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宕昌史料輯錄(5)(3 / 3)

(3)“鈸印”疑為宕昌羌之原始宗教而雜以佛教(念“葉那”經)。鳳凰山神即為天神,九月十五敬山神,疑為古宕昌羌“三年一相聚,殺牛羊以祭天”之變異。

(4)“木壘”疑為古宕昌羌林區居屋,即“居有棟宇,上織犛牛尾及羖羊毛覆之”者。今宕昌之官亭、化馬、秦峪、沙灣、新寨及舟曲縣城以南,武都兩水以北一帶之木籠式樓房,乃宕昌羌人峽穀近農區之居屋,即《漢書》所謂之“石屋”之屬。

(5)婚姻習慣之“鑽草房”,不計血緣輩分等,即古宕昌羌親屬相繼之遺風。

(6)服飾為古宕昌羌服之演變者,其舊式,乃宕昌羌之服飾,與今四川羌人服飾大同小異,即《魏書》所謂“鄧至”、“白蘭”諸羌,與“宕昌同”者。

(7)葬式乃為漢、藏影響而猶存本原,故獨具特色。

1982年10月4日

官鵝溝藏族傳統酒歌

“青稞煮酒”

1982年9月24日在鹿仁村大隊長苗順有(又名苗國柱)家,由苗順有用宕昌藏語演唱並用漢語解釋歌詞大意,筆者記錄整理,路鵬雲協助理解會通詞意。

正月過後天變暖,

日照雪山放銀光。

春風一夜冰雪化,

腰插砍斧上山梁。

進了山林砍樺樹,

砍倒樺木做耕杠。

樺木根部做犁頭,

樺木中段做杠轅,

樺木梢子做耕子,

樺木枝枝做耕籽兒。

做好耕杠進牛圈,

駕起犏牛去耕荒。

犏犍牛駕在重手裏,

犏檸牛駕在輕手上。

地邊耕過蒿子根根多,

地腦耕過綿綿草長,

地中央犁溝像麵渠一樣。

耕過頭遍送上糞,

糞堆就像鵓鴿群落地上。

撒開糞堆便下種,

撒籽臉麵朝東方。

一心一意朝天撒,

就像“鈸印”驅鬼的模樣。

撒完籽種再耕耙,

犁溝像木匠畫的線一樣。

春天的太陽暖洋洋,

禾苗一天更比一天長。

姑娘們進地去鋤草,

身子輕盈好似蝴蝶在飛翔。

夏天的太陽一團火,

青稞成熟杏子般黃。

小夥子們忙收割,

敏捷好似姑娘跳舞賽輕狂。

割下青稞運上場,

爹娘老漢都來幫。

青稞上場不過夜,

束子上架如像兔子跳躍在山坡上。

架上青稞要打碾,

青石碌碡套上場。

鞭子一甩大白馬跑,

碌碡滾動翻波浪。

卸了碌碡放了馬,

篩子篩來簸箕揚。

顆顆青稞金子般黃,

堆起來就像山一樣。

裝進口袋倒進櫃,

收割完畢裝酒缸。

“右母”(主婦)煮青稞,

“右主”(家長)撒曲子,

鍋裏頭捂三夜,

缸裏頭裝三月。

秋風吹來秋雁飛,

打開酒缸慶歡樂:

缸口的酒有白沫,

獻給煨桑盒中天神喝;

缸中間酒像氣溜水,

獻給鬥壇中的家神喝;

缸底的酒有酒渣,

交給“鈸印”師父爺,

“鈸印”祝酒大家喝。

端起酒碗唱起歌,

吉祥豐收家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