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劉荊兄弟迷信惹禍(2)(1 / 2)

劉荊惱羞成怒,還是乞靈於迷信。他請來巫者,在王府後院設壇詛咒皇帝。又被衛士發現,向皇帝告發。明帝下詔派長水校尉樊儵去山陽調查,證實確有其事。樊儵的意見是判處劉荊死刑。明帝還在猶豫,那邊劉荊自知這次怕是難以免罪,隻好自殺了事。

一個王子就因迷信而送了性命。

楚王劉英是光武帝的第三個兒子。他的生母是許美人。劉英跟四弟劉莊年齡相若,童年時兩人常在一起玩耍,感情挺好。懂事後劉英的母親許美人告訴他,他們母子在宮中地位低微,要他謹言慎行。許美人又看出劉莊得到皇帝的偏愛,就讓劉英多跟劉莊接近。如果將來劉莊得立,劉英也便會受到庇護。

劉英在母親的這種教育下逐漸長大。他不像劉荊那樣,以為自己的母親是皇後便膽大妄為,而是待人接物都頗為謹慎,反倒博得人們好評,卻把野心深深藏起。他喜歡結交朋友,又愛好黃老之學,想修煉出神通。那時佛教剛剛從天竺傳入中國,他又去崇信佛教。他相信這些,目的不過是祈求神佛保護。

然而壓抑著的感情有時又會反彈為反抗。劉英總想有一天他要伸直腰杆,揚眉吐氣。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皇帝讓東海王劉強、沛王劉輔、濟南王劉康、淮陽王劉延就國,其中也包括他這位楚王。而且還讓他把母親帶走。劉英到楚國一看,楚國既小又貧,令他十分失望。楚國原來頗大,西漢時“七國之亂”,吳、楚為首,失敗後楚國便被再分為幾個小國,所以到這時的楚國已是相當褊小了。

不過明帝即位以後,念著昔年的兄弟情義,不時地派人給劉英送去賞賜,還把劉英的表弟許昌封為龍舒侯。

劉英便在楚國安頓下來。中元八年,明帝下詔,已判死刑的囚犯可以到遼地(東北邊境)參加軍隊;有罪逃亡的準予以黃縑(絲織布匹)贖罪。劉英不知他這些年又禮神又拜佛,皇帝持什麼態度,便想去試探一下。他拿出三十匹黃縑交給國相,讓他轉呈朝廷,還請國相轉告說:

“英托為藩王,積了許多過惡,聽說皇上開恩準贖,十分歡喜,現獻上黃縑三十匹,借以贖罪。”

國相派楚王府的郎中令去洛陽見皇帝,呈上黃縑和國相的奏文,倒把明帝鬧愣了。他不知這位三哥幹嗎來這一套,於是下詔說:

“楚王誦的是黃、老的精妙之言,崇尚的是浮屠(指佛教)的仁慈,吃齋念佛,與神為誓,何嫌何疑?”還讓郎中令把黃縑帶回去還給楚王,讓他用來做佛事。

楚王劉英經過這番試探,知道皇帝跟他的關係還和從前一樣,便放下心來。他喜歡交友,有不少人投奔他。這些人都想做官。可是國家早有規定,諸侯國二千石以上官員全由朝廷委派;至於公、侯、伯、子、男各級爵位,也由皇帝封賞。劉英沒那麼多官職給他的朋友,隻好拿空銜來應付,一時××將軍、××中尉、××太仆,還有××公、××侯,封了不少。反正這些人無職無權,有個虛名叫著好聽,也算過過官癮吧!

劉英還相信祥瑞。他聽人說當初武帝劉徹出生的時候,劉徹的母親王夫人曾做了一個夢,夢見一輪紅日落入懷中,醒來便生下劉徹。劉英便去問他的母親許太後(光武帝去世後,明帝尊許美人為太後),生他的時候做過什麼夢。許太後說什麼夢也沒做,使劉英大為失望。

劉英的朋友有不少方士,其中有兩人尤得劉英信任,他們的名字叫王平、顏忠。這兩人知道劉英迷信祥瑞迷得簡直要發瘋,便出了個主意,讓劉英自己來製造祥瑞,說不定會感動神佛。他們鑄了一隻金龜,雕了一隻玉鶴,在龜、鶴身上刻上吉祥的文字。這兩個方士還製造圖讖,預示楚王將來富貴無窮。劉英成天望著這龜、鶴、圖讖,幻想有一天他也會榮登大寶,做做皇帝。卻不料他等來的是朝中來調查他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