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終章 戒斷期與流星雨(1 / 3)

華新社6月20日電,今日22點至明天10點30分,來自半人馬座的彗星將帶給地球帶來有史以來最大的流星雨。據天文學家介紹,這顆彗星是一顆拋物線彗星,在經過太陽係後會改變軌道向大熊座方向飛去。據悉,構成這顆彗星的主要物質是水,在接近太陽係後表麵的冰麵開始蒸發,路過地球時變成了一個長寬分別是3千米,高為3.5千米的不規則形體。它在2日前穿過了地月軌道,正向著大熊座方向飛去,北半球用肉眼就能看見。它的彗發將在今晚接觸大氣層,屆時會有一場浩大的流星雨出現在地球上空。華新社在此提醒大家不要錯過這場十萬年一遇的的天文盛宴。

“要是軌道在微微偏那麼一兩度的話,這篇報道將會變成另一個故事了。”樺木生看著窗外的星空說道。身後是被什麼人打開過的文件櫃。

在樺木生的印象中,人類的滅亡的景象應該是宏大的。

就如此次的彗星一樣,如果彗星的軌道稍微偏離撞向了地球,那人類很可能會重蹈恐龍的覆轍。相比於撞擊到陸地,彗星有更大的幾率會落在占地表百分之七十的海洋裏。彗星如果撞擊的是海洋,它強大的能量會引起滔天的海嘯,無法預測多高的海拔才能算作安全高度。而彗星如果撞到了陸地上,那它瞬間釋放的能量將比人類擁有的全部核武器加起來還要大,激揚的塵土將飛上萬米高空,隨著大氣環流將整個星球覆蓋。被撞擊的地球將會有數十年的時間不見天日,現有的生態係統將會收到毀滅性打擊。

樺木生喜歡看科幻小說,他能想象出那是怎樣一副場景。但他從來沒想過的是,世界末日會離自己這麼近,而毀滅世界的東西又是那麼渺小。

“那些研究材料有那麼重要嗎?”何柏芝問。“論文不是已經發表在網上了嗎?而且看到這個數學模型可能都不需要讀者一分錢。”

樺木生搖了搖頭:“那不一樣。在建立數學模型之前研究者一般都會做很多前期的調研,也會做很多相關的假設。雖然在匹配程度上花語馨他們得的這些病和數學模型非常吻合,但這並不能幫助我們確定發病的真正原因。這時就需要最開始的假設與研究材料了,也許這些假設都是錯的,但這些材料會提供給研究者很大的參考價值。通過假設人們可以有更明確的研究方向。如果說按照周國輝博士的假設找出了發病原因,那麼周國輝博士的材料就將成了這種病的源代碼,讓使用者先人一步進行研究。”

“論文的時效性有那麼重要嗎?除了拿獎之外,論文的時效性意義並不大吧?”何柏芝不明白。“而且為了紀念周國輝博士,這種算法不已經命名為國輝算法了嗎?既然這篇論文早在很早以前就發布了,那為什麼那會兒大家沒有開始研究?”

樺木生博士瞪了何柏芝一眼。“

沒人研究?國輝博士後來出了什麼事你不知道嗎?”

“那,為什麼沒有人繼續周國輝博士的研究呢?”

“因為沒有意義。”樺木生回答。“而且,這篇論文的所有內容都為假設,沒有可以直接證明論點的東西存在。在科學方麵嚴謹一些,總不是壞事。而且,科學是會隨著時代發展的。在20世紀之前,牛頓經典力學一直被認為是物理學中的真理。但結果怎麼樣?那個公式到最後還是體現了其隻能在宏觀低速運動中運用的事實。至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公式是否也有科學上的局限性,那就是未來人們研究的課題了。不過我擔心,人類可能走不到那一步了。”

“很多東西並不是人們不想研究。”樺木生繼續說道。“隻是在那個階段,周國輝博士的論文沒有更多的實際意義,也不會給人民與社會來帶經濟效益,所以研究就終止了。最後還是我把他拉到了身邊才解決了他的生計問題。”

“那為什麼我沒有在國內學術論文上聽到更多關於這些研究的消息,隻能聽到國外網站閃爍其詞的傳言呢?”

“因為這個算法本身就是一個很難證實的東西。”樺木生回答。“即使是在全球最大的生物實驗室中也無法證實這個猜想,因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案例。人類花費大量精力去研究一種並不存在的遺傳病無疑是可笑的,如果單純隻是為了證實一種猜想而消耗花費大量人力與物力創造出一種疾病的話,那這件事本身就是極其荒謬的。”

“但是,這算法最終還是被證實了,不是嗎?”

“是啊。雖然不明顯,但近十幾年來新生嬰兒的男女比例在發生著細微的變化。這種變化在發達國家最為明顯。在發達國家,人口的增長率普遍在零左右徘徊,很多國家的人口增長率都是負數。相比起我們,他們擔憂心自己國家的未來,對新生嬰兒的比例也更加上心。即使在我國,新生嬰兒的男女比例在前些年也降到了1一下,並且仍然在逐年降低。要知道,在十幾年前,我國男性的人數要比女性多出三千萬左右。當然啦,這單單是理論上的盈餘。這三千萬人,並不是全部集中在某一年誕生,他們也可以找比自己小的女性作為配偶,以此來減輕這個問題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但是這個問題並不會因此而得到真正的解決。”

“所以說,人類即將麵臨的問題是因為全球女性的不斷減少而失去繁殖的能力,最終走向滅亡嗎?”

“恰恰相反。”樺木生提醒道。“你忘了自己是做什麼的了嗎?”

“未來的世界消亡的不是女性,是男性!”何柏芝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覺,但之後又有了更深的疑惑。“可是,雖然論述y染色體會隨著時間變短最終消失的觀點早在幾十年前就有了。但這中現象似乎和遺傳學扯不上邊啊。我之前也說過,這完全不符合科學原理啊!”

“這就是問題的所在!雖然伴隨在y染色體上的疾病出現遺傳性狀本身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但患有該疾病的男性根本沒有生育能力,這種病還體現出明顯的遺傳痕跡,這就很怪異了。而國內外新生兒的出生記錄卻都證實了這一點,這隻能得出一個結果。”“

“這說明出問題的很可能不是y染色體,而是x染色體或是其他22對常染色體上的某個基因了?”何柏芝說出了樺木生得出的結論。

“對。但由於這個算法本身就建立在比較苛刻的條件上,所以基本上無法做出完全的證明,相反的隻要是出現在當今世界的所有事例都可以成為其反例。他的推論中有兩個疾病原因在x染色體上的假設,但在發表的同時卻受到了眾多學者與專家的圍攻,仿佛他們早就做好了準備一樣。”

“既然是假設,人們應該沒有必要去追究太多的吧?”

“從今年開始,國家將在全國推行基因戶口這件事你應該知道吧?”樺木生問何柏芝。

“嗯。你是說這件事和基因戶口有關?”

“多少有些關係吧。”樺木生回答。“你知道這個事情的推動者是誰嗎?”

“我記得。”何柏芝思考了一下。“好像是張衛花女士。”

“對。就是她。在周國輝博士有關x染色體的研究上,她總是持反對意見。”

“但她好像並不是這方麵的學者吧?”

“對。她不是。”樺木生博士回答。“但不代表她無法參與到周國輝博士的研究中來。”

“每次在周國輝博士提出有關x染色體的理論時,她總會找出十幾個學者從不同角度來提出周國輝博士的漏洞,仿佛專門在和周國輝博士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