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後記(1 / 1)

很久以前就想出書,但是由於自己工作調動的因素,一直未能成行,2011年來到了新的學校,我才開始動筆。

寫什麼內容確實是一個難以選擇的事情,我起先想寫教育專著,又考慮到自己的水平和條件,以及這些書籍的汗牛充棟,於是我決定寫教育散文,確切地說是有個人特色的教育隨筆。

之所以這麼說,我的教育隨筆著眼於教育大背景,而較少從教育細節、平常事入手,闡述自己對教育的理解。所以行文風格有一種清新、清晰的味道,在文字中洋溢著一種見地、見識。但是我在寫的過程中,一直在猶豫,這些文章寫出來會怎麼樣呢?是不是噓噓聲一片?其實,不管怎麼樣,都是自己的心旅曆程,都值得自己珍視、珍惜,哪怕是班門弄斧,抑或閉門造車。

這本書稿中的文章,除了一小部分是往年公開發表過的教育散文外,其他的都是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完成。在燈紅酒綠的社會裏,我執著地挑燈夜“寫”,在浮躁騷動的環境裏,我無奈地邊緣行走。爬格子是一種磨礪,是一種堅持!所以,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完成,自己替自己感到高興。顯然,質量可能是粗糙的,這點我非常遺憾,水平有限,辦法沒有。

當然,由於個人水平有限,我深深地知道自己對所涉及的教育理論、理念在認識上稍顯浮躁與膚淺,甚至是錯誤的,因此我希望大家能以一種理解、包容的心態去對待一位普通教師的無知與淺見。畢竟,在當今社會,一個曾經的山村教師出一本書,說不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當然,在成書的過程中,我參考了一些類似的資料,有些觀點借鑒了別人的意見,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向前看、向遠看、向高看。因此某些地方可能有點點與你的觀點雷同,或者部分文字與你的似曾相識,但是,我是努力在追求原創,也許我還沒做到,所以,請你給予一定的諒解與理解。

對於教育中遇到的問題,我非常樂意與大家進行交流和探討,我真誠地期待著您的批評和指正。

感謝所有關心著我的人,並對為此書的寫作、出版和發行做出貢獻的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