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聽了微微一笑,道:“無量天尊,貧道正擔心一路無人向導呢。你去了剛好,省的我人老了,說的不仔細。”
眾人施展輕功,眨眼之間已到了山下。早有小船停在岸邊,四人上得船來,艄公運槳如飛,約莫半個時辰便到了湖邊。大家離船登岸,岸邊已有大貢山的弟子準備了馬匹,四人上馬飛奔,進得城來。
城內人來人往,比肩繼踵,很是繁華熱鬧。馬是沒法再騎了,趙蔓菁找了個地方,把馬寄存下來,四人步行而過。衛嫣紅幾次想停下了看那些新奇玩意,卻見明月道長隻顧前行,隻得緊緊跟上。
眾人出了閶門,望西北而行。不多時便遠遠的見得一山。衛嫣紅問道:“這山莫非就是虎丘?”
明月說道:“正是。”
這時候太陽已經偏西,眾人放慢腳步,抬頭看時,隻見此山倒也不高,也不見如何的大。衛嫣紅笑道:“此山如若放到我們北方,那就隻是一個小土堆而已,絲毫看不出它的突出。”
一丈紅趙蔓菁說道:“這也很是自然。你們北方本就多是高山峻嶺。我們這裏地勢低窪,本沒有什麼大山。虎丘山與你們那裏大山比較雖然不高,但在我們姑蘇地區也算是突兀的了。”
明月笑道:“你們可不要小看了此山。虎丘形體雖然不大,但其來曆可是深遠的很呢。”
“哦?”衛嫣紅來了興致,忙問道:“莫非這裏也有一個什麼傳說在這裏?”
司馬清笑道:“你就是對故事傳說感興趣,好像小孩子似的。”
衛嫣紅說道:“我們女孩子嘛,當然是對這些感興趣了。誰像你們?成天打打殺殺的。”又轉向趙蔓菁說道:“趙姐姐你說是嗎?”
“是的,是的。”趙蔓菁忙不迭的點頭。
“這要追溯到春秋時期。”明月說道,“相傳春秋時期,“五霸之一的吳王闔閭在虎丘建造行宮,死後就葬在山中。這在 《史記》中是有記載的。相傳葬後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虎丘之名就是這麼來的。”
“可是我看這座山的外形也很像老虎。”司馬清說道。
“不錯。”明月道長說道,“司馬公子好銳利的目光。這座山的外形確實如虎。所以,我們民間還有一說:因‘丘如蹲虎,以形名’。大家請看,那山門就是虎頭,山門前兩側的兩口井是虎眼,斷梁殿是老虎的咽候,上山的石道是虎背,而斜向青天的虎丘塔則是老虎的尾巴。”
大家聽得明月的這番話,抬頭細看,果然如明月所言。山如虎踞,惟妙惟肖,端的是大自然的傑作。
說話間,眾人已來到近前。但見絕崖縱壑,茂林深篁 。大家駐足停留,不免讚歎了一番。接著便拾級而上,隻見見層峰峭壁,足有千仞之高;再看近鄰郛郭,矗起原隰,旁無連續,四邊穹窿,好似萬景都會。在夕陽的照耀下,林中雲氣出沒,好一個人間仙境!
大家都看得心曠神怡,浮想翩翩。尤其是衛嫣紅,從沒見過這等美景,不由得單的呆了。有幾次若不是司馬清和趙蔓菁拉著,她簡直就想駐在原地不想再上了。
大家行了半晌,才上得半山腰。明月說道:“前麵就是貧道的棲息之地。”大家抬頭看時,隻見一個道觀傍山而建,圍牆蜿蜒而走,猶如遊龍一般。大殿宏偉,鬥角飛簷,氣勢非凡。
眾人來到近前,見得門前一副對聯,上聯是“三清四皇碧瓦護風雲”,下聯是“無極洞府丹霄懸日月”。門頭之上還有一個橫批,寫的是“洞天福地”四個大字。門旁兩個道童正在掃地,見明月道長帶了眾人過來,二童連忙行禮問好。
眾人進得殿來,明月道長吩咐道童上茶。向司馬清等人說道:“幾位先請慢用茶水,此事待我先稟報幾位長老知曉,看長老們的意思裁決。“說完一甩拂塵,轉身進了後麵。
三人一邊喝茶聊天,一邊等待。
衛嫣紅問道:“清哥哥,剛才我在門口看了對聯,上麵說‘三清四皇’是什麼意思?“
“這個你不要問他,問我就知道。”趙蔓菁說道。
“你知道?”衛嫣紅不太相信,“你知道這些都是什麼人?”
“當然了。”趙蔓菁說道。
“那你倒是說給我聽聽。”
“要我說也不難,隻是我說了之後,你得答應我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