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同學們對作弊的危害分析得十分深刻。有人說作弊如同小偷,隻不過小偷偷的是錢,而作弊者偷的是知識。班會的討論令作弊者無地自容,也令被動作弊者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可恥。班會上大家表示要使班級成為第一個不用監考也不作弊的集體。
一個同學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在班會上,我清楚地記得一位老師曾說:‘沒有一個學生敢說以後再也不作弊了。’聽後,我十分難過。難道我們就這樣沒誌氣?因此,我下了狠心發誓:無論大小考試,我以後再也不作弊了。我將用實際行動告訴老師、同學、家長,這並不是一句空話,不管以前我是否有過作弊行為,隻希望老師能好好地監督我,使我能快一些真正做到自覺地不去作弊。”
中學生申請“無人監考”
山東師範大學附中高二某班的62名學生向校領導遞交了《無人監考申請書》,申請於第二天被批準。這意味著,在即將開始的期末考試中,老師及校領導都不在該班考場上出現。
該班班長說:“現在的高中生具有很強的好勝心、獨立性和自尊心,對大多數認真學習、積極上進的學生來說,監考是對他們極大的不信任。我們以班級名譽作保證,考試中杜絕任何作弊行為,一經查出定受重罰。”
該校校長說,學生們渴望自主發展的願望是極其強烈的,學校應給予肯定和支持。同時,學生申請無人監考也是對其誠實的道德品質的考驗,這有利於在全校倡導良好的學習與道德風氣。
誠實測驗
一、哈、梅的誠實測驗
許多年前,哈次霍恩和梅設計了一係列內容廣泛的誠實測驗。這些測驗的情境和學生日常生活的情境很相似,實施測驗方式和平常的學校考試沒有兩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品德調查。
其中有這樣一個測驗:首先在課堂裏實施詞彙、算術推理、句子完成等測驗,將試卷收回後,複印一份。然後在下次上課時,將未批改的試卷連同標準答案一起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批改並打上分數。最後再將試卷收回,與複印的試卷對照,就可以看出學生是否修改答案以提高分數。
二、前蘇聯學者的誠實測驗
前蘇聯學者蘇保茨基設計出挪球遊戲情境,以測評學生在缺乏社會監督的情況下,能否依靠內部精神力量的支持,抗拒來自外界的各種誘惑。測驗是這樣安排的:發給學生一把小鏟、一個罐子和一個裝有若幹小球的塑料桶。告訴學生如果能用小鏟而不是用手把小球從桶中撈到罐子裏去,就可獲得糖果的獎勵,然後主試就離開被試活動的場所。事實上發給被試的是一把無法撈球的小鏟,所以倘若學生報告說用小鏟把球從桶中撈到了罐子裏,則表示被試有欺騙行為(即用手挪球而偽稱是用小鏟挪球),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抵禦不住糖果獎勵的誘因。
學習名人的自我修養方法
一、操練目的
通過學習名人的自我修養方法,對照自身,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水平。
二、具體步驟
第一,到圖書館查找名人的自我修養格言,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劉備),“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積善成德”(荀子),等等。編輯成“名人修養錄”小冊子,以便同學傳閱、學習。將格言布置在教室中,時時鞭策同學。
第二,閱讀名人的自我修養文章,如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周恩來的《我的修養要則》,思考如下問題:①名人為什麼要進行自我修養?②名人自我修養的途徑與方法;③名人的自我修養與其成功的關係。根據問題,寫出體會文章。
第三,廣泛閱讀名人傳記,尋覓有關名人自我修養的小故事,召開主題班會,讓同學講述或表演名人小故事。
第四,反思自己生活中自我修養做得不夠的地方,對照名人的榜樣,找出欠缺之處,記錄在筆記本上。而後製訂改正目標及方法,並時時督察自己的實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