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太行縈繞趙政夢(2 / 2)

秦始皇的父親子楚,即後來的秦莊襄王,他在邯鄲做質子時,“處於城”。目前,關於“城”的所有解釋,都沒有明確指向,可能是從趙國王城門戶的意義單獨造出來的。根據《史記》記載,陽翟巨商呂不韋是秦始皇的生身父親。呂不韋來到邯鄲後,結識了子楚,認為“奇貨可居”,便決定做一次政治交易。他不僅從錢財上資助子楚,而且到鹹陽花費大量金錢,為子楚上下活動,使子楚得到嫡子的身份。他用重金買下趙姬,一同居住,使趙姬懷孕。在一次飲酒中,子楚愛慕趙姬,就借向呂不韋敬酒的時候,向呂不韋討要趙姬,呂不韋就移花接木的把趙姬配給子楚,但是卻隱瞞了趙姬懷孕的情況。趙姬嫁給子楚後,“大期”生下秦始皇。“大期”,是指懷孕超過十個月。前257年,秦昭襄王發兵攻打邯鄲,形勢危急,趙國打算殺掉子楚,又是呂不韋賄賂看守,幫助子楚逃出趙國,回到了秦國。趙國要殺死秦始皇母子二人,幸虧他們及早躲藏起來。前256年,秦昭襄王立子楚為太子,趙國將秦始皇母子送回秦國。前251年,秦昭襄王逝世,子楚即位即秦莊襄王。

《廣平府誌》、《一統誌》、《讀史方輿記要》等明清史書,以及地方史誌,它們在記載邯鄲故城時均稱“趙王城”,即地表存有遺址的西城和東城。後來在西城、東城以北發現一座故城遺址,略大於東城,小於西城,按照方位稱為“北城”。又在東城、北城的東北部發現一座故城,被定為“大北城”。至此基本弄清邯鄲故城的總體布局是由西城、東城、北城、大北城組成宮城區和居民區,總麵積達2000多萬平方米。宮城區由西城、東城和北城組成,其中以“龍台”為中心的西城,為趙王城,東城為趙國儲君宮城,北城當是王宮的拱衛之城,用於屯兵和倉儲。居民區即大北城,與西南的趙王宮城僅隔70餘米,城內“叢台”為達官貴人的聚居區。

大北城內“叢台”,是秦始皇在邯鄲的出生所在地。叢台,建於趙武靈王時期,是檢閱軍隊和觀賞歌舞的地方。位於大北城略偏北、沁水岸邊的最好地段,周圍是“連聚非一”的樓榭台閣,東郭門外麵對太行山東側的一條大道。針對《史記》記載秦始皇是呂不韋兒子的這件事,明朝湯聘尹《史裨》認為是“戰國好事者為之。”1750年,乾隆皇帝至邯鄲上叢台賦詩:

傳聞好事說叢台,勝日登臨霽景開。

豐歲人民多喜色,高樓賦詩謝雄才。

顯然,乾隆詩中所說“傳聞好事”是指《史裨》的看法,並進一步認同“戰國好事者為之”的這件事情,就發生在大北城內的“叢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