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已胸坼而生禹
帝王禹本來是夏後氏的後代,姒姓,母親叫“修已”。她在夜晚睡覺時看到一顆流星從天而降,她在夢中,感覺到和這顆流星有了接觸。她又吞食了神珠薏苡,在石紐,當她拆開自己的前胸,就生出了禹。禹長著虎鼻大嘴,兩個耳朵都有大孔,頭上戴著鉤,胸前有玉鬥,所以命名為文命,字稱高密。他身高九尺二寸,在西羌夷人那裏長大。起初,禹在沒有被任命為官時,他的父親已被降職。禹在百姓中,顯現出高尚的道德,因此,他開始受到上天的保佑。
禹得山海經
禹在《黃帝中經》中看到聖人所記載的話:“在九嶷山的東南有天柱,號稱‘宛委’。天柱用文玉作基礎,它的上麵用磐石覆蓋。在天柱上,有青玉寫成的字,並用白銀加在編織。”禹因此到東方巡狩,登上衡山來找天柱。在他躺下歇息時,看到了一個穿著紅繡衣男子,自稱夷倉水使者,前來等候他。這位身穿赤繡衣的男子,讓禹齋戒三個月,再去尋找天柱。這樣,禹齋戒了三個月,登上了宛委山,他找到了一本書,按著書中的記載,禹走遍了天下。他把書中的話,大略記誦下來,並把此書稱為《山海經》。
大禹發明燈籠
大禹鑿劈龍關之山,也叫龍門,發現一處岩洞,有幾十裏深,洞中漆黑一片,無法行走。大禹舉著火把進洞,發現洞中有一隻模樣像豬的怪獸,嘴裏銜著夜明珠,發出的光亮就像燭光一樣,大禹因此而發明了燈籠。
夏啟傳子
大禹本來把天下讓給幫他治水有功的伯益,伯益死了,諸侯便把天下歸還給大禹的兒子啟,因此啟便繼承他的父親而有了天下。帝王不傳位於賢人而傳於子,是從夏啟開始的。
紅絹抹額
大禹娶塗山氏之女為妻。娶親當天晚上,天上雷鳴電閃,雷電中出現披甲的士兵千人,還有一些不披甲的,額頭上都紮著紅絹。
迎親始於夏
從遂皇氏開始才有夫妻之道,五帝駕車娶妻,夏代開始到女方的庭院迎親,以後殷商到堂上迎親。周代規定了男女成婚的年齡,到了年齡才可以結婚,成親時男子來到女子的屋中迎接,結婚時規定的六種禮儀開始完備。然而,成親時男方親自去迎接女子這一禮俗實開始於夏代。
禹之妻不甘獨宿
禹長著長長的脖子,有鳥喙一樣的嘴,麵貌長相醜陋不堪。他已經三十歲了,可是,還沒有娶妻,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太醜了。有一天,禹途經塗山,看到一位女子,他深深地愛上了這位女子,就把自己愛慕的心情表達給這位女子,打算和她訂婚。這位女子對禹的求愛,沒有推辭,並答應了禹的要求,結果禹如願以償。可是,由於禹整天要為天下的老百姓操勞,白天顧不上吃飯,晚上也抽不出很多時間睡一個安穩的覺。禹的妻子非常不高興,她創作了一首哀婉的歌曲,向禹傾訴內心的哀怨和對禹的思念。
黃龍負舟
大禹正在過江。這時,有一條黃龍托起禹乘坐的大船。船上的人都大驚失色,隻有禹的神色不變。他說:“我受到上天的保佑,竭盡自己的全部力量為百姓服務。我活著是由我的德性決定的,我死則由上天來裁決,一條小小的龍能把我怎樣呢?”過了不長時問,這條龍就俯首低尾消失了,而禹乘坐的船卻安然無恙。
禹帝自責
禹外出,看到一個犯罪的人,就走下車來,哭泣著詢問這位罪人。左右的人都說:“罪人不順從道義,君王為什麼要悲憐他呢?”禹回答說:“作為堯舜的人,都以堯舜的想法當作自己的想法。我作為一個國家的君主,百姓們卻各自以自己的想法當作支配行動的思想,因此,我深感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