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課堂教學語言

從教學效果來看,隻有嚴格規範的語言,才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聽記能力和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啟發學生的思維。所以教師必須注意自己語言的修養,努力做到課堂語言準確(言必有衷)、簡潔(言簡意賅)、清晰(條理清楚)、通暢(通俗明白),並注意語調的高、低、快、慢、輕、重,講究抑揚頓挫、音韻和諧,使課堂語言具有感人的魅力。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有不同的方言,但作為課堂教學,應按國家教委的有關規定,在各級各類學校統一用普通話作為教學用語。

(3)儀表教態

每個教師在課堂上都要注意自己的儀表美,穿著、發式要適合教師的職業、性別、年齡、體形,做到整潔、合身、美觀。教態要自然,端莊大方,課堂上的舉止應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這些一方麵屬於教師教學的基本功,另一方麵也是為人師表的具體表現。

三、課堂教學評價的方法步驟

1.建立評價小組

評價小組人員的條件要挑選業務水平高、評議能力強、大公無私、作風正派的同誌參加,人數以5~10人為宜。組長要由教育理論水平高,對課堂教學評價有一定研究、工作認真負責、有較強組織工作能力的同誌擔任。

2.學習標準進行試評

在評價之前要組織評價小組每個成員學習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和評價記分辦法,看先進地區優秀教師的錄相課,進行試評,試評中發現標準要求不恰當的地方,經大家討論可以修改,評議時要依據修改後定下的統一標準和辦法為準,標準、要求和辦法一經討論確定,在評價進行中就不能隨意改動。

3.聽課評議

聽課前評價小組全體人員要事先看教學大綱和課本以及講課老師的當堂教案,熟悉教材內容和應達到的教學目標,並由專人命好課後測驗試題。然後進行聽課,課堂上評議人員要按標準要求觀察記錄好講課教師和聽課學生的實際表現,下課後立即抽部分學生進行測驗,抽部分學生填寫《課堂教學評價學生簡答表》(見表2),由講課教師填寫《課堂教學評價教師自評表》,這些工作進行完後即可開評議會,凡參加聽課的同誌都要參加評議會,評議會開始要先請講課教師談談他備課時的想法,講課後的體會。評議時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學生測驗成績,講課教師的想法體會等,實事求是地進行,評議中不但按標準要求指出優點和不足,更要探討上好一節課的規律和方法,這樣在大家的評議啟發下,相互學習,大家都會學到改革教學、提高效率、提高質量的好辦法,總之要把每一次評議會都開成一個課堂教學研討會,在教學研究實踐中提高教學水平,提高研究水平。

4.評議記分

評議人員要在經過聽課、評議會後按標準要求和講課教師在課堂上的實際表現評定給分,評分應體現評議人意願,一律以參加評議人員評價表上所打分數為準,以總平均分的高低鑒定教師。

這節課的內容上課前老師已給一些學生講過,並布置了課堂上怎麼回答問題。

從學生學習興趣、情緒,討論解答問題情況和出題測驗當堂所學知識看本節課的教學效果。

四、課堂教學評價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明確目的,客觀評價

進行課堂教學評價,一定要以評價標準為依據,實事求是地客觀評價,不應摻有主客意圖或個人成見。為此,應盡量避開原有個人矛盾的教師間的評價,以保證評價的客觀性。

2.結合不同教材內容,進行客觀評價

雖然在教學評價的標準中對課堂教學訂出了統一的標準,但這隻是教師講課的一個全麵的努力方向,評價時不應片麵地對不同教學內容的課都按同一個模式要求。這就需要在進行評價時,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評價標準,進行客觀地、實事求是地評價。

3.統一思想,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

各級領導、教師及被評價教師都應統一認識,真正認清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作用,應通過評價,相互切磋、學習,達到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之目的。積極地進行課堂教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