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三國(3)(2 / 3)

看樣子這個老家夥快要不行了,我再也不用擔心什麼了。”從此,曹爽放鬆了對司馬懿的警惕。沒多久,魏少帝曹芳去城外拜謁(yè)明帝陵,曹爽等大臣一同陪著曹芳前呼後擁地出了城。誰知他們前腳剛出城,司馬懿後腳就下了床,親自披掛上陣,帶著兩個兒子和從前的部下迅速占領了曹氏兵營。接著,司馬懿進入宮中,一一細數曹爽的罪名,威逼太後廢黜曹爽。太後沒有辦法,隻得照他的話去做了。司馬懿又帶兵占領了武器庫。曹爽正在郊外玩得不亦樂乎,忽然聽手下報來消息,如同晴天霹靂,他一下子驚呆了,半天回不過神來。這時,手下人勸他挾持漢獻帝到許都,重振人馬,與司馬懿對抗。但曹爽猶豫了半天,還是不敢這麼做,最後他隻得屈從司馬懿提出的條件——交出兵權,方可回到相府。回到城中,曹爽才明白自己大勢已去。沒多久,司馬懿就以篡逆的罪名,誅殺了曹爽一家以及曹爽的黨羽,獨攬了朝中大權。

從此,魏國的政權基本上落到了司馬氏手裏了。兩年後,司馬懿去世,他的職位由兒子司馬師接替。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國後期,魏國的大權被司馬氏所掌握。魏少帝曹芳即位後,司馬懿和曹爽一起輔政,後來,司馬懿殺掉曹爽,獨掌大權。過了兩年,司馬懿死了,他的兒子司馬師繼任大將軍的職位,大權落在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二人手中。後來司馬師又廢掉少帝曹芳,改立曹髦為帝。司馬師死後,司馬昭當了大將軍,大權還是掌握在司馬氏的手裏。司馬昭為人陰險狡詐,權欲極重。曹髦身為皇帝,卻沒有什麼權勢,他心裏又是憤怒又是害怕。他早就知道司馬昭有篡奪帝位的野心,覺得這樣的日子實在不能忍受下去了,就召集了尚書王經等三個大臣商量對策。曹髦說:“司馬昭的野心,連過路的人都已經知道了,我不能坐著等他來收拾我,今天我要與你們一起去討伐他。”大臣們都知道司馬昭的勢力太強大,要跟司馬昭作對,等於就是拿雞蛋去碰石頭,就勸曹髦忍耐。曹髦哪裏忍受得了,他從懷裏掏出一張預先寫好的詔書,說:“我已下了決心,就是死也要去拚一下!”曹髦帶領宮中的侍衛等300多人,向司馬昭的府邸進發,曹髦自己拿著寶劍站在車上指揮。在路上,他們遇到了司馬昭的親信賈充。賈充帶領了幾千名衛兵攔住了曹髦等人的去路,雙方就打了起來。賈充命令手下殺死了曹髦,向司馬昭報告去了。司馬昭又立了曹奐為皇帝從此,魏國的大權便牢牢掌握在司馬昭的手裏了。

阿鬥樂不思蜀

司馬昭擺平了魏國的內部爭鬥,就開始實行統一天下的計劃,首先就是要滅掉蜀漢。當時的蜀漢,諸葛亮在世時,劉禪事事聽從他的安排,待到諸葛亮一死,劉禪頓時失了主心骨,不知道怎麼辦,竟寵信宮中的一位宦官黃皓,自己卻不理國事,隻知道尋歡作樂。而蜀漢大將軍薑維,則屢屢出師伐魏,一心恢複中原。他不顧將士疲勞,連年征戰,使得百姓們的負擔極重,叫苦連天。

司馬昭見伐蜀的機會已到,派鍾會率領十萬人馬攻打蜀國。薑維接到情報後,馬上報知劉禪。劉禪正與黃皓在宮中遊玩,接到報告後問身邊的黃皓:“魏國派大批人馬進攻我國,怎麼辦?”黃皓說:“陛下放寬心,聽說城中有一師婆,能測吉凶,可以召她來問問。”劉禪即命黃皓用小車把師婆接到宮中,在後殿陳設香花紙燭,焚香祝告。那師婆披散頭發,赤著雙腳,裝模作樣,念念有詞說:“我是西州土神,陛下太平無事,幾年後,魏國疆土也歸陛下,可不必憂慮。”劉禪聽後,非常高興,命人重加賞賜。自此之後,他再不聽薑維的說法,隻與黃皓在宮中宴飲作樂。薑維的告急文書,都被黃皓收到後藏了起來,劉禪一心玩樂,毫無察覺。魏國大將鍾會、鄧艾等,兵分十餘路,浩浩蕩蕩殺向蜀國。蜀國雖有大將薑維、張翼、廖化等,因黃皓聽信巫師之言,不肯發兵,最後寡不敵眾,隻能退守劍閣(今四川劍閣)。魏軍一時也無法攻破蜀軍把守的險關要隘。鄧艾見蜀軍主力守在劍閣,親自帶了五千精兵,不穿衣甲,手執開山斧,從高山峻嶺中強行開出一條小道,人不知、鬼不覺地直奔蜀國首都成都。劉禪在成都接到探子飛報,說鄧艾兵馬已兵臨城下。城外百姓,扶老攜幼,痛哭逃生。劉禪驚惶無措,竟然不顧群臣的反對,命人寫降書、樹降旗。劉禪的第五個兒子,即北地王劉諶,見父親如此昏庸,一家五口悲憤自盡。第二天,劉禪自己綁著雙手,帶領大臣們投降鄧艾。消息傳到劍閣,死守在那裏的薑維等官兵大驚失色,號哭之聲,震天動地。鄧艾攻克成都後,薑維假裝投降於鍾會,企圖挑起鍾會與鄧艾間的矛盾。最後,在混戰中,鄧艾、鍾會、薑維都相繼死去。

司馬昭見成都混亂,命人把劉禪接到洛陽,封他為安樂公,賜給他金錢、美女、住宅。劉禪安下心來,漸漸忘了亡國的痛苦。一次在宴會上,司馬昭命蜀人上場演蜀戲,蜀國官員觸景生情,一個個低下頭去,想想國破家亡,做了俘虜,還在敵國觀看家鄉戲,不由得滴下淚來。唯獨劉禪,抬著頭看得非常起勁。司馬昭看在眼裏,問劉禪說:“你還想念蜀國嗎?”劉禪不假思索地回答:“這裏真快樂,我已經不想蜀國了。”“樂不思蜀”的成語就是這麼來的。劉禪身旁的大臣郤(xì)正乘著上廁所的時機,對劉禪說:“以後如果晉公再問陛下是否想念蜀國,陛下可回答說先人的墳地都遠在蜀地,我的心裏每時每刻都在牽掛,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去探望。這樣,晉公或許會放陛下回去。”劉禪點點頭,牢牢記住這些話,待到司馬昭又一次問他是否想念故土時,劉禪微閉眼睛裝著哭泣的樣子,以正的話作答。正說的。”司馬昭說:“這話不像你說的,倒像是郤正說的。”劉禪一下子睜開眼睛,驚訝地說:“你怎麼知道的?”周圍的人見此情景都笑了起來。司馬昭不由歎息道:“人之無情,竟會到這種地步,即使諸葛亮還活著,輔助這樣的主子,國家也是不會長久的。”後來,人們便用“扶不起的劉阿鬥”來譏諷那些昏庸無能,而又自甘墮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