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鼓掌叫好,一丈紅於是是操起了琵琶,五指一滑,一串仙樂已經傳入眾人的耳中。司馬清雙手擊節,低聲唱到
“吳姬越豔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一曲終了,大家拍手叫好。衛嫣紅卻道:“好是好,但唱的是什麼我一句也沒聽懂,還不如人家妹妹的琵琶呢!”
······
一行人說說笑笑,繼續向湖裏進發。
奇怪的是,他們誰也不提剛才各人顯露的武功,好像這是他們商量好了似的,要不他們就是相互認識。
可他們沒有商量過,他們之間也是初次見麵,當然是不認識的。
難道他們有什麼默契?
這四個人是不是就是司馬清他們要釣的“魚”呢?
衛嫣紅想和司馬清說話,但司馬清卻沒有看她,他看的是那個歌女。
那個會彈琵琶、會唱歌、還會輕功的歌女。
衛嫣紅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便也不去理他了。
不知不覺間已日到中天,大家都感到有點餓了。一丈紅的父親說道:“老於頭,看來你不是想把我們餓死就是想把我們熱死啊。”
老於頭笑了笑道:“就你這樣子閻王老爺也會不稀罕的。倒是幾個孩子細皮嫩肉的經不住日曬。要不我們去洞庭山裏歇歇吧?待會讓老婆子再給你們做紅燒鯽魚吃。”
“好啊好啊!”一丈紅拍手笑道:“婆婆的紅燒鯽魚也是太湖一絕啊,我們今天看來又有了口福了。”
“你這丫頭,就知道好吃。”於老婆婆在船尾笑道:“也不知將來誰敢娶了你?”
“誰要出嫁了?”一丈紅扭捏道,臉上卻紅的像驕陽似的,頭趕忙低了下去。
“嗬嗬,不出嫁,不出嫁。”於老婆婆笑道,“但今天洞庭山我們可不一定去得了啊。”
“為什麼?”一丈紅問道。
“難道你忘了今天是什麼日子?”於老婆婆道。
“七月初六。”一丈紅道,“原來是七月初六。”
“七月初六又怎麼了?”衛嫣紅奇怪的問道:“今天是七月初六,但又怎麼了?”
“那可真的不能去了,”一丈紅說道:“今明兩天洞庭兩山之間要封湖了。”
“為什麼?”司馬清奇怪的問,“現在正是捕魚的好季節,官府為什麼要封湖呢?”
“這可不是官府封的。”老於頭道。
“不是官府?”司馬清更奇怪了,“那誰有這麼大的權力?”
“七十二島島主,”老於頭道:“太湖七十二島島主!”
“七十二島島主?”衛嫣紅奇怪道:“他們是些什麼人?為什麼要封湖呢?”
“姐姐,是這樣的。”一丈紅答道:“太湖五千裏水麵,共有五大湖組成,在這五湖之中,分布大小七十二座島嶼。說起這些島嶼,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
“傳說?什麼傳說?”衛嫣紅趕忙問道。
“這要從秦始皇南巡說起了。”一丈紅說道:“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覺得山多,水多,但田太少了。怎麼辦呢?有人給了他一趕山鞭,讓他把山趕到水裏去。這樣一來,不就山也少了,水也少了,田就多了麼!秦始皇於是就帶著趕山寶鞭,到天下去巡遊。他巡遊到太湖邊上,隻見湖水望不到邊,於是找來當地官員一問,說有三萬六千頃。再看看太湖邊上,山峰一個連著一個,一問當地官員,說有三千六百個。秦始皇於是舉起趕山鞭,看到一山揮一鞭,揮起一鞭就趕了一山。小山就一個個的直往太湖裏跑。
“太湖接近東海,屬東海龍王管轄,龍王一聽這事,心裏就著急了:他想啊,你秦始皇把山都趕到湖裏,我的子孫沒有地方蹲啦,倘若讓他再趕下去,湖海都填平了,我住到哪裏去呢?龍王急得團團轉,這時,他的小女兒來了。龍王把秦始皇趕山填湖的情況說了一遍。小女兒想了想便想出了一條計策,附在龍王耳邊說了幾句話,龍王聽了大喜。
“那位秦始皇在湖邊趕山,每天趕下九座,一連趕了八天,一共趕下了七十二座山到太湖裏。這天晚上,秦始皇在回來的路上,忽見一個美麗的姑娘,秦始皇一看,這姑娘太漂亮了,自己的宮裏沒一個比得上她的!於是他立即叫人把姑娘搶進了行宮。晚上,姑娘就陪秦始皇一起喝酒,秦始皇喝得爛醉如泥,一直到天亮才醒。這位姑娘就是東海小公主,她偷偷找到趕山鞭,就回到東海龍宮裏去了。後來,秦始皇沒有了神鞭,就沒法趕山了。”
“那現在的太湖七十二峰就是當年秦始皇趕下來的了?”衛嫣紅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