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蕭宏父子的皇帝夢(1)(1 / 2)

南朝梁武帝蕭衍的弟弟蕭宏,被封為臨川王。武帝天監五年(公元506年),梁武帝派他率領軍隊跟北朝的魏軍打仗。

梁軍的器械精良,士氣也盛,前鋒首先攻克梁城,大軍進駐洛口。將領們要蕭宏繼續深入,進攻魏都洛陽。可是蕭宏膽小怯懦,停在洛口,不肯前進。等到北魏的中山王元英會合了將軍邢巒,準備反攻梁城的時候,蕭宏害怕了,召集眾將商議,準備退兵。

當時蕭宏一軍是全軍的主力。此外還有幾路人馬,在跟魏軍攻城奪地。如果主力撤退,對其他各軍將帶來極壞影響。當蕭宏提出退兵的時候,許多將領反對,隻有軍司馬呂僧珍讚成。呂僧珍說:

“知難而退,很好很好!”

蕭宏高興了,連忙說:

“是呀,我就是這麼想的。”

“我大軍所到之處,連克敵城,哪裏來的‘難’呀?”說這話的是大將柳。

“這次出征就是要跟敵人交鋒,為什麼還要避‘難’呢?”裴邃補充說。

馬仙說得更不客氣:

“大王怎麼能說這亡國之言?天子把全國的精兵交大王統率,應該隻有前進一尺死,而決不後退一寸生!”

昌義之憤怒得頭發、胡子都支棱起來了,大聲說:

“呂僧珍該斬!豈有百萬大軍還沒跟敵人決鬥就退兵的道理,你還有什麼臉去見皇上?”

朱僧勇和胡辛生竟拔出劍來說:

“誰要退自己去退好了,下官當向前去取死!”說完,氣哼哼地走了出去。

呂僧珍見群情激憤,隻好含混地說:

“大王昨夜受了風,思慮不周,我等再議吧!”

這次軍事會議不歡而散。不過蕭宏卻也不敢立刻撤兵,但也不下令前進,大軍便在洛口逗留。魏軍將領知他怯懦,派人送來兩套女人衣服,說是贈給蕭宏和呂僧珍的,還有一首歌道:“不畏蕭娘與呂姥,但畏合肥有韋虎。”這裏說的“蕭娘”是指蕭宏,“呂姥”則是呂僧珍,把他倆比作女人。至於“韋虎”,則是指豫州刺史韋睿,他能征慣戰,連勝魏兵,所以魏人很佩服他。

可是蕭宏對魏人的諷刺並不在意,仍然駐在洛口不動。一天夜裏,洛口遭暴風雨襲擊,蕭宏卻誤以為魏軍來攻,竟然跟他的幾名親近衛士騎上馬出營南逃。梁軍將士聽說主帥跑了,人人棄甲拋戈,也紛紛散去。將領們束勒不住,全軍竟潰散了。甲戈兵刃扔得到處都是,而一些病員和老弱的兵卒則被踐踏而死,屍骸遍地。魏軍不費一弓一矢,就打了一次大勝仗。

蕭宏跑到江邊,找了一條小船,連夜劃過江去。到南岸白石壘的時候天還沒亮,蕭宏的衛士叫城。守將臨汝侯蕭淵猷是蕭宏的侄子,站在城上對蕭宏說:

“百萬大軍,一朝鳥獸般散去,國家的存亡尚不可知。唯恐奸人趁夜間作亂,城門夜間不能開。”

蕭宏無奈,隻好說:

“那就給點吃的吧!”

蕭淵猷拿些食物放在籃子裏,從城頭上縋下去,蕭宏和衛士們狼吞虎咽地吃了。這時天色逐漸亮了,蕭淵猷看後麵沒有敵軍,才開城放蕭宏進去。蕭宏並不停留,穿城而過,徑自回建康去了。

就是這樣一個廢物,梁武帝蕭衍不但不曾處分他,第二年還要加封他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不久,又封他為司徒,行太子太傅——這當然是因為他是皇帝的愛弟的緣故。

十二年過去了。

蕭宏非常貪財,他讓手下人做生意,壟斷屯聚,與民爭利。還大放高利貸,貸款不但利息高,而且要用房屋或店鋪作抵押,到期還不上貸款,便把房屋、店鋪奪去。他的內堂後麵有百來間庫房,平時鎖得十分嚴密。有人發現了,懷疑裏麵藏的是鎧甲兵器,向皇帝告密。武帝很不高興,認為他對弟弟那樣友愛,難道弟弟還想圖謀自己這個皇帝寶座嗎?於是就想親自偵察一下。有一天,他派人送一桌酒菜給蕭宏的愛妾江氏,告訴她說,皇上將要來歡宴。蕭宏和江氏急忙準備,等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