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蛟龍?你是說水中有蛟龍?”司馬清也驚奇的問。
“是的,”老於頭說道,“老鷹潭在洞庭東山之東的山澗裏,本是漁民們休息的好去處。但三年前不知從哪裏來了一頭蛟龍,霸占了老鷹潭,吞食了好些漁民,便再也沒有人敢到那裏去了。”
“有人看過蛟龍嗎?”司馬清有點不信,懷疑的問。
“有人啊。”老於頭說道,“有不少人都在岸邊看到過的呢。據看過的人說,這條蛟龍頭大如鬥,身長足有三丈,常在水麵巡遊。”
“看來真有蛟龍。”司馬清自語道。
“這有什麼奇怪的。”衛嫣紅不解的看了他一眼說道,“我小時候就知道有蛟龍了呀,那時在家裏不是常常聽人講這些故事嗎?”
“故事是故事。”司馬清笑道,“據史書記載,龍是龍,蛟是蛟,龍和蛟相交而生的就是蛟龍。龍是代天行道的,而蛟龍則多逆天而行,乃邪惡之物。”
“哦?原來書上是有記載的啊!”趙蔓菁趕忙問道,“那你知道如何殺死或者收服蛟龍呢?”
大家都望著司馬清。
司馬清見大家都看著他,苦笑道:“我也沒遇過蛟龍,怎麼知道呢?況且古代記載有關蛟龍的書多是野史,不可采信的。隻有一部《晉書》的,還是可以考察的。”
“哦?那裏說了什麼?”趙一飛問道。
“就是你們東吳這裏的故事。”司馬清說道,“據《晉書》記載,在西晉的時候,離你們不遠處有個地方叫陽羨 ,就是現在的宜興。”
“宜興?我知道。”一丈紅插嘴說道:“這裏茶壺的製作很是出名。”
“不要插嘴。”趙一飛說道,“你待司馬少俠說完再說也不遲的,搶人話頭也不怕別人笑話。”
一丈紅不服氣的說:“他們又不是旁人,姐姐你不會笑我的吧?”說著,伸了伸舌頭,挽起了衛嫣紅的胳膊,卻沒有再說話。
“不妨。”司馬清忙道,“我也聽說宜興的茶壺很是獨特。但在西晉時候還沒有提及。那時,在宜興有個人叫周處,此人年輕時,蠻橫無禮,常為禍鄉裏,被當地百姓視為一大禍害。當時,宜興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猛虎。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而且大家認為,三害當中周處為害最甚。 於是就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於是周處立即上山殺死了老虎。又下河去斬殺蛟龍。但蛟龍比猛虎厲害得多,在水裏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遊了幾十裏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鬥。經過了三天三夜。大家不見了蛟龍,也沒看到周處,便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於是大加慶賀。而此時周處殺死了蛟龍,剛好從水中出來。他這才知道實際上大家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於是他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雲兩位有修養的名人。當時陸機不在,隻見到了陸雲,他就把自己的事情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好多歲月已經荒廢了,怕會沒有什麼成就。’陸雲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隻要能立誌,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後,從此改過自新,終成一名忠臣。後來為國效力,戰死沙場,被追贈平西將軍,賜封孝侯。”
眾人聽了唏噓不已,一路上於剛和趙一飛又向大家介紹了老鷹潭蛟龍的有關情況。不一會,大家已穿過幾片林地,來到了一個水潭前。這時,岸上已到了很多人,司馬清一看,不少都是昨天坐在後排的島主。老剛、趙一飛與眾島主打了招呼,便領著大家找了一處臨潭的高地坐了下來。
不多時,人群一陣騷動,卻是本次大會的主人洞庭山的山主劉一楓領著圓慧大師等三人來到潭邊,他們後麵就是昨日爭奪幫主的三位島主。劉一楓站到一塊高石上,向西周拱了拱手說道:“今日乃奪盟的最後一天,也是最後一項比試。有請圓慧大師宣布比賽規則。”說著做了個手勢,把圓慧請到了高石之上。
圓慧大師雙手合什,高宣了一聲佛號說道:“阿彌陀佛。本次水裏比試不比尋常。老鷹潭水中蛟龍,危害我姑蘇百姓多年,傷人無數。地方雖多次組織獵殺,卻不見效果。昨晚經我的三人商議並得三位參選者同意,本次比試不但要考校各位水中功夫,還要請三位島主為民除害,與蛟龍一搏。此次性命相關,還請三位島主尤要小心。”
岸上眾人雖然早就得知消息,但聽的圓慧如此說來,仍然歡聲雷動,高呼:“太湖英雄,為民除害!太湖英雄,為民除害······”
呼聲震天地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