祖,創立國邦。始製文字,肇建典章。芟夷荊莽,教民農桑。允文允武,功被遐荒。奠中華民族之祖基,啟華夏文明之曉光。聰明睿智,功業輝煌。遺千秋之惠澤,曆萬世而永昌。

維我始祖,勤樸謙恭。不畏強暴,酷愛和平。協和百族,四境安寧。洵洵美德,兆民稱頌。百鬆擎天,廣蔭眾生。傳之五千餘載,日益光大恢弘,如江河之浩渺,如山嶽之崢嶸。

黃帝子孫,華夏後裔,秉茲功德,承此業績。團結奮鬥,自強不息。勤奮生產,不遺餘力。弘揚傳統文化,發展國民經濟,躋身萬邦之中,應無愧怍之色;展望光輝前景,益增豪情壯誌。

海峽兩岸,骨肉情長。海外同胞,念祖懷鄉。並肩攜手,同祀炎黃。痛骨肉之分離,期歡聚於一堂。願早日實現統一,共謀國家富強。俾中華之偉業,益恢弘而發揚。一國兩製,共臻吉祥。同心同德,惠我家邦,尚饗!

1990年台灣勝大莊文化藝術祭祖團祭文

維1990年9月19日,台灣勝大莊文化藝術祭組團,由團長李誌仁先生率領全體團員,謹以鮮花素果之儀,恭祭於我軒轅黃帝之靈曰:

中國是尊貴的!雄偉的!榮耀的!

中國人民是喜悅的!光明的!健康的!積極的!

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

一個偉大的時代,必有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藝術家、企業家等天柱。為此,全體華夏子孫應全力以赴,在各方麵有助於中國者,做出最大貢獻!

誌仁謹此敬頌中國——

尊貴!雄偉!榮耀!

並願全體中國人——

永沐春風!快樂安詳!天真無邪!

我永遠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尚饗!

1990年重陽節民祭祭文

維1990年農曆庚午年九月九日,碧天如水,秋高氣爽,節屬重陽,金菊綻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陝西省黃陵縣委員會暨各界人民謹以鮮果清醴,致祭於中華始祖軒轅黃帝陵曰:

威威赫赫,元祖軒黃。中華肇造,功德無量。繼武炎帝,首重農桑。元配嫘祖,嫫母淑良。風範天下,內外有常。選賢任智,協理陰陽。四嶽有德,帝總中央。開創百物,兆民樂康。倉頡造字,粟雨天堂。雷公岐伯,炮製藥漿。指南車有,蚩尤敗亡。五十二戰,橫掃強梁。大宇一統,傳位青陽。壽逾百歲,巨龍高翔。萬姓追憶,淚滿河江。二十五子,分姓六雙。列國七十,四海傳揚。代代有繼,堯舜禹湯。曰文曰武,乃至今昌。四十二載,力求富強。雖有曲折,成就輝煌。改革開放,人神共襄。多黨合作,大政共商。一國兩製,統一良方。召開亞運,民氣高昂。中華兒女,又譜新章。發揚蹈厲,中興有望。雄偉祖國,必立東方。昭告我祖,慨當以慷。魂兮來降,尚饗尚饗!

1991年台灣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祭文

維次辛未年,農曆仲二月二十一日(1991年4月5日)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榮譽會長鄧文儀、會長劉璠親率黃埔子弟,謹以鮮花素果之儀,致祭於民族始祖軒轅黃帝之陵前而禱之以文曰:

大武中華,巍巍壽丘;姬水泱泱,天降帝胄。生而聖靈,三皇翹楚;四方安和,仁民愛物。藝以五穀,六畜相輔;以禮教化,諸侯臣服。威震四海,禪封五嶽;德昭天下,功垂宇宙。神州莽莽,華夏悠悠;家國多難,心懷九州。四十寒暑,祭奠愧疚;兩岸黃埔,相期互助。率團謁陵,同心相求;河山一統,萬世千秋。慎終追遠,弘揚我五千年曆史文化之源流。祈帝嗬護,長佑我億萬載炎黃子孫之裔胄。

伏維尚饗!

1991年西安各界暨台、港、澳和海外同胞祭文

1991年4月6日,辛未清明之際,日暖風和,西安各界會同台、港、澳和海外同胞共百餘人,敬備鮮花雅樂,恭祭始祖軒轅黃帝之陵:

維我始祖,創立國邦;始製文字,肇建典章;芟夷荊莽,教民農桑;允文允武,功被遐荒;奠中華民族之初基,啟華夏文明之曉光;聰明睿智,功業輝煌;遺千秋之惠澤,曆萬世而永昌。

維我始祖,勤樸謙恭。不畏強暴,酷愛和平。協和百族,四境安寧。洵洵美德,兆民稱頌。巨鬆擎天,廣蔭眾生。傳之五千餘載,日益光大恢弘,如江河之浩渺,如山嶽之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