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高校圖書館圖書汙損問題及解決方法(2)(1 / 2)

1917年,張勳複辟失敗,段祺瑞重掌北洋政府大權,拒絕恢複《臨時約法》和國會。為此,孫中山在廣州召開非常國會,組織軍政府,發動護法運動。陝西革命者響應孫中山號召,組建陝西靖國軍,討伐北洋軍閥在陝西的代理人陝西督軍陳樹藩。新組建的陝西靖國軍,是一支成分複雜的聯合部隊。由於缺乏德高望重的統帥人物,部隊從組建之日起,就陷入群龍無首的窘境。靖國軍的將領們想到了於右任。1918年,應陝西靖國軍將領邀請,奉孫中山之命,於右任返回故裏,就任陝西靖國軍總司令,開始領導陝西的護法運動。1922年5月,陝西靖國軍解體,於右任重返南方,繼續投身於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請孫中山北上商談國是。於右任奉孫中山之命,先期北上,就任國民黨北京分會委員,具體處理國民黨北方事務。1925年,原陝西軍閥劉鎮華糾集10萬人馬,圍困西安。於右任接受中共領導人李大釗派遣,赴蘇聯請回馮玉祥,召集舊部,在內蒙古五原鎮誓師,組建國民聯軍。馮玉祥任國民聯軍總司令,於右任為副總司令。隨後,於右任率部分國民聯軍南下,很快解除了西安之圍。

1930年12月28日,國民黨四屆中央執委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推選於右任為監察院院長。此後,於右任長期擔任南京政府監察院院長。

1949年1月,蔣介石下野,李宗仁出任代總統。麵對解放軍強大攻勢,李宗仁企圖以和談扭轉敗局,提議派於右任為特使,赴北平談判。於右任得知消息後,徹夜未眠。他想全力促成此事。可是,負責此次會談的張治中提出:於右任留在南京更好,憑他的威望,可以促使和談協定的最後批準。就這樣,於右任借過了北上機會,成為終生憾事。國共和談破裂後,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京解放在即。蔣介石開始撤離大陸。他害怕於右任留在大陸,要於右任先去上海,再南下廣州,然後去台灣。於右任以身體不適為由,試圖加以拒絕。蔣介石派來的軍人不等於右任穿好衣服,就逼他上了汽車,直奔機場。到上海後,於右任本來想轉道香港,伺機再去北平,然後留在大陸,可是,蔣介石不同意。1949年11月下旬,於右任先到重慶,接著飛往台灣。他的結發妻子高仲林、長女於芝秀、女婿屈武、幼子於中令及其母沈建華等親屬留在了大陸。

1964年11月10日20時,於右任在台北市病逝,享年86歲。

於右任是傑出的革命家、教育家、書法家和愛國詩人,對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早年間,於右任熱衷於新聞事業,先後創辦了《神州日報》、《民呼日報》、《民籲日報》和《民立報》,後來又致力於興辦教育事業。他是複旦大學的創始人之一。1905年,他與王敬方、張邦傑一起,發起創辦了中國公學。在上海期間,適逢東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生驅逐校長,空缺請於右任出任。他欣然接受,並把校名改為上海勞動大學,請李大釗為客座教授。李大釗又推薦鄧中夏、瞿秋白、蕭楚女等到上海勞動大學任教。一時間,上海勞動大學成為上海影響最大的革命大學,培養了大批進步青年。在任陝西靖國軍總司令期間,於右任一方麵指揮作戰,一方麵大辦學校。他在總司令部設立教育處,專門負責教育,先後創辦了渭北中學、渭北師範、三原中學、民治中學和地方自治講習所。20世紀30年代初,於右任在西安期間,與邵力子、楊虎城等人共同倡導興建西北教育。1932年,他籌建了西北第一所農業院校——國立西北農業專科學校(後更名為西北農學院),並兼任第一任校長。被蔣介石脅迫到台灣後,於右任仍然不忘興辦教育。1958年,他與友人在台灣桃園縣平鎮鄉創辦複旦中學,被複旦大學的校友們稱之“少複旦”,並出任名譽董事長。

當然,於右任在文化方麵的最大貢獻,還是他的書法藝術。早年間,在私塾先生毛班香的指導下,於右任研習趙孟頫,學臨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作品,在王體楷書上下了很大工夫。青年時代的於右任,在深入研習漢隸、魏書和唐楷的基礎上,學習行楷,後又專攻魏碑書法藝術。在上海時,於右任曾向晚清書法名家何紹基學習。中年後,於右任學習草書,組織成立了標準草書社,對中國書法進行係統深入的研究。他提出了中國草書經曆章草、今草、狂草三個階段的論點。他在悉心研習曆代名家草書千字文的基礎上,解開了漢字草書難傳之謎,整理總結製定了《標準草書》,為漢字草書標準化、規範化、科學化奠定了基礎,為人們學習草書提供了一個範本,在漢字草書的傳播和普及方麵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書法上,他成為一代宗師,被人們稱為“曠代草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